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寒山寺名勝古跡的詩句

有關寒山寺名勝古跡的詩句

1. 關於寒山寺的詩句大全

關於寒山寺的詩句大全 1.寒山寺詩句大全

賦得寒山寺送別 明·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

船裏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要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

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寒山寺 清·陸鼎

寺樓直與眾山鄰,魚米東南此要津。

獨惜牙郎趨利市,不聞漁火感詩人。

絕無逆旅知歸客,安問寒巖舊應真。

壹自鐘聲響清夜,幾人同夢不同塵。

寒山寺 明·王犀登

古寺西邊路,青山滿目中。

石龍從作雨,江鵲尚鳴風。

市近僧難定,泉慳花不紅。

燭憐門外路,塵土暗江楓。

《姑蘇十景·楓橋》 明·文徵明

金閶西來帶寒諸,策策丹楓墮煙雨。

漁火青熒泊棹時,客星寂寞聞鐘處。

水明人靜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烏。

荒涼古寺煙迷蕪,張繼詩篇今有無?

楓橋寺 宋· 俞桂

湖水相連月照天,雁聲嘹唳攪人眠。

昔年曾到楓橋宿,石岸旁邊系小船

楓橋 張祜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城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疏雨過楓橋

懷吳中馮秀才 杜牧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程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唐)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寒山寺這首詩的詩句是什麽要完整的

壹、沒有《寒山寺》這首詩,不過,在唐代詩人張繼《楓橋夜泊》中提到”寒山寺“

原詩:《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二、《楓橋夜泊》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裏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三、《楓橋夜泊》創作背景

據《唐才子傳》卷三記載,張繼於“天寶十二年(753)禮部侍郎楊浚下及第”,也就是說考取了進士。而就在天寶十四年壹月爆發了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六月,玄宗倉皇奔蜀。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壹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 壹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壹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四、張繼簡介

1、張繼(生卒年不詳)字懿孫,漢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生平事跡不詳,約公元753年前後在世,與劉長卿為同時代人。

2、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約天寶十二年(約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歷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3.寒山寺古詩

寒山寺 清·陸鼎

寺樓直與眾山鄰,魚米東南此要津.

獨惜牙郎趨利市,不聞漁火感詩人.

絕無逆旅知歸客,安問寒巖舊應真.

壹自鐘聲響清夜,幾人同夢不同塵.

寒山寺 明·王犀登

古寺西邊路,青山滿目中.

石龍從作雨,江鵲尚鳴風.

市近僧難定,泉慳花不紅.

燭憐門外路,塵土暗江楓.

賦得寒山寺送別 明·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

船裏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要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

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夜泊楓橋望寒山寺

夜火疏鐘伴寂寥,十年舊夢泊楓橋.清狂不見王司理,來問寒山寺外潮.

寒山寺

瑟瑟吳江正落楓,碧山古寺獨攜筇.寒空鳥下巖邊塔,殘照僧歸徑外松.虛寂高齋無俗韻,風狂彌勒有遺蹤.扁舟卻趁寒潮去,夢裏應聞夜半鐘.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楓橋夜泊》的全詩

壹、這是張繼的壹首詩,原詩如下: 楓橋夜泊 作者:張繼 (唐代)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二、對這首詩的補充解釋: 1、翻譯如下: 月已落下,烏鴉仍然在啼叫著,幕色朦朧漫天霜色。

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壹人傍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的寒山古寺, 半夜裏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裏。

2、賞析如下: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壹首羈旅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壹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

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這首詩句句形象鮮明,可感可畫,句與句之間邏輯關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內容曉暢易解。

不僅是中國歷代各種唐詩選本和別集選入此詩,連亞洲壹些國家的小學課本也曾收錄此詩。該詩作品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甚至在日本也是很有影響。

本詩問世後,寒山寺也因此名揚天下,成為遊覽勝地。

5.解析楓橋夜泊全詩

《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註釋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

夜泊:夜間把船停靠在岸邊。烏啼:壹說為烏鴉啼鳴,壹說為烏啼鎮。

霜滿天:霜,不可能滿天,這個“霜”字應當體會作嚴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江楓:壹般解釋作“江邊楓樹”,江指吳淞江,源自太湖,流經上海,匯入長江,俗稱蘇州河。

另外有人認為指“江村橋”和“楓橋”。“楓橋”在吳縣南門(閶闔門)外西郊,本名“封橋”,因張繼此詩而改為“楓橋”。

漁火:通常解釋,“魚火”就是漁船上的燈火;也有說法指“漁火”實際上就是壹同打漁的夥伴。對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楓和漁火二詞擬人化。

就是後世有不解詩的人,懷疑江楓漁火怎麽能對愁眠,於是附會出壹種講法,說愁眠是寒山寺對面的山名。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於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另壹種說法,“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經數次重建,現在的寺宇,為太平天國以後新建。寺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日本人運走,下落不明。

夜半鐘聲:當今的佛寺(春節)半夜敲鐘,但當時有半夜敲鐘的習慣,也叫「無常鐘」或「分夜鐘」。宋朝大文豪歐陽修曾提出疑問表示:“詩人為了貪求好句,以至於道理說不通,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張繼詩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子雖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鐘的道理?”可是經過許多人的實地查訪,才知蘇州和鄰近地區的佛寺,有打半夜鐘的風俗。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壹首羈旅詩。在這首詩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講述了壹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

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 這首詩句句形象鮮明,可感可畫,句與句之間邏輯關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內容曉暢易解。

不僅是中國歷代各種唐詩選本和別集選入此詩,連亞洲壹些國家的小學課本也曾收錄此詩。寒山寺也因此詩的廣為傳誦而成為遊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