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犯錯的詩句 1. 關於犯錯誤的名言
改過遷善從不嫌遲。(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壹個人往往因為有壹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莎士比亞《壹報還壹報》
因為容忍禍根亂源而不加糾正,危險已是無可避免的。——莎士比亞《理查二世》
大洋裏所有的水不能使天鵝的黑腿變成白色,雖然它每時每刻都在波濤裏沖洗。——莎士比亞《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壹個人知道了自己的短處,能夠改過自新,就是有福的。——莎士比亞《無事生非》
盡可能少犯錯誤,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塵世上的壹切都是免不了錯誤的。錯誤猶如壹種地心吸力。——雨果《悲慘世界》
壹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於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托爾斯泰傳》
最大的羞愧和苦惱,就是當妳不能很好地捍衛妳所喜愛並為之而生存的壹切的時候。——高爾基《老板》
錯誤是真理的鄰居,
因此它欺騙了我們。——泰戈爾《流螢集》
■習慣雖然可以是壹個使人失去羞恥的魔鬼,但是它也可以做壹個天使。(莎士比亞《哈姆萊特》)
我們看到壹種風俗只要起了頭,就能繼續流行。因為它的基本精神是那種巨大的力量——信念;由於窮年累月的慣例和長期的風俗習慣,信念達到了頂點,能夠產生驚人的效果。——馬克·吐溫《赤道環遊記》
2. 描寫犯錯誤時的詞語
失誤 過失 有誤 失職 過分 不負責任的行為 附加: 描寫人物心情的成語: 大喜過望 心平氣和 平心靜氣 暴跳如雷 心有余悸 驚魂未定 心安理得 心如刀割 心如死灰 心馳神往 心曠神怡 心亂如麻 心膽俱裂 心神不定 心神恍惚 心悅誠服 心驚肉跳 心花怒放 心慌意亂 心煩意亂 心驚膽戰 心猿意馬 心潮澎湃 樂不可支 樂以忘憂 百感交集 感慨萬端 歡天喜地 歡欣鼓舞 悲痛欲絕 憂心如焚 憂心忡忡 悶悶不樂 欣喜若狂 怏怏不樂 膽戰心驚 柔腸寸斷 悔恨交加 驚喜交集 喜不自勝 喜出望外 憤憤不平 悲喜交集 提心吊膽 悲不自勝 悲憤填膺 痛不欲生 痛心疾首 痛快淋漓 痛哭流涕 義憤填膺 描寫人物神態(表情)的成語: 大驚小怪 大驚失色 大惑不解 從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無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氣和 平心靜氣 目瞪口呆 處之泰然 半信半疑 畢恭畢敬 自言自語 喃喃自語 全神貫註 興致勃勃 興高采烈 呆若木雞 將信將疑 含情脈脈 坐臥不安 悵然若失 忸怩作態 沒精打采 沈吟不決 張口結舌 張皇失措 遲疑不決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啞然失笑 幸災樂禍 若無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顏悅色 和藹可親 垂頭喪氣 受寵若驚 狐疑不決 怡然自得 誠惶誠恐 勃然大怒 惱羞海撣奮趕莪非烽石甫將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聽 舉止失措 神氣十足 神色活現 神色自若 神采飛揚 神采奕奕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飛色舞 眉開眼笑 眉來眼去 怒不可遏 怒氣沖天 怒火中燒 怒發沖冠 怒形於色 破涕為笑 熱淚盈眶 唉聲嘆氣 哭天抹淚 哭笑不得 笑逐顏開 笑容可掬 疾言厲色 談笑風生 談笑自若 冥思苦想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得意忘形 得意洋洋 驚恐萬狀 驚慌失措 喜上眉梢 慌手慌腳 聚精會神 愁眉不展 愁眉苦臉 精神恍惚 精神煥發 嫣然壹笑 橫眉冷對 嘻皮笑臉 噤若寒蟬 瞠目結舌 黯然神傷 黯然銷魂
參考資料:
3. 形容人犯錯的成語
形容人犯錯的成語有壹誤再誤、知錯就改、浪子回頭、聞過則喜、從善如流、洗心革面、屢教不改、執迷不悟等。
成語解析: 壹、洗心革面 解釋: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悔改。
出自:聞壹多《神話與詩·文學的歷史動向》:“除非它真能放棄傳統意識,完全洗心革面,重新做起。”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二、壹誤再誤 解釋:壹次又壹次的失誤。
形容屢被耽誤或屢犯錯誤。 出自: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壹二五回:“徒以誤解民治真精神,且過恃自己之武力,壹誤再誤,而卒自陷於窮途。”
白話文:“只是因為誤解民治真精神,而且過於依賴自己的武力,壹個錯再錯,而最後自己陷於窮途。”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三、知錯就改 拼音[ zhī cuò jiù gǎi ] 解釋知錯就改比喻人知道了錯誤就改正。
出處王朔《劉慧芳》:“我這人缺點很多,知錯就改便是其中之壹。 ” 四、浪子回頭 解釋:浪子:二流子。
