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靠金錢運轉的世界,其實也是壹個旁氏騙局

靠金錢運轉的世界,其實也是壹個旁氏騙局

最近在思考金錢 社會 的問題。如果問,目前在妳心中,什麽是最重要的?也許妳會回答:快樂,自由,和夢想。這沒有錯,甚至很好。但是,事實上,對地球上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現階段最重要的東西,仍然是——金錢。許多人認為自己吃不飽肚子,是因為他們手裏沒有錢,而不是因為他們生活的地方不具備金錢野生的環境,所以無法吸引投資者的眼光,從而缺乏就業機會?也有人認為他們總是感到壓抑是沒有足夠的錢,不能讓他們過上體面的生活,不能買房,不能出去 旅遊 ,不能追求夢想,而不是他們錯誤的把真實的情緒體驗放在了自己沒有的東西上?所以,人群開始流動,總是從貧窮的地方向富裕的地方流動,去大城市或者工廠密集區尋找就業機會;或者,人們總是習慣阿諛奉承,巴結有錢人,希望從別人的口袋裏摸到壹把通向富裕的鑰匙,打開幸福的大門?總之,在當今 社會 ,似乎沒什麽比金錢更重要了,人們靠錢打發著每天的日子。而且,整個世界也是依賴金錢在運轉著。

世界何時開始“缺錢”了

1.貨幣的演化。 在許久年前的古老生活中,世界各地人民辛勤的勞作,然後把自己生產加工出來的東西,拿去集市上交換別人的東西,也許海邊的人展示的是貝殼珍珠,內陸的人出示的是小麥玉米,經過不斷協商,每個人都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沒有。後來,隨著物品交換的發展,出現了貨幣。貨幣開始充當的作用是等價交換,比如貝殼、大麥等。後來又覺得這些東西具有地域性,不方便普及,又產生了金屬貨幣,比如銀子等。金融貨幣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丟失、磨損,且不易攜帶,最後就發展出紙幣,用來代替貨幣進行流通。當然,後來又發現存儲的貨幣可以賺取利息,這時,貨幣從交換價值到流通價值,開始具備了消費價值和投資價值。隨著紙幣在各金融機構中轉來轉去,存取手續之麻煩,後來就產生了在線支付,紙幣開始數字化,同時具備了數據價值和信用價值。如此看來,金錢的概念似乎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形成的,事實果真如此嗎?什麽時候世界開始完全被金錢操控了?

2.殖民的興起 。我們知道,中世紀時期,雖然歐洲在經歷過無數戰爭後爆發了偉大的文藝復興運動,對藝術和科學的進步起到極大促進作用,萌發了資本主義萌芽,但那時的歐洲經濟還不夠強大,甚至發展遠比不上亞洲,更別說影響世界了。什麽時候歐洲開始“統治”全世界,並發展出自由資本主義經濟呢?那就是——航海時代的開啟和殖民地的建立。 正是在軍事占領和經濟掠奪的雙面進攻下,歐洲才奠定了自己的殖民者地位:殺死殖民地原住民,掠奪原材料,開采金礦,販賣黑奴,販賣鴉片等等,仔細回憶所謂偉大的自由資本主義發展之路,其實就是壹部人類開始走上“被奴役”之路的血淚史,並逐漸形成今天的經濟運行和 社會 模式。

1492年,哥倫布奉西班牙統治者伊薩伯拉與斐迪南之命,率船3只,水手90名,從巴羅斯港出航,橫渡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等地,以後又三次西航,抵牙買加、波多黎哥諸島及中美、南美洲大陸沿岸地帶。哥倫布誤認為他西航所達之處為印度,故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發現美洲新大陸後,西班牙並未停下腳步,立刻展開 探索 和征服的行動,殖民了加勒比海群島,消滅了阿茲特克帝國,阿茲特克人、托爾特克人和瑪雅人在短短的十年間都慘遭迫害。1532年,西班牙又把南美洲的印加帝國消滅了。西班牙在這些殖民地橫征暴斂,開采金礦銀礦,逼迫當地人在礦場和農場幹活,還種植蔗糖和煙草,不到二十年加勒比地區的原住民幾乎滅絕,西班牙殖民者不得不開始從非洲進口奴隸。

