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藏頭詩
又名“藏頭格”,是雜體詩中的壹種,有三種形式:壹種是首聯與中二聯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點破題意,直到結聯才點出主題;二是將詩頭句壹字暗藏於末壹字中;三是將所說之事分藏於詩句之首。現在常見的是第三種,每句的第壹個字連起來讀,可以傳達作者的某種特有的思想。
2、聯邊詩
指詩句中的每個字都用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組成,聯綴成章,使句中諸字具有特別整齊的形式美。
3、八音詩
古人將“金、石、絲、竹、匏、土、革、木”成為八音,金為鐘,石為磐,琴瑟為絲,簫管為竹,笙竽為匏,薰為土,鼓為革,枳於為木。將八音依序冠於每句之首為八音詩。
4、同頭詩
就是每句詩的開頭壹字都相同,同頭詩是復字詩的壹種特殊形式。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就作了“福”、“祿”、“壽”三首同頭詩:
5、繞頭詩
蘇軾所創,其形式為:壹、三兩句為三字,二、四兩句為七字;壹、二句押壹韻,三、四句另押壹韻。其中第三句的壹、三字為第句三、壹字,好比將尾繞到頭,故稱“繞頭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