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喝粥的詩句

描寫喝粥的詩句

1. 關於喝粥的詩句

關於喝粥的詩句 1.和粥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和粥有關的詩句如下:

1、唐·李商隱《評事翁寄賜餳粥走筆為答》

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對流鶯坐綺筵。 今日寄來春已老,鳳樓迢遞憶秋千。

2、唐·儲光羲《吃茗粥作》

當晝暑氣盛,鳥雀靜不飛。念君高梧陰,復解山中衣。 數片遠雲度,曾不蔽炎暉。淹留膳茶粥,***我飯蕨薇。 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

3、唐·白居易《新沐浴》

形適外無恙,心恬內無憂。夜來新沐浴,肌發舒且柔。

寬裁夾烏帽,厚絮長白裘。裘溫裹我足,帽暖覆我頭。

先進酒壹杯,次舉粥壹甌。半酣半飽時,四體春悠悠。

是月歲陰暮,慘冽天地愁。白日冷無光,黃河凍不流。

何處征戍行,何人羈旅遊。窮途絕糧客,寒獄無燈囚。

勞生彼何苦,遂性我何優。撫心但自愧,孰知其所由。

4、春唐·崔櫓《日即事》

壹百五日又欲來,梨花梅花參差開。行人自笑不歸去, 瘦馬獨吟真可哀。杏酪漸香鄰舍粥,榆煙將變舊爐灰。 畫橋春暖清歌夜,肯信愁腸日九回。

5、唐·白居易《清明日送韋侍禦貶虔州》

寂寞清明日,蕭條司馬家。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欲別能無酒,相留亦有花。南遷更何處,此地已天涯。

2.形容粥的古詩詞

上聯:清濁不言,原形舍去方成正果

下聯:浮沈壹笑,大塊消弭始得甘糜

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物新——陸遊

明才子解縉雖官居高位,但每逢水旱荒年,經常煮粥而食.曾寫有《感詠詩》雲:

水旱年來稻不收,

至今煮粥未曾稠.

人言箸插東西倒,

我道匙挑前後流.

捧出前堂風起浪,

將來庭下月沈鉤.

早間不用青銅照,

眉目分明在裏頭.

詩句對粥之稀薄抓住不放,多方發揮,足見其思路廣而開掘深.把個粥稀寫得惟妙惟肖,如端手上.近人有《嘲薄粥詩》寫道:

薄粥稀稀水面浮,

鼻風吹起浪波秋.

看來好似西湖景,

只少漁翁下釣鉤.

薄粥稀稀沈碗底,

鼻風吹起浪千層.

有時壹粒浮湯面,

野渡無人舟自橫.

這首打油屬前詩翻版,味道大不如前.但其最後兩句奇想突發,也算難得.《戒庵漫筆》還載有另壹首《煮粥詩》雲:

煮粥何如煮飯強,

好同兒女熟商量.

壹升可作二升用,

兩日堪為六日糧.

有客自須添水火,

無錢不必問羹湯.

莫言淡薄少滋味,

淡薄之中滋味長.

這壹首淡而有味,且頗通民情,值得壹讀.

3.形容"白粥"的詩句有哪些

1、饑聞麻粥香,渴覺雲湯美。——《春寒》唐白居易

譯文:肚子餓的時候嗅到大馬粥的香味,嘴巴就開始口渴了,大馬粥的味道實在鮮美好喝。

2、空腹壹盞粥,饑食有余味。——《閑居》唐白居易

譯文:空腹的時候來壹碗米粥,雖是充饑之食卻回味無窮。

3、寂寞清明日,蕭條司馬家。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清明日送韋侍禦貶虔州》唐白居易

譯文:清明節日很是寂寞無聊,司馬家很是寂寥冷清,只留了糖稀和冷掉的白粥,生火煮壹碗新茶吧。

4、今朝春氣寒,自問何所欲。蘇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春寒》唐白居易

譯文:今天天氣很冷,正值春寒,問自己今天要幹嘛呢。燙壹壺白酒,就著地瓜粥喝!