除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也紛紛加入航海探險和建立殖民地的狂潮。1768年,庫克船長(Captain Cook)從英國出發前往南太平洋,展開壹次探險行動。說來挺有意思,庫克探險之旅並非進行殖民地的開拓,而是作為船長陪同壹群歐洲科學家(隨行還有天文學家、植物學家、畫家)去觀測金星淩日現象,從而測算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遠征船隊由英國皇家海軍提供,船上配備了大炮、步槍和火藥等武器。庫克壹行最終發現了澳洲東部,並於1770年占領東岸壹帶。對於庫克發現的許多島嶼,他都聲稱歸英國所有,征服了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和新西蘭。在庫克遠征後的壹世紀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最肥沃的土地都被歐洲移民掠奪強占,當地原住民人數銳減90%,直接造成本土文化的滅絕。

可以說,整整300年間,無論是美洲、大洋洲、大西洋,全都由歐洲人完全主宰,他們在世界各地建起殖民地,全球性的貿易網絡逐漸成型。 於是,歐洲人積累了大量財富和資源,但由於分贓不均出現內鬥,還把魔爪伸向亞洲,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中國也因為反對鴉片而發生了鴉片戰爭。直到第壹次世界大戰發生,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發現不對,但為時已晚,他們的地位被歐洲崛起的新列強替代。同時,對於殖民地原住民來說,他們也覺得納悶和憤怒,他們不會覺得歐洲移民的到來給他們帶來了新文明的曙光,帶來了自由貿易和資本主義思想,帶來了先進的醫療和教育,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實現了世界種族融合,甚至普及了司法和民主的概念,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在意這些。這些原住民眼睜睜看著家園被毀滅,肯定後悔不已,為什麽不早點了解外面的世界,原來地球上還存在壹群這樣野蠻的“外星人”。然而,現在再談這些還有什麽意義呢,文明在發展過程中,總是夾雜著偶然和必然。

3.金融體系形成。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讓西班牙國王和西班牙銀行家、西班牙商人賺的金缽滿盆,英國和荷蘭也壹樣,經濟迅速發達。哥倫布探險需要的大量資金,最初由西班牙王室出資相助,後來隨著西班牙殖民地的建立,在當地開采礦產等活動,賺取大量財富,導致後來的探險隊不用再費口舌說服王室,就能從當地銀行家和商人那裏獲得信貸資金,甚至普通百姓也加入殖民浪潮,把手裏的錢拿去給商人用於投資,希望能從殖民地獲取壹杯羹。後來為了減少探險路上的風險,以及個人投資風險,有專門的股份公司就負責起資金的收集,類似於眾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壹套金融系統。

盡管西班牙當時十分強大,但壹套非常完整的金融體系的形成卻發生在荷蘭。荷蘭當時出現了包括銀行、股票交易所、信用、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等壹套金融體系,其中著名的有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 東印度公司出售股票籌集建船資金,再派船到達亞洲,將特產和貨物帶回。東印度公司也參與打擊競爭對手和海盜,聘請雇傭兵,後來提供資金直接攻下了印度尼西亞,使其成為荷蘭殖民地。西印度公司則在美國哈德遜河和口的壹座小島上開拓了殖民地,名為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後來被英國占領,改名為新約克郡,簡稱紐約。當時西印度公司在殖民地築起壹道墻,用於抵抗英國人和美國原住民,這道墻的位置現在名為華爾街(Wall Street)。

17世紀末,荷蘭這個歐洲小國在風光過後,因自滿和戰爭成本過高,其金融帝國的地位被英國取代。進入20世紀後,世界局勢發生翻天覆地變化,英國金融地位被美國取代。可以說,經過殖民主義掠奪,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後,全世界真正享受到自由貿易和市場經濟帶來的種種福利,也就在這最近幾十年間。短短幾十年,各國經濟突飛猛進,金融成為最緊俏的朝陽行業,上市企業如雨後春筍,股票債券多如牛毛,“拜金主義”傾向也日漸風靡全球。

