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運用擬人的詩句古詩全文

運用擬人的詩句古詩全文

擬人手法就是把物體當作人來描寫,使其具有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和品格特征。下面是我整理的運用擬人的詩句古詩全文,壹起來看看吧!

運用擬人的古詩全文

1、詠柳

賀知章(唐)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山園小梅·其壹

林逋(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金尊。

3、晚春二首·其壹

韓愈(唐)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運用擬人的詩句

1、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山水的活潑多情,青山為主人送來秀麗的風光,居然闖門而入,把主人對自然景物的愛,和自然景物對主人的愛融和壹起,生動地表現了主人愛美的情趣,因而成了傳誦的名句。

2、王灣的《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殘夜將盡之時,旭日從海中孕育而出。時令雖是舊年,江南已有春意。這壹千古名句,將景物擬人化而充滿新意,不僅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寫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來的變化,而且透出樂觀、積極向上的感情。“生、入”二字,采用擬人手法,更有情趣。

3、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多少綠荷相倚恨,壹時回首背西風。”

這兩句描寫荷葉受風之狀,綠荷原本無情,不應有恨,這裏是借寫綠荷之恨,而寓詩人壯誌難酬的隱痛,因此不僅筆下傳神,而且字裏含情。擬人的使用,使詩人的內在感情與外界景觀巧妙地融為壹體。

4、曹植《七步詩》中的“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曹植以“萁”、“豆”設喻,借“豆”的泣訴,表達自己的悲傷和怨憤, 巧妙地諷刺了曹丕不顧手足骨肉之情,而對親兄弟橫加迫害。詩中的“豆”是代曹植而言,是人格化了的物。“物”與“我”的結合,使詩歌具有了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5、楊萬裏《秋山》,“小楓壹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

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將老烏臼、小楓樹擬人化,十分風趣地描繪出深秋山色之美。比擬巧妙,筆意輕靈,情調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