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註釋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卻沒有世俗往來的喧囂。
妳問我如何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是因為我的)心遠在鬧市之外,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
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無意中看見了南山。(傍晚南山)山氣氤氳。
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優美,更有飛鳥,結伴而歸。
這其中蘊含著隱居生活的真正意義,想要說出來,卻忘記了該如何用語言表達。
3、賞析
本詩通過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心遠地自偏”的道理,表達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得樂趣的恬適心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反映出作者厭惡官場腐敗、決心歸隱自潔的人生追求。
4、作者簡介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壹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壹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3] ”,有《陶淵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