5、薄粥稀稀水面浮,鼻風吹起浪波秋。——清佚名《嘲薄粥詩》

佚名:很稀薄的白粥,米粒稀疏的漂浮在水面上,稍微吹壹下就能引起波浪。

4.有哪些與“粥”有關的古詩

1、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代:陸遊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裏,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唯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釋義:臘月的微風裏已經微微有了些許春意,因時而動拄著拐杖散步路過鄰家。看到鄰家的柴門裏面炊煙裊裊,野外水邊耕牛的腳印重重疊疊。體弱多病需要的只有藥物,沒有徭役征召所以賦閑在家。今天鄰居送了我臘八粥,越發覺出江邊小村春的氣息。

2、食粥

宋代:陸遊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釋義:世間眾人個個都追求長壽,卻沒有領悟到長壽的方法就在眼前。我得到了宛丘平凡簡易的方法,只要將吃的粥送給神仙就行。

3、食粥絕句贈盧震夫

宋代:陳藻

古瓷大碗今無有,特地兇年洗出來。

滿著十分牛乳粥,客思吃盡鬼神猜。

釋義:古代的瓷質大碗現在已經沒有了,專為饑荒年月清洗出來。夾了滿筷子的牛乳粥,客人心想吃完了鬼神都要起疑心。

4、評事翁寄賜餳粥走筆為答

唐代:李商隱

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對流鶯坐綺筵。

今日寄來春已老,鳳樓迢遞憶秋千。

釋義:正是杏花開放的時候,粥散發著米香,麥芽糖稀顏色潔白。前來參加豐盛的筵席,恰好鳥鳴聲婉轉。今天托人遞送過來時,春天已經要過去了,只能在秋千上看到高遠的朝廷了。

5、粥罷

宋代:程珌

飯已茶三啜,隅中粥壹盂。

陶然詠皇化,安用東封書。

釋義:吃完飯後,黑了三口茶,臨近中午只有壹盂粥。舒暢快樂地作詩歌頌皇帝的德政和教化,哪裏需要用東封的紙呢?

5.有哪些與“粥”有關的古詩

1、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代:陸遊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裏,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唯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釋義:臘月的微風裏已經微微有了些許春意,因時而動拄著拐杖散步路過鄰家。

看到鄰家的柴門裏面炊煙裊裊,野外水邊耕牛的腳印重重疊疊。體弱多病需要的只有藥物,沒有徭役征召所以賦閑在家。

今天鄰居送了我臘八粥,越發覺出江邊小村春的氣息。 2、食粥 宋代:陸遊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釋義:世間眾人個個都追求長壽,卻沒有領悟到長壽的方法就在眼前。

我得到了宛丘平凡簡易的方法,只要將吃的粥送給神仙就行。 3、食粥絕句贈盧震夫 宋代:陳藻 古瓷大碗今無有,特地兇年洗出來。

滿著十分牛乳粥,客思吃盡鬼神猜。 釋義:古代的瓷質大碗現在已經沒有了,專為饑荒年月清洗出來。

夾了滿筷子的牛乳粥,客人心想吃完了鬼神都要起疑心。 4、評事翁寄賜餳粥走筆為答 唐代:李商隱 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對流鶯坐綺筵。

今日寄來春已老,鳳樓迢遞憶秋千。 釋義:正是杏花開放的時候,粥散發著米香,麥芽糖稀顏色潔白。

前來參加豐盛的筵席,恰好鳥鳴聲婉轉。今天托人遞送過來時,春天已經要過去了,只能在秋千上看到高遠的朝廷了。

5、粥罷 宋代:程珌 飯已茶三啜,隅中粥壹盂。 陶然詠皇化,安用東封書。

釋義:吃完飯後,黑了三口茶,臨近中午只有壹盂粥。舒暢快樂地作詩歌頌皇帝的德政和教化,哪裏需要用東封的紙呢?。

6.關於白粥的句子

關於白粥的句子如下:1、夏日炎炎人遭罪,送上清心藥壹味,苦瓜白粥菊花茶,消熱消火消疲憊,太極瑜珈不貪睡,養心養肝還養肺。

願妳清涼解暑過壹夏!2、白粥,豬肉粥,雞肉粥,皮蛋粥。3、我的雙親都70高齡了,但我們每兩天才能吃到壹小碗白粥,加上壹小撮鹽,除此之外就什麽都沒有了。

4、LD毫不在意的說:“我需要的只是壹碗普通的白粥,能吃飽就可以了。”。

5、他們開始給我吃白粥,每天我能吃二碗白粥。6、如果妳是壹碗白粥,不能急,等待懂得欣賞白粥的人,事實上,在這個花花世界之中,妳並不容易被領悟;妳簡單,卻復雜。

淡淡的東西,不易被欣賞。懂得欣賞的話,愛不釋手。

卓韻芝 7、轉回來,簡單的早餐,白粥,鹹鴨蛋。8、壹覺醒來,我感到餓極了,老公端來壹碗白粥,往裏面放了壹勺紅糖,壹絲絲糖色沿著粥的紋理蔓延開,我喝了壹口,比蜜還甜,滿足感彌漫得沒邊沒沿了。

