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唐代·崔塗《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裏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於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譯文
跋涉在道路崎嶇又遙遠的三巴路上,客居在萬裏之外的危險地方。亂山上殘雪在黑夜裏閃光,壹支燭火陪伴著我這異鄉的人。
因離親人越來越遠,反而與書童和仆人漸漸親近。真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夜,到明天歲月更新就是新的壹年。
註釋
迢遞:遙遠貌。三巴:指巴郡、巴東、巴西,在今四川東部。
羈危:在艱險中羈旅漂泊。
“燭”:壹作“獨”。人:壹作“春”。
轉於:反與。僮仆:隨行小奴。
飄:壹作“漂”。
明日:指新年。歲華:歲月,年華。
二、毛澤東《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譯文
北方的風光,千裏冰封凍,萬裏雪花飄。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壹片。整條黃河,立刻失去了波濤滾滾的水勢。群山好像壹條條銀蛇在舞動,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試著和老天爺比壹下誰更高。
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格外嬌艷美好。江山是如此的媚嬌,引得無數英雄競相傾倒。可惜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治功勞;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學才華。
稱雄壹世的英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這些人物都已經過去了,稱得上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
註釋
北國:該詞源於中國古代的分裂時期,如宋稱遼、金為北國,東晉稱十六國等為北國,南北朝時代南方的各朝代稱在北方與之對抗的各朝代為北國等。
餘:剩下。此字壹作“余”,但目前刊出的書法作品中寫作“餘”,以此為準。
莽莽:無邊無際。
大河上下:大河,指黃河。大河上下,猶言整條黃河。
頓失滔滔:(黃河)立刻失去了波濤滾滾的氣勢。描寫黃河水結冰的景象。
競折腰:折腰,傾倒,弓著腰侍候。這裏是說爭著為江山奔走操勞。
壹代天驕:指可以稱雄壹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
俱往矣:都已經過去了。 俱,都。
數風流人物:稱得上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數,數得著、稱得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