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金山寺①
我家江水初發源②,宦遊直送江入海③。
聞道潮頭壹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④。
中泠南畔石盤陀⑤,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國⑥,江南江北青山多。
羈愁畏晚尋歸楫⑦,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風萬頃靴紋細⑧,斷霞半空魚尾赤⑨。
是時江月初生魄⑩,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烏驚(11)。
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12)?
江山如此不歸山(13),江神見怪警我頑(14)。
我謝江神豈得己(15),有田不歸如江水(16)!
註釋
①金山寺:在江蘇鎮江東南長江中的金山上,舊名澤心寺,又名龍遊寺、江天寺,俗名金山寺。金山原為屹立長江中之島,後因泥沙淤積,與長江南岸相連。
②家:此指故鄉。蘇軾的故鄉四川眉山在岷江之邊,古人認為岷山是長江的發源地,蘇軾故有此說。
③宦遊:因做官而遠遊他鄉。
④沙痕:天寒水落之後,沙岸上留下的江潮痕跡。
⑤中泠(ling):泉名,在金山西北。盤陀:巨石不平貌。
⑥絕頂:山的最高處。鄉國:家鄉。
⑦羈愁:客居他鄉的愁思。歸楫(ji):指返回(鎮江)的船。楫:槳,這裏代指船。
⑧靴紋細:形容江上的波紋像皮靴上的皺紋壹樣多、壹樣細。
⑨魚尾赤:形容天邊的晚霞像鯉魚尾壹樣顏色火紅。
⑩初生魄:舊歷每月初三以後,月亮被遮住的部分逐漸明亮起來,叫“成魄”。《禮記》:“月之三日而成魄”。蘇軾遊金山寺是舊歷十壹月初三,所見恰是“初生魄”之月。
(11)棲(qi)烏:歇宿在巢裏的烏鴉。
(12)此句下作者自註:“是夜所見如此。”
(13)歸山:指退隱。
(14)警我頑:對我的頑固戀俗發出警告,表示譴誡。警壹作“驚”。
(15)謝:道歉、請罪,表示悔改之意。
(16)如江水:“有如江水”,是對著江水發誓的話。古人往往指著日、水等發誓,表示當著這些東西表明自己的心跡。如《晉書·祖逖傳》:“(祖逖)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評析
這首詩與《泗州僧伽塔》壹樣,同是作於熙寧四年赴杭途中。作者十月離泗州後,渡洪澤湖,沿大運河折向東南,經楚州、山陰、揚州,於十壹月三日抵鎮江金山,遊金山寺,訪寶覺、圓通二僧,夜宿金山寺中作此詩。
這首詩是以對長江的深沈的懷念開始的。蘇軾出生在長江上遊的岷江邊,對長江有著特殊的感情,他二十壹歲離開家鄉,進京應試,中間雖因母喪、父喪兩次返川,但從他走上仕途算起,已經是十五年過去了。十五年來,他被命運支配著,從蜀江上遊,宦遊萬裏,來到即將入海的揚子江邊。當他重新見到闊別多年的長江之水時,他的思鄉之情,就像那江上的波濤,洶湧奔騰起來。“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我的家鄉喲,在那岷山腳下長江發源的地方;可我為了追求功名,離開家鄉,宦遊萬裏,竟把這悠悠的長江水直送到了東海之邊……在這詩句裏,沖蕩著作者那遏制不住的 *** 。“我家”兩個字看起來極平常,但卻是發自作者心靈的對於故鄉的深情的呼喚,讀來具有壹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宦遊直送江入海”壹句,與李白《渡荊門送別》中的“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相比,不僅更顯出對長江的壹往情深,而且寄托了宦遊天涯的傷感,格調更加深沈。清汪師韓說這兩句詩“將萬裏程、半生事壹筆道盡”(《蘇詩選評箋釋》卷壹)確是精到之論。
接下來,作者描繪了長江的景色。“聞道”壹句是虛寫,因為作者到達金山時已是隆冬,長江江潮洶湧、驚濤拍岸的情景已經見不到了,所以作者只說“聞道”;而眼前所見的,只有江岸上潮水拍擊留下的“沙痕”了。這兩句由虛寫到實寫,壹動壹靜,大致概括了長江不同季節的景觀。下面兩句,寫中冷泉南畔江中突兀不平的盤陀巨石,並進而想象這些巨石自古以來被江水沖激、出沒於波濤的情景,寫法上則是由實轉向虛。作者通過這跨越時空的想象和虛實變幻的描寫,表現了自己此刻激蕩的心潮和飄忽的思緒;他對久別家鄉的思念、對宦海沈浮的感慨,正從這江濤起伏、江石隱現的動蕩畫面中流露出來。
帶著這種深深的鄉愁和宦遊的倦意,作者登上金山之頂,向遠方眺望著。只見江南江北,滿目青山,遮斷了他望鄉的視線。作者當然知道,從“江水初發源”的眉山,到奔流入海的揚子江畔,中間何止千萬裏,即使毫無阻隔,也是絕對不可能望見的。作者執拗地佇望著,嗔怪著遮斷他視線的青山,不過是表明他的壹片癡情罷了。這兩句詩從感情上收綰上文,作者初見長江時胸中掀起的巨大的感情風濤稍為平息下來,全詩於是進入了壹個迷惘的、奇幻的境界。
“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由於心中萬千思緒、百感交集,作者無心久戀眼前的景致,看看天晚,於是準備下山了。可是寶覺、圓通二僧卻再三挽留,請他觀賞江上日落的勝景。這兩句,在結構上起著重要的過渡作用:“羈愁”顯然是承上;“畏晚”二字,巧妙地暗示了時間的推移;“山僧苦留”為後面的“二更月落”、“歸臥”寺中作了必要的鋪墊;而“落日”二字,則直接領起了下文。像這種在雄文勁筆間過接細密、於流轉奔縱處搖曳生姿的寫法,是很能體現蘇軾七古的藝術特色的。
下面兩句描寫站在金山上所看到的黃昏夕陽和江天晚霞。因為是冬日傍晚,江上風平浪靜,萬頃江水皺起細細的波紋,閃著粼粼的波光,使人想起靴紋的細密;西邊的天空中湧起火紅的晚霞,雲霞間散射著幾綹夕陽的斜暉,又使人聯想到鯉魚的紅尾。這兩句詩壹寫江水、壹狀天空,描繪出長江落日的極其絢麗壯美的景色,靴紋、魚尾兩個比喻,想象尤其生動而奇特,是蘇詩中寫景的名句。
晚霞消失、夜幕降臨。下面的六句,轉入江上夜景的描寫。因為是月初,壹鉤新月在西方的天邊短暫地壹現,不到二更便沈落了,江面上壹片漆黑,籠罩著壹種神秘、肅穆的氣氛。這時,江心突然出現了壹團火光,好象燃起了壹支火把,它是那麽明亮耀眼,跳動的光焰照亮了整個金山,連歇宿在巢中的烏鴉都被驚動起來。面對這奇異的景象,作者心中充滿了疑懼:這不是常見的“鬼火”,也不會是漁火,那麽,它究竟是什麽呢?
