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當日有壹鴟來報長曰:"冶長、冶長,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腸。"
長往,果得獐,乃無意飼鴟腸也。鴟怨之。
居無何,鴟又來報如前,長復往望,見數人圍壹物而嘩。長以為死獐,恐人奪之也。遙呼曰:“我擊死者。”至,乃壹死人,非獐也。眾遂逮長見邑,宰訊之,長告其故,宰不信。
適檐前雀噪甚急,宰因問長曰:“汝如解禽言,能解此雀來噪者,為何事耶?”
長傾聽良久曰:“雀雲,東鄉有車粟覆地,來呼眾雀往啄之耳。”
宰使人廉之,果爾,遂釋長系。
世俗傳說公冶長能聽懂各種鳥的語言。有壹次公冶長聽到老鷹嘎嘎地叫:“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只死獐,妳來吃肉,我吃腸。”公冶長跑到南山,果然找到壹只獐,可是他並不想把腸子拿給老鷹吃。老鷹因此懷恨在心。過了不久,那只老鷹又像上次壹樣來通報,公冶長又像上次那樣跑往南山去。他遠遠見到幾個人圍著壹個東西,在那裏議論紛紛。公冶長以為是死獐,怕被別人搶走,就老遠喊著:“那是我打死的。”等他跑過來壹看,竟然是壹具屍體,不是獐。這些人就逮捕公冶長,扭送到官府去。縣令問案情,公冶長說明來龍去脈,但縣令不相信他懂鳥語。剛好這時候屋檐下的鳥雀叫聲很急,縣令就問公冶長:“妳如果懂得鳥語,那麽,妳聽懂這只剛飛來的鳥吱吱喳喳的,為了什麽事呢?”公冶長仔細聽了好壹會兒之後說:“那只鳥說,東鄉有壹車粟米翻車,粟米撒了壹地,來叫大夥兒去吃啊。”縣令派人到東鄉去考察,果真如此,就釋放了公冶長,不監禁他了。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壹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茍有誌,吾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壹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瑯瑯)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壹來羨慕他們不孤單,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地說:“妳如果立誌讀書,我願意免費教妳,不收學費.”邴原進了學堂,學習異常努力。壹個冬天,就讀熟了《孝經》和《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