追求利潤導致商品泛化

1.商品品類細化。 盡管地球上許多動植物正處於瀕臨滅絕的邊緣,但人們日常生活的日用品卻越來越豐富,更新換代越來越快。甜品、燈光、衣服品種數不勝數,手機還沒熟悉又出新款,至於美妝更不必說,幾乎每壹個器官都至少具備壹種相應的產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能量是守恒的,那些瀕臨滅絕的動植物,也許它們的皮毛以其他化學成分,轉化到各種各樣的商品中;這些商品在使用過程中,又將化學成分分解或揮發,滲透到人類的毛皮和血液中,成為“新人類“的壹部分。在整個工業鏈中,人類就像吸血鬼,總是以驚人的創造力和消費能力,把全世界能夠生產和加工的自然資源據為己有,炮制出壹個又壹個市場蛋糕。

比如,壹支口紅,可以擁有幾十種色號,用來搭配不同的衣服,不知是人類為了體驗美麗而不得不浪費資源,還是為了證明有些發明創造只是模擬和抄襲。 其實,壹個女人塗什麽色號的口紅,並不總是根據服裝顏色來定,她的膚色才是關鍵。事實上,很多 時尚 我們大多數普通人壓根就看不懂,但我們相信,美壹定遵循著某種基本規律。 而在利益的驅動下,商人把這種規律從自然界上升到金錢界。比如,越貴的東西質量越好,精致女人應該擁有不同口紅。再比如,現在的飲料有各種口味,各種功能,加了糖分和添加劑。很多人都厭惡糖尿病和齲齒,但很多人仍然愛喝飲料。事實上,人體需要的僅僅是壹杯水而已,壹杯真正的水。

事實證明,許多產品是多余的,它們的產生和存在,僅僅是商人為了賺錢開發出來的。將蛋糕不斷做大,人人都有的吃。但那還是蛋糕嗎,那將變成壹塊肉。吃肉的人,慢慢變成了狼。狼性文化的產生,是食肉者在金錢遊樂場裏想象出來的,用來消滅蛋糕的。

2.商品由物及人。 在農奴制沒有廢除的時代,許多非洲奴隸在樹林裏被捕獲,然後被塞進骯臟的輪船,忍受壹路顛簸,幸存者被運到世界各地的奴隸主莊園,明碼標價賣掉,從此幹著毫無尊嚴的活計,走上慘無人道的奴隸之路。小時候看過壹部電影《根》,至今印象深刻。而那些奴隸販子不會在數鈔票時說:“瞧,這些黑人奴隸得感謝我們,感謝我們把他們帶出貧瘠的非洲土地,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這些奴隸販子可不是什麽經濟學家,無法總結自由貿易的好處和資本主義的優勢,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僅僅是想掙錢而已。在當時,壹個黑人奴隸是活生生的能夠賣出去的商品,而且賣家和買家毫無內疚可言。當然,經過人們長期不懈的奮鬥,奴隸制終於被廢除了,但“奴隸”這個商品真的消失了嗎?有 人開玩笑說:“奴隸制並沒廢除,只是改為壹天8小時工作制了。” 玩笑歸玩笑,我們不禁思考,被明碼薪資標價的廣大職工,在企業間跳來跳去,像不像用於交換的“商品”?只是,這壹次,人們是自願加入勞動大軍的,而且為了擡高自己的身價,在教育上前期就投入不少。除了廣大普通職工,標有不同市場等級價格的網紅和演員,除了自然人屬性外,是不是也具備了商品屬性?

