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不見使人愁的上句是總為浮雲能蔽日。
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原文: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譯文:
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悠遊,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奔流。吳國宮殿的鮮花芳草遮沒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雲霧中隱現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
那些悠悠浮雲總是遮蔽太陽的光輝,登高不見長安城,怎麽不讓人內心沈痛憂郁。
詩句賞析和作者介紹:
1.賞析: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兩句詩寄寓著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李白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沈痛的。“不見長安”暗點詩題的“登”字,觸境生愁,意寓言外,饒有余味。
在用韻上,詩句都是意到其間,天然成韻。語言也流暢自然,不事雕飾,瀟灑清麗。作為登臨吊古之作,李詩更有自己的特點,它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把歷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交織在壹起,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
2.李白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朝時期著名的詩人。他出生在今天的陜西省西安市,是唐代最具影響力和才華橫溢的詩人之壹。
李白以其豪放的詩風和獨特的寫作風格而聞名,他的作品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豪情壯誌和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他的詩歌多以飲酒作樂、描寫山水風景、吟詠歷史人物等為題材,表達了他對自由、狂放和追求真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