這種奇異的現象,大約就是古人所說的“陰火”。唐代詩人曹唐的《南遊》壹詩中,就有“漲海潮生陰火滅,蒼梧風暖瘴雲開”的句子,蘇軾也未必不知。但他在這裏卻有意把它神秘化,通過似真似幻、瑰麗神奇的描寫,把詩情推向 *** ——
“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警我頑”,這就是作者的解釋!他是如此奇妙地把江心異火與他的思鄉之情聯系起來,設想有壹位“江神”,正為他的貪戀仕途、冥頑不化,在顯靈示警,向他表示譴誡。這真是天外飛來的奇筆、出神入化的文字!這是作者神思凝聚、幻由心生呢?還是他無中生有、善於“蹈虛”呢?我們無從知道。但有壹點是很清楚的,那就是:通過這奇幻的境界,作者的深摯、濃郁的思鄉之情,以壹種極鮮明的方式表現出來了。
最後兩句,寫作者對江神立下誓言,實際上,也就是面對江水傾訴了自己的心曲。“豈得已”三字,包含了種種復雜、矛盾的心情,涵義是豐富的。但他最終還是下決心,只要薄置田產,家人能夠糊口,壹定立刻歸隱;並表示,倘若食言,有如江水!表現了自己希望擺脫仕途名利的羈絆、求得身心解脫的達觀態度。結句扣回開頭,與首句形成前後呼應,點明了思鄉盼歸的主題,完整地收束了全詩。
這首詩題名《遊金山寺》,但詩中卻並非描述名山古剎,而是主要寫登臨金山眺望長江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出的無限鄉思。全詩圍繞長江落筆,從長江源頭的故鄉開始,中間寫了長江的潮水和江岸的沙痕、出沒於波濤之中的江邊巨石、江南江北的滿目青山、冬日傍晚風平浪靜的萬頃江波、江上狀如鯉尾的滿天紅霞、月初寒夜中的壹彎江月、飛焰照山的江心異火、直到作者想象出的發怒示警的“江神”,最後以向江水發誓作結,句句不離長江,甚至在詩中重復地使用了十個“江”字。正是在這對江水、江岸,江石、江山、江天、江月、江火的詠嘆中,滲透了、寄托了作者深深的鄉情。
在這種思鄉懷舊的感情中,包含著作者在政治上受到排擠、仕途上遇到坎坷後的苦悶和惆悵,這是毋庸諱言的。但總的看,作者還是努力從這種苦悶中超拔、解脫出來,表現了不汲汲於功名的豁達態度。此詩的寫景部分,更是景象壯闊、色彩瑰麗,江心異火壹節,尤其寫得筆意奇恣、神思飛動,不僅表現了大自然的美,而且充分顯示了作者奔縱的 *** 和開闊的胸懷。而作者原有的苦悶,也就在這高昂的情緒中被悄悄地沖淡了。
這首詩在風格上超邁豪放、奇氣縱橫,但在放筆快意的同時,又能夠做到法度謹嚴、不失規矩,這正是蘇軾中年時期詩歌創作的特點。比如此詩開頭二句,由江水引出鄉國之思,末二句遙接上文、對江水表明歸田之意,已經是做到首尾呼應了。而中間插入“試登絕頂望鄉國”壹句,尤其顯得擊首擊尾、壹線貫穿,將作者的感情脈絡表現得十分鮮明。汪師韓說這壹句“故作羈望語以環應首尾”(《蘇詩選評箋釋》卷壹),“故作”二字,準確地揭示了作者的匠心。又比如,作者在“望鄉國”之後,接著寫了落日、江水,寫了晚霞、江月,寫了江心的異火……詩筆撒開,似乎難以收攏了。而結尾四句,用壹個“江神”的想象,把這壹切都挽合在壹起,不僅極富特色地表現了此詩的主題,而且使前面寫景的幾層文字都有了歸宿,筆法極其謹嚴。紀昀評此詩“結處將無作有,兩層搭為壹片。歸結完密之極,亦巧便之極,設非如此挽合,中壹段如何消納。”(《紀評蘇詩》卷七)說得是非常中肯的。另外,像詩中“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那樣的過接細密的句子,前文中已經談過,這裏就不重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