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舊雨三年精化碧,孤燈五夜眼常青

舊雨三年精化碧,孤燈五夜眼常青

第壹句用了兩個典故,我引用壹下,想必妳就明了了:

“舊,雨來;今,雨不來。”謂過去賓客遇雨也來,而今遇雨卻不來了。後以“舊雨”作為老友的代稱。

《莊子·外物》:“ 萇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後因以“碧血”稱忠臣烈士所流之血。

這裏有風雨無阻的友情,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意思。

(首先應當看到,這首詩,不是簡單的談論自己艱苦治學的詩,而是壹個贈友人的和詩,所以友情也是裏面壹個必要的主題。另,前面的“要令天下消兵氣”,就可以理解為何這裏用萇弘三年血化碧的典故了,意境是很高遠而正氣蕩然的。)

第二句也用了典故:

1.青眼,借指知心朋友。

唐 權德輿 《送盧評事婺州省覲》詩:“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宋 司馬光 《同張聖民過楊之美明日投此為謝》詩:“呼兒取次具杯盤,青眼相逢喜無極。”《剪燈餘話·青城舞劍錄》:“久隱 青城 ,忽逢青眼。”

這裏的“眼常青”,除了表面上的眼睛熬成青色的艱苦,也有跟上面的詩詞中的青眼壹樣,比喻知心朋友的意思。

2.“五夜”,指五更,不是五個夜晚。

《文選·陸倕<新刻漏銘>》:“六日不辨,五夜不分。” 李善 註引 衛宏 《漢舊儀》:“晝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黃門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

多重意境和意思,使之詩意更加空靈,壹直是古典詩歌追求的目標。最常見的,如表面寫閨怨,實為反應自己懷才不遇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