3.產業鏈陷阱。 資本用於生產,生產為了銷售,銷售賺取利潤,利潤用於投資,簡單來說,這個生產經營過程就是經濟 社會 的基本運作脈絡。套用在模式上就是價值鏈,用在企業上就是企業鏈,用在商品上就是供需鏈,考慮到國家和地區就是空間鏈,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合起來就是產業鏈。總之,無論把資本分成幾類,利潤怎麽計算,經濟這筆帳無非就是“收和支”。收大於支就賺錢,否則就虧損。人人都想賺錢,沒有人願意虧損,且收支不可能平衡,如果虧損了怎麽辦? 壹是 生產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比如手機淘汰了固定電話,再淘汰了相機。 二是 向銀行和民間借貸,這是無奈之舉。 三是 顛覆原有模式。比如實體經濟疲軟了,虛擬經濟煥發青春。 四是 宣布破產,想想自己能否在經濟叢林中生存。如果這些還不行,無法打破循環怪圈,不如政府幹脆加印鈔票,反正錢本來就是所有人追逐的對象。如果加印鈔票還不管用,人類是否應該思考壹下,是什麽原因讓 社會 走到了今天這步?

金錢給世界造成的困擾

1.貧富差距。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形容古代封建 社會 的詩句,今天仍適用。盡管和從前相比,人類在意識方面已經先進壹大步,同情和憐憫是大多數人認可的價值觀,但在現實世界中,有的人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有的人躺在泥潭裏掙紮生存。雖說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呈現結果不同,但衡量人與人之間的區別,不得不說目前最重要的還是金錢。

2.自私冷漠。 金錢似乎可以解決壹切問題,人與人之間只談錢,很少談感情了。比如,企業在用人方面,往往規定,三十歲以上結婚但未孕的女職工,在職期間不得生育。對於人權主義者來說,這麽做簡直冷血。但對企業來說,這是為了防止女性職工搭便車的無奈之舉。不管是魔高壹尺,道高壹丈,還是反之,這樣的企業和個人都只考慮自身利益,他們活在赤裸裸的金錢軌道裏。有人把市場經濟稱為契約經濟,或者信用 社會 ,認為只要人人按照規矩辦事,能者多勞,弱者少賺,這個 社會 不會亂套,而且相當公平公正。這樣說的人應該算是“能者”,他們無法體會“弱者”的苦楚。 在先進的 社會 ,人們用愛和善良衡量自己的每壹個念頭。

3.信用泡沫。 對個人而言,從最初交換商品,到擴大消費,人們總是認為欲望是可以用金錢滿足的,而自己總是可以賺到這些錢,所以不斷給自己的信用升級,於是,有了信用卡的出現。對企業而言,從最初追求利潤,到搶奪別人的利潤,企業總是不遺余力告訴消費者,他們才是最值得信賴的平臺,於是,有了股票債券的發行。對政府而言,從最初征稅,到參與投資交易,政府總是既依賴企業,又要為人民服務,於是,不斷的進行宏觀調控。 換言之,為了不讓經濟各個環節出現漏洞,維持住這個循環怪圈,對三者而言,很多時候只能拆東墻補西墻,這種運轉模式本身就像壹個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是壹位生活在19、20世紀的意大利裔投機商,1903年移民到美國,1919年他開始策劃壹個陰謀,向壹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後,狡猾的龐茲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於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茲成功地在七個月內吸引了三萬名投資者,這場陰謀持續了壹年之久,才讓被利益沖昏頭腦的人們清醒過來,後人稱之為“龐氏騙局”。)

4.引發戰爭。 自由資本主義的發展,曾經帶給世界壹絲曙光,仿佛讓普通百姓過上了有尊嚴和富足的生活。但靠金錢運轉的世界,終究不過是壹紙“經濟合同”,壹旦合同到期,經濟開始蕭條, 社會 矛盾加劇,這時不得不采取“新形式”簽訂“新合同”,制定世界新秩序,否則金錢 社會 的“擊鼓傳花”效應是無解的,總有壹天這個“花”會落地,就看最後“危機”落在誰手裏。靠利益驅動發展的資本主義(因為它是靠殖民和掠奪起家),往往沒有良藥解決這壹困局,每當經濟出現大蕭條時,戰爭就成為緩解陣痛的“藥方”。 縱觀兩次世界大戰,無論是出於自身利益考量,還是被迫加入戰隊,這時,戰爭表面上是政治和軍事訴求,本質上是重置資源分配秩序。 近些年發生的局部戰爭,其實多少都和資源分配有關。

金錢運行的世界是壹團火,我們只看見壹片煙。煙消雲散後,人心負債累累。那天會到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