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圖案和巖畫。原畫技藝雖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也能註重動物、植物等動靜形態的主要特征來表達祖先的信仰和願望,美化生活。先秦繪畫在壹些古籍中已有記載,如周代宮殿、殿堂、寺廟中的歷史人物,戰國時期的漆器、青銅器紋飾,楚國出土的帛畫等,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秦漢是中國早期歷史上建立的壹個中央集權的大國,幅員遼闊,國力強大。絲綢之路溝通了中外藝術交流,繪畫藝術空前發展繁榮。特別是漢代厚葬之風盛行,其墓葬壁畫、畫像磚、畫像石、帛畫隨葬生動地塑造了現實的、歷史的、神話的人物形象,富有動態性和情節性,在反映現實生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的畫風往往雄渾豪放,筆法行雲流水,粗獷豪放,精細瑰麗,內容豐富,形式多彩。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民生困苦,但繪畫仍有很大進步。苦難為佛教提供了傳播的土壤,佛教藝術以極大的熱情崛起。如新疆的基齊爾石窟、甘肅的麥積山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都保存了大量這壹時期的壁畫,藝術造詣極高。由於上流社會對繪畫的熱愛和參與,除了工匠之外,還湧現了壹批知名的上流社會畫家,如顧愷之。這壹時期玄學盛行,文人崇尚高雅自由,畫史、畫論等作品開始出現,山水畫、花鳥畫開始萌芽。這壹時期的繪畫註重精神狀態的刻畫和氣質的表現,以文學為題材的繪畫日益流行。隋唐時期國家統壹,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相對繁榮,對外交流活躍,為繪畫藝術註入了新的機遇。在人物畫方面,雖然佛教壁畫中仍流行西畫風格,但吳道子、周舫等人具有鮮明中原畫風的作品占了絕對優勢,其民族風格日趨成熟。詹子謙、李思訓、王維、張勇的山水畫、花鳥畫工整豐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五代兩宋以後,中國的繪畫藝術進壹步成熟完備,出現了全盛時期。朝廷設立畫院,擴充機構,廣納賢才,授予爵位。宮廷繪畫如火如荼,文人墨客也視繪畫為高雅之物,提出了鮮明的審美標準。因此畫家輩出,代表作眾多,在理論和創作上形成了獨特的體系,內容、形式、技法豐富而精煉。
隨著元明清繪畫的發展,文人畫取得了突出的發展。在題材上,山水畫和花鳥畫占據了絕對的地位。文人畫強調主觀情感的表達,“不求形似”、“不求天下”,不媚俗的審美要求,以畫示雅,以閑示趣,提倡“師法自然”、“法源”,強調個性畫的統壹,並註意到,
將筆墨趣味與詩歌、書法、印刷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繪畫風格,湧現出許多傑出的畫家、畫派和無數優秀作品。中國繪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植於民族文化的土壤。不僅僅局限於外貌,更強調神似。它以毛筆、水墨、宣紙為特殊材料,構建獨特的透視理論,大膽自由地打破時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想象力。這種高超的技巧和手段不僅使中國傳統繪畫在藝術勇氣上獨樹壹幟,而且日益被世界現代藝術所吸收。(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