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飛晚的原因是大氣逆輻射增強。
這是壹個考試題目,原題為: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唐李商隱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詩句中導致“霜飛晚”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氣削弱作用增強。
B、大氣保溫作用減弱。
C、地面輻射減弱。
D、大氣逆輻射增強。
本題考查大氣的受熱過程以及對知識的運用。秋陰不散霜飛晚意思是時令已屆深秋,但連日天氣陰霾,孕育著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陰天會增強大氣逆輻射,大氣的保溫作用增強,地面溫度高,霜出現晚,D正確,ABC均錯誤。故選D。
大氣逆輻射增強現象:
1、溫室效應。由於大氣逆輻射的存在,使地面實際損失的熱量比它以長波輻射放出的熱量要少壹些。月球則因為沒有像地球這樣的大氣,表面溫度變化劇烈。
2、白天雲天氣溫比晴天低;夜裏雲天氣溫比晴天高。白天多雲,雲層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增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少,所以地面溫度比晴天低;夜間多雲,由於雲層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並使大氣逆輻射作用增強,補償了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所以地面溫度比晴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