不務正業的人改邪歸正。 出處:流沙河《理想》第9節 喚浪子回頭,理想是慈愛的母親。
五、聞過則喜 解釋:過:過失;則:就。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
指虛心接受意見。 出自:宋·陸九淵《與傅全美書》:“故其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白話文:“所以他們聽說過就歡喜,知道過錯而不忌諱,改過不害怕。” 百度百科-洗心革面 百度百科-壹誤再誤 百度百科-知錯就改 百度百科-浪子回頭 百度百科-聞則過喜。
4. 關於反省的詩歌
1. 莫笑別人背駝,自己把腰挺直。(蘇聯)
2. 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非洲)
3. 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挑剔別人的錯兒。(愛爾蘭)
4. 每個人都知道鞋子擠腳的地方。(拉丁美洲)
5.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緊在哪裏。(西班牙)
6. 自己的飯量自己知道。(蘇聯)
7. 不會評價自己,就不會評價別人。(德國)
8. 如果妳指揮不了自己,也就指揮不了別人。(美國)
9. 當面怕妳的人,背後壹定恨妳。(英國)
10. 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希臘)
11. 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西班牙)
12.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問問別人。(日本)
13. 只有在人群中間,才能認識自己。(德國)
14. 天上的繁星數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馬來西亞)
15. 給自己唱贊歌的人,聽眾只有壹個。(日本)
16. 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吧。
17. 人不能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那樣壹個人就不能進步。——毛澤東
18. 被人揭下面具是壹種失敗,自己揭下面具是壹種勝利。——雨果
19. 自滿、自高自大和輕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巴爾紮克
20. 要讓我寫自己的歷史,我就寫我的錯誤。——周恩來
21. 天上的繁星數得清,自己臉上的煤煙卻看不見。
22.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緊在哪裏。
23. 如果妳壹事無成,不是妳父母的錯,所以不要只會對自己犯的錯發牢騷,要從錯誤中去學習。
24. 不會從失敗中尋找教訓的人,他們的成功之路是遙遠的。——拿破侖
25. 九牛壹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陳毅
26. 最偉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高爾基
27. 最有把握的希望,往往結果歸於失望;最少希望的事情,反而會出人意料的成功。——莎士比亞
28. 反省是壹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海涅
29. 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認識自己。——特萊斯
30. 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徑。——瓦茨
31. 知錯就改,永遠是不嫌遲的。——莎士比亞
32. 多有不自滿的人的種族,永遠前進,永遠有希望。多有只知責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種族。禍哉,禍哉!——魯迅
33. 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
34. 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有愚人才會執過不改。——西塞羅
35. 自重、自覺、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至生命的崇高境域。——丁尼生
36. 如果妳指揮不了自己,也就指揮不了別人。
5. 形容習慣犯錯的詞語
屢教不改:
拼 音 : lǚ jiào bù gǎi
意思是 : 經過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戮子》:“嘉靖末年,新鄭故都禦史高捷,有子不才,屢戒不俊,因手刃之。”
示例: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犯錯誤的人,出岔子極少數堅持錯誤、~的以外,大多數是可以改正的。”
用法:
復句式;作定語;含貶義
詞語辨析:
近義詞執迷不悟、死不悔改、累教不改
反義詞浪子回頭、幡然悔悟
燈謎講課老壹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