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宣城詩句 1. 關於宣城的詩詞
1、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唐代:李白
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譯文:
江邊的城池好像在畫中壹樣美麗,山色漸晚,我登上謝朓樓遠眺晴空。
兩條江之間,壹潭湖水像壹面明亮的鏡子;鳳凰橋和濟川橋好似落入人間的彩虹。
村落間泛起的薄薄寒煙繚繞於橘柚間,深秋時節梧桐已是枯黃衰老之像。
除了我還有誰會想著到謝朓北樓來,迎著蕭颯的秋風,懷念謝先生呢?
2、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壹叫壹回腸壹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譯文:
在遙遠的故鄉,曾聽過子規鳥淒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
子規鳴叫悲囀,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這鳥鳴花開的時節,遊子正思念他的故鄉三巴。
3、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
南北朝:謝朓
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
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
旅思倦搖搖,孤遊昔已屢。
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
囂塵自茲隔,賞心於此遇。
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
譯文:
船走水路與江水背向而行,而流水卻知入海而歸。浩渺水天之際能夠認識出返歸之船,雲霧之中能分辨江岸的樹。
船在搖蕩,困倦惆悵之心也在搖蕩,這種孤獨的遠行已非壹次。雖然為得朝廷賞識而高興,但又怎能比得上遁跡僻遠之地的情趣。
世間喧囂從此遠隔,慶幸得到這種機會。雖然沒有玄豹深藏遠害的資質,但也終於能夠隱於南山的霧中。
4、自宣城赴官上京
唐代:杜牧
瀟灑江湖十過秋,酒杯無日不遲留。
謝公城畔溪驚夢,蘇小門前柳拂頭。
千裏雲山何處好,幾人襟韻壹生休。
塵冠掛卻知閑事,終擬蹉跎訪舊遊。
譯文:
瀟灑不羈飄蕩江湖十多個春秋,沒有壹天不在酒杯前徘徊逗留。
謝公城邊被溪水聲響驚醒酣夢,蘇小門前的柳枝常常拂過我頭。
天下的山川景物到底哪裏最好,幾人懷抱這般情韻壹生就罷休?
塵世中人掛冠歸去原是平常事,終於將蹉跎了的光陰來尋訪舊遊。
5、宣城見杜鵑花
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壹叫壹回腸壹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譯文:
在遙遠的故鄉,曾聽過子規鳥淒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
子規鳴叫悲囀,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這鳥鳴花開的時節,遊子正思念他的故鄉三巴。
2. 有關宣城的詩
《題宣城》壹詩,詩曰:“土控吳兼越,川連歙與池。
山河地襟帶,軍鎮國藩維。”對宣城在軍事上的戰略地位作了精辟分析,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
杜牧在宣城公務之余,常陪同府主或邀同僚好友漫遊山川,觀賞風光,瞻仰古賢人的蹤跡,並有吟賦,如《題宣城開元寺》,詩曰:“南朝謝月兆城,東吳最深處。亡國去如鴻,遺寺茂煙塢。
樓飛九十尺,廊環四百柱。高高下下中,風繞松桂樹。
青苔照采閣,白鳥兩相語。溪聲入僧夢,月色暈粉堵。
閱景無旦夕,憑欄有今古。留我酒壹樽,前山看春雨。”
詩人筆下的開元寺令人向往,無不以壹睹為快。杜牧在宣城寫過不少詞采清麗、生動自然的抒情短詩,如《溪柳有感》,“宛溪垂柳最長枝,雖被春風盡日吹。
不堪攀折猶堪看,陌上少年來自遲。”。
3. 李白描寫宣城風景的古詩有哪首
