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雲的明亮的雲,想到他們的衣服,看到花的美麗的人來看看。
若非玉山見她,便是瑤池月下相逢。
這首詩的出處是李白寫的《清平調雲香衣花想容》。
翻譯:
雲想做她的衣裳,花想裝點她的容顏;春風吹欄桿,露水潤澤多彩。
玉山上不見山,瑤臺月下見!
註意事項:
清平調:壹首歌的曲調,“平調、清調、色調”都留在房間裏。
門檻:欄桿。
華:通化。
群玉山:神話中的仙山,相傳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瑤臺:傳說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關於作者:
李白(7065438年2月8日+0-65438年2月+762年2月),本名太白,號青蓮居士,又名“謫仙”。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它與杜甫並稱為“杜麗”。為了與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相區別,即“小杜麗”,杜甫、李白也被稱為“大杜麗”。他性格開朗大方,愛喝酒寫詩,喜歡交朋友。李百佑的《李太白集》代代相傳,他的詩大多是在醉酒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入酒》、《梁》、《白帝城初發》等。
創作背景:
李白在長安做翰林時做的。有壹次,唐明帝和楊貴妃在沈香閣觀賞牡丹。因為李白奉命搞新運動,所以李白奉命寫了這首詩。
贊賞:
第壹句用雲朵襯托出貴夫人的容顏之美;兩句寫花露春風,猶如嬪妃受君王寵愛;三句話把仙女比作貴妃;四句話把嫦娥比作貴夫人。這種反復的比較,造就了壹個如牡丹般絢爛的美麗形象。但詩人用了雲、花、露、玉山、瑤臺、月光等詞,不露痕跡地贊美了貴妃的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