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杜甫的詠懷古跡 賞析 五首全部都要

杜甫的詠懷古跡 賞析 五首全部都要

詠懷古跡五首(其壹)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賞析:這首是主要通過自身的遭遇來詠懷.從“支離”、“漂泊”裏寫出自己遭遇的不幸,從“淹日月”、“且未還”裏寫出思鄉之情.結合“羯胡事主”來感慨時事.從瘐信的身世聯想到自己,並以瘐信自比,自傷漂泊.以瘐信因侯景之亂淹留北魏,自己因安史之亂漂泊西南,寫出同樣不能返回家園的無奈何故國之思強烈.

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壹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賞析:這首詩詠宋玉.對宋玉身前的不得誌深表同情,恨不能與他同時而生,同寫悲情.對他在文學上的貢獻級加贊頌,引以為詩.深刻的理解“雲雨荒臺”的諷喻意義,並以此具體描繪他的“風流儒雅”.將楚宮德泯滅於宋玉的文采有存作鮮明的對照,突出了他在文學上的光輝成就,對他變現了深深的敬意.而“悵望千秋壹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更是千古名句,體現出了作者雄厚的文學功底.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壹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賞析:這首詩是感事而暗喻感懷.昭君本是宮中第壹美女,只因元帝昏庸按圖招幸宮女,而昭君不肯行賄,招致遺骨塞外,即使思念故國,也只有月夜歸魂,抱憾終生.詩人借昭君之怨壹是感當時寧國公主之怨.當時唐朝依靠回紇來平定安史叛軍,回紇驕橫,唐朝被迫用公主下家來結好回紇,臨別時,公主哭道:“國家事重,死且無憾!”肅宗流淚而還.詩人寫昭君怨,正是借來表達寧國公主的怨恨.二是感恨自己遭遇.元帝昏庸不識美惡,令昭君遠嫁塞外,與詩人因忠諫而遭貶斥的遭遇相符.正是悲昭君以悲自身.

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

賞析:這首詩詠懷蜀先主劉備,兼懷諸葛亮.歌頌了劉備生前的偉業,對他未能完成統壹大業而感到遺憾,嘆息他大業未竟身先離去,空留寺廟在人間的荒涼景象.而對他遺愛人間,千載受人祭祀,充滿無限的敬意.

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賞析:詩人懷著五弦欽仰的心情瞻仰武侯廟.對諸葛亮的品德和才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既是詩又是史論.首聯中指出諸葛亮名垂宇宙,是壹代宗臣,遺像千載令人敬仰.頷聯從他的功業進行評價.三國鼎立的局面,是他隱居隆重就已為劉備指定的策略的實現,詩人贊嘆他是萬古雲霄中的鸞鳳.頸聯將他與古代的賢相伊尹、呂尚、蕭何、曹參進行比較,突出他高尚的品格與傑出的才能.末聯感嘆他大功不成.指出他大功不成的原因在於漢朝運移祚衰,非人力可以回天.杜甫終生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與諸葛亮壹統大業的未竟,似乎相壹致.他傷諸葛亮也是傷自己,對諸葛亮的評價傾註了他強烈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