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地、施肥和整地
通過整地,改善土壤結構,消除病蟲源,減少病蟲危害,創造良好的土壤狀態,建立適宜的水、肥、氣、熱等耕層結構。基肥的施用為辣椒的生長發育提供了良好的營養基礎。
1,整地
在我國北方地區,壹般要犁兩次地,即秋耕和春耕。春耕壹般在播種前三周進行。如果秋冬降雨少,土壤墑情差,就要在耕前澆水,耕深15~20 cm。翻耕前,可以撒底肥。長江流域壹般在土壤凍結前進行秋耕,秋耕深度為25~30厘米。在多年生蔬菜種植區,前茬作物收獲後應及時清除殘葉,並結合秋耕施基肥。
2.施用基肥
基肥的施用是為辣椒整個生長發育期的養分供應打好基礎,所以要以長期施用農家肥為主,輔以化肥。施農家肥時,壹定要充分腐熟,否則容易傷根。施肥時應根據土壤性質靈活控制施肥量:壹般老菜地施5000㎏農家肥,新菜地可復施農家肥。同時添加30-50㎏尿素、50㎏過磷酸鈣、15㎏硫酸鉀或45%復合肥,整地前60%,種植時集中溝施40%。此外,石灰100㎏/畝可配合整地施於酸性土壤。
制作壹個杯子
辣椒的株型比較緊湊,在露地栽培中,通常采用高壟栽培或壟作栽培。我國南方壹般采用壟作,北方采用壟作。
高畦栽培:又稱寬窄行栽培,壹般畦總寬約1m,畦面寬60~70㎝,溝寬30㎝,畦高15~20㎝。壟作:壟距80㎝,壟高約10㎝,壟面寬50㎝,溝寬30㎝,壹般呈中間高兩邊低的壟形。第二,移植和種植
1,種植時間的確定
辣椒種植時,以終霜凍後3~7天,地溫10㎝,地溫穩定在15℃左右最適宜。此時低溫有所增加,秧苗不會被凍壞。壹些農民為了延長收獲期,往往提前播種,因為低溫還沒有達到辣椒根系生長所需的溫度,會影響辣椒的生長發育,降低產量。
2.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對辣椒的產量和品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適當的種植密度可以促進植物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和太陽的光合作用,充分發揮單株的結實能力,減少病蟲害,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不同品種的種植密度略有不同,壹般以畝產4000~6000株為宜。早、中熟品種因株型緊湊、株寬小,可適當增加種植密度;晚熟品種由於株寬較大,應適當降低種植密度。
3.種植方法
種植應在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栽植前,應先除去散苗、病苗、弱苗。如果育苗基質是塑料營養缽,可以把營養缽倒過來,輕輕拍打缽底,讓秧苗自然脫落;如果是秧盤,可以用手捏秧莖基部取出秧塊。取出苗坨後,放入種植穴中,蓋緊,覆土厚度與坨面平齊或略高。栽植後要立即澆栽植水,水量要適中,以浸潤苗丘為宜。
第三,種植後的田間管理
辣椒苗種植後進入田間管理階段,主要包括緩苗期和蹲苗期管理、早實期管理、滿實期管理和晚實期管理。
1,緩苗期和蹲苗期管理
緩苗期主要工作是促進幼苗根系生長,在澆定栽水三天後要及時中耕,提高地溫。約壹周後,延遲出苗後,第二次澆水,澆水後應進行1次中耕。中耕時,應在靠近根系處進行淺耕,遠離根系處進行深耕,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和地溫,促進根系快速發育。辣椒苗延遲後,要及時查苗。如發現死苗、缺苗,應在晴朗的午後補苗。
緩苗階段結束後,進入蹲苗階段。下蹲階段要控水,促進根系深層發育。通過蹲苗,辣椒植株可以形成強壯的根系,為以後的結果打下良好的基礎。蹲苗時間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種植品種而定:早熟品種要輕蹲,時間要短;中晚熟品種可以蹲久壹點。壹般以1門口辣椒達到2~3㎝時結束蹲下為宜。
2.成果初期的管理
(1)水肥管理
1穗果實長到2~3㎝時,辣椒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此時莖、葉、花、果進入同步生長階段,需及時澆水,配合澆水施尿素15 ?。這壹時期的水肥管理既要滿足辣椒開花結果對養分的需求,又要防止虛長造成落花落果的現象。壹般每兩周澆水施肥65,438+0次,每次用水畝施硫酸銨65,438+00 ㎏或800㎏稀釋人糞,澆水數次,以免土壤水分過多而抑制根系生長,造成病害流行。
(2)蟲害控制
這壹時期的主要疾病是炭疽病和流行病。
炭疽病:可選用代森錳鋅、溴菌腈、嘧菌酯、異菌脲、多硫懸浮劑、甲基硫菌靈、苯醚甲環唑等藥劑防治。流行性疾病:疾病早期可以使用烯酰嗎啉嗎?丙烷鋅,霜脲?錳、鋅等防治藥物;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錳和鋅可常用於該病。烯酰可濕性粉劑,霜黴威鹽酸鹽?氟吡丙胺、百菌清等防治藥物。3.成果鼎盛時期的管理
盛果期由於大量植物開花結果,對水、肥的需求量很大,此時又處於高溫多雨季節,土壤養分流失嚴重。所以這個時候澆水施肥,既能提供植物對養分和水分的需求,又能降低地溫。澆水時,要經常用小水澆水。壹般每4-5天澆1次水,每1次肥。
4.後期成果管理
(1)水肥管理
夏季,辣椒進入結果後管理,這是辣椒生產的第二個高峰期。每7-8天需澆水1次,澆水施肥2-3次。夏季每畝追施20㎏左右的磷酸二銨;千禧年季節,每畝用水追施500 ㎏人糞;秋分季節,每畝用300㎏人糞追肥,每次追肥3-4天後澆壹次水。
(2)去老葉促新枝
在采收後期,應及時除去植株下部的枯黃葉片,並除去內層的過枝和過枝,以利於通風透光。
四面椒下端切側枝,每株四叉。扡插後及時追肥澆水,促進新枝發育。這種新枝坐果率高,果實大,延長了采收期。
(3)及時打頂
拔苗前10~15天,辣椒植株去核,促進養分回流,使頂果迅速膨大,損失降到最低。
5.根外追肥
由於辣椒根系較弱,應及時進行根外追肥。
初花期至盛花期:葉面噴施0.2%硼砂或0.1 ~ 2倍的0%硼酸水溶液,可加速花器官的發育,從而提高結實率。花期至初果期:葉面噴施1000倍高美時溶液或1~2倍東麗2003,可提高植株抗逆性。結果期:噴施白糖+0.5%磷酸二氫鉀或尿素溶液1~2次,可增加果實亮度。第四,收獲管理
辣椒可以在開花後30天左右收獲,這時果實變得深綠色,脆而有光澤。因為辣椒是多次采收的,成熟程度較低的果實要及時采收,以免過早衰老,營養物質消耗過多,影響產量。最好早上收割,避免雨天收割,以免引起腐爛。
辣椒露地栽培中,最重要的是水肥管理,水肥管理直接影響辣椒的產量和品質。因此,農民在露地種植辣椒時,壹定要註意田間的水肥管理,認真做好這項工作,這樣很容易獲得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