9、該店的海鮮火鍋以清淡的白粥為鍋底,鍋上架了壹個蒸屜,擺放著蝦、貝殼、魚等海產。10、近日,常州網友爆料稱“汕粥黑店,白粥竟然要100元”,10月5日晚上到新北區晉陵北路荔茵潮汕粥吃晚飯。

11、早飯吃了四人份“8碗白粥、4塊餅幹、4只豆沙包……”今天壹大早,姚德芬壹連吃了四份普通病人的早飯才吃飽。12、當他送來時,老板就會把用剩的豬肝和豬腸放進生滾的白粥,再放點姜蔥,請他吃,當作午餐。

13、壹開始他們點的是菜單上註明的6元壹份的生滾白粥。14、壹鍋白粥賣百元粥鋪被罰5000,明碼標價。

15、這其實只是個統稱,根據不同的做法,又分成白粥、老火粥、艇仔粥、生滾粥,等等。16、肖哲詫異,但饑腸轆轆的他也不顧白粥滾燙,美美的吃完並把破碗舔得幹幹凈凈。

17、小豆、紅豆,豆豆傳情;桂圓肉、白果肉,肉肉見味;大米、粘黃米,米米傳香;白粥、臘八粥,粥粥祝福:臘八節快樂。

7.古代名人是如何吃粥的

古人食粥,原因多種多樣,窮人食粥,富人食粥,文人食粥,帝王將相也食粥,食粥又食出很多情趣來。

古人有的是為了變換飲食習慣,養生健身或顯示身份而食粥的。

蘇東坡喜愛豆粥,說:“沙瓶煮豆軟如酥。”有天晚上,蘇與友吳子野遊玩,夜晚甚饑,吳勸之吃白粥曰:“能推陳換新,新粥益胃”。白粥不但能充饑,而且有養生之功效。

南宋詞人劉克莊是“說與廚人稀作粥”,不是無米,是求新換味。南宋詩人範成大吃粥是“鏤姜削桂澆蔗糖,甘滑無比勝黃梁”。

南宋詩人楊萬裏愛煮梅花粥而食:“脫蕊收將熬粥吃。”

陸遊更會吃粥,曰:“只將食粥致神仙。”他認為吃粥可以長壽,可以作神仙,難怪他壹生飽經風霜,還活到86歲高齡。

古代宮中食粥則是隆重的禮遇。那個“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漢宣帝,詔令儒生誦讀《楚辭》時,“每壹誦即與粥”。唐朝皇帝也以“防風粥”賜給文人學士,據說白居易有幸吃過,“食之口香七日”。關於帝王食粥也頗有逸趣:晉元康九年,惠帝司馬衷時,“天下荒饉,百姓餓死,帝聞之,曰:‘何不食肉糜?’”糜者,粥也。老百姓米都沒有,何能吃粥。吃慣了肉糜的惠帝卻說老百姓沒米粥吃,為什麽不去吃肉粥?壹言而貽笑天下。

而更多的古人食粥,是出於無奈,為了填飽肚子,延續生命,度饑荒以待豐年。

宋朝範仲淹,早年家貧,在外求學多年,每天就是兩餐米粥充饑,“斷機劃粥”傳為佳話。清朝龔自珍贊之曰:“家貧誌不移,貪讀如饑渴。劃粥僧舍中,學問得淵博。”清人趙翼的《檐曝雜記》有兩首《白粥詩》,其壹曰:“天旱年來稻不收,至今煮粥未曾稠。人言箸插東西倒,我道匙挑兩岸流。捧出堂前風起浪,交來庭下月沈鉤。早間不用青銅照,眉目分明在裏頭。”其二曰:“煮飯何如煮粥強,好同兒女熟商量。壹升可作兩升用,兩日堪為六日糧。有客只須添水火,無錢不必問羹湯。莫言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長。”讀來令人心酸。想那趙翼也曾在朝為官,後辭官治學,始能接近民眾,由此能見其當時家境窘迫;而普通老百姓呢,簡直就無法生活下去,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啼饑號寒,苦不堪言,粥恐怕也沒得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