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這是李白的《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謝朓北樓又名謝公樓,是南朝著名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天寶十三年,李白漫遊至此,壹個晴朗的秋天傍晚,詩人獨自登樓,憑欄遠眺,只見依山傍水的宣城,景色十分秀麗。不禁詩興勃發——
“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詩人懷著贊嘆的心情用凝煉的筆墨描寫了登高所見的總體印象。平曠的郊原,起伏的山巒,錯落有致,在秋日的晴空下,宛如壹幅美妙的風景畫。這開頭兩句壹下子將讀者帶入充滿詩情畫意的意境中。接下來具體描寫詩人眼中的景色。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寫遠景。“兩水”,指環繞宣城的句溪和宛溪。時值秋天,溪水寧靜澄澈,遠遠望去,光亮如鏡。“雙橋”,指橫跨溪水的兩座拱形橋。兩座橋倒映水中,在夕陽的照耀下,折射出絢麗奇幻的色彩。這哪裏是橋?分明是兩道彩虹從天而降!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寫近景。詩人選取了人煙、橘柚、梧桐三種具有時節特征的物象來展示深秋傍晚的景色。山崗叢林中,飄出農家的壹縷縷炊煙;深碧的橘柚、變黃的梧桐都顯出壹片蒼涼。詩人敏銳地捕捉住瞬間的感受,借視覺寫出感覺,“寒”、“老”二字,不僅能夠調動讀者的聯想,而且似乎在不經意中點染出壹片濃重的秋意。
以上四句,兩句寫水,兩句寫山,層次清晰,明暗相間。水明凈絢麗,山沈郁蒼寒,組成壹幅絕妙的薄暮秋色圖。
結尾“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與開頭兩句相呼應,點明登覽的地點,抒發懷念前代詩人謝朓的心情。然而這不是壹般的登臨懷古,“誰念”二字,透露了詩中的背景。
李白自天寶初年為權貴排擠被迫離開長安以後,壹直過著政治失意、四處漂泊的生活。而他所仰慕的前代詩人謝朓,在南齊爭權奪勢的復雜鬥爭中也曾受到排擠,最終死於非命。因此,當他來到舊遊之地宣城,登上謝朓建造的北樓,面對謝朓吟賞的宣城山水,怎麽能不油然而生緬懷謝公之情?
4. 秋高宣城謝眺古詩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這是壹首風格獨特的懷舊詩,前面主要內容是寫景狀物,描寫了登上謝脁樓所見到的美麗景色,而在最後點明懷念謝脁,抒發了詩人對先賢的追慕之情。全詩語言清新優美,格調淡雅脫俗,意境蒼涼曠遠。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譯文
江邊的城池好像在畫中壹樣美麗,山色漸晚,我登上謝朓樓遠眺晴空。兩條江之間,壹潭湖水像壹面明亮的鏡子;江上兩座橋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煙之中;秋色蒼茫,梧桐也已經顯得衰老。除了我還有誰會想著到謝朓北樓來,迎著蕭颯的秋風,懷念謝先生呢?
5. 關於謝朓樓的古詩詞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李白
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江城:水邊的城,即指宣城。唐時江南地區口語,無論大水小水都稱之為“江”。
兩水:指繞宣城而流的宛溪、句溪二水。
明鏡:指橋洞和它的倒影合成的圓形,猶如圓的鏡子。
雙橋:指宛溪上的上、下兩橋,上橋叫做鳳凰橋,下橋叫做濟川橋,隋文帝開皇年間所建。
彩虹:指水中橋影。
人煙:人戶炊煙。
水邊的宣城明凈秀麗,如在畫中。秋天的傍晚,獨自登上謝北樓。憑高遠眺,晴空山色,壹覽無余。句溪和宛溪兩條河流相互輝映,宛如明鏡。鳳凰橋和濟川橋有如彩虹橫跨溪水。遠處升起壹縷縷炊煙,橘柚便掩映在這寒煙裏。秋氣苦寒,深碧的梧桐染上濃重的秋色。有誰知道,在這深秋的北樓上,有人正臨風惆悵,懷念北樓昔日的主人謝朓。
強半峰巒帶碧流,行人猶說古宣州。夢懸日月青蓮賦,獨占江山謝朓樓”。
——《宣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