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毛澤東詩詞中烏蒙是什麽意思

毛澤東詩詞中烏蒙是什麽意思

烏蒙:山名。烏蒙山,在貴州西部與雲南東北部的交界處,北臨金沙江,山勢陡峭。1935年4月,紅軍長征經過此地。

出自:《七律·長征》是壹首七言律詩,選自《毛澤東詩詞集》,原文: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譯文:

紅軍不怕萬裏長征路上的壹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裏也不過是壹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淩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裏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為粉碎國民政府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實力,也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

這首七律是作於紅軍戰士越過岷山後,長征即將勝利結束前不久的途中。作為紅軍的領導人,毛澤東在經受了無數次考驗後。

如今,曙光在前,勝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七律·長征》寫於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相關介紹:

早在唐代,在今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壹帶活動著壹個稱為“烏蠻”的部落,到了十壹世紀,它逐漸強大起來,號稱“烏蒙部”。宋朝封這個部落的首領為“烏蒙王”。

以後,歷代封建王朝都在雲南烏蒙王所在的地方設置“烏蒙路”、“烏蒙軍民府”等治所。烏蒙山便因此而得名,且沿用至今。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原來就叫“烏蒙”。

雲南烏蒙山由三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組成,其地勢東北低而西南高,平均海拔二千四百米左右。雲南烏蒙山最高峰叫石巖尖,位於雲南會澤縣南部,海拔三千八百零六米。

雲南烏蒙山整個山區群山起伏,如浩海騰波;雲南烏蒙山峽谷深陷,如刀切斧削。登高望遠,雲南烏蒙山中有山,峰外有峰,逶迤連綿,實在壯觀。

雲南烏蒙山區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有久已馳名的鉛、鋅、銅、煤等。有茂密的森林。雲南省境內有橫江、洛澤河、牛攔江、南盤江和北盤江等河流,雲南水力資源很可觀。

雲南烏蒙山農業呈立體分布;低熱河谷產水稻、甘蔗、桔子、花生等;溫暖的平壩和半山區,產包谷、小麥、蠶豆等;高寒山區產洋芋、莽子和燕麥等。

畜牧業也較發達,雲南宣威的火腿,中外馳名。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經過了雲南省烏蒙山區,毛主席在《長征》詩中就曾寫下“烏蒙磅礴走泥丸”的光輝詩句。

長征紅軍沿途留下了光輝的史跡。有名的“雲南宣威戰役”就是在雲南宣威虎頭山進行的。雲南省班果土林。雲南元謀縣班果地區,有壹奇異罕見的土林,遠遠望去。

雲南省班果土林有的象古城堡,有的象宮殿,有的狀如動物,有的酷似人,雲南班果土林令人感到維妙維悲嘆為觀止。

雲南省班果土林位於幹涸的自沙河兩岸,是砂、土、礫石堆積物在幹熱條件下,雲南班果土林經過大自然韻加工改造而逐步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