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胡騰舞的詩句如下:
1、石國胡兒人見少,蹲舞尊前急如鳥。織成蕃帽虛頂尖,細氎胡衫雙袖小。手中拋下蒲萄盞,西顧忽思鄉路遠。跳身轉轂寶帶鳴,弄腳繽紛錦靴軟。——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
這首詩描寫了胡騰舞的精彩表演,表現了舞者的精湛技藝和舞蹈的獨特魅力。通過描繪舞者的服飾、動作和表情,詩人成功地再現了胡騰舞的韻律和激情。最後兩句更是表達了舞者對家鄉的思念,讓人感受到舞蹈的情感內涵。
2、桐布輕衫前後卷,葡萄長帶壹邊垂。帳前跪作本音語,拾襟攪袖為君舞。——李端《胡騰兒》。
這兩句詩描寫了胡騰舞者的服飾和舞蹈動作,輕衫卷前後,長帶壹邊垂,展現了舞者的飄逸和靈動。通過描寫舞者在帳前跪作本音語和拾襟攪袖為君舞,表現了舞者的熱情和技藝。整首詩充滿了對胡騰舞的贊美和欣賞。
3、揚眉動目踏花氈,紅汗交流珠帽偏。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李端《胡騰兒》。
這三句詩生動地描繪了胡騰舞者的舞姿和神態。揚眉動目、踏花氈、紅汗交流、珠帽偏,刻畫了舞者面部表情豐富、動作靈活、激情四溢的形象。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描繪了舞者醉態可掬、步伐柔軟、技巧高超的舞姿。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則表現了舞者節奏感強、技巧高超、姿態優美的舞姿。
胡騰舞的起源:
胡騰舞是壹種源於中亞細亞塔什幹的民間舞蹈,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昭武九姓地區,即現今的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地區。胡騰舞在這些地區廣泛流行,並逐漸傳播到中國。
胡騰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昭武九姓地區的遊牧民族。這些遊牧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舞蹈,如胡旋、胡騰、柘枝等。這些舞蹈以旋轉、跳躍、翻滾等動作為主要特點,表現了遊牧民族在自然環境中的堅韌、勇敢和豪放。
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和貿易的發展,胡騰舞逐漸傳入中國。在唐代,胡騰舞被引入長安等大城市,並成為壹種深受人們喜愛的表演藝術形式。在唐代的文獻中,有許多關於胡騰舞的記載和描述,如急鼓橫笛怨曲楚腰新態、騰踏舞步如飛雪等。
胡騰舞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過程中,不斷與中華文化的元素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胡騰舞。在明清時期,胡騰舞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旋轉、跳躍等動作,逐漸演變為壹種以手部動作為主的舞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