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金銀花有藥用價值嗎

金銀花有藥用價值嗎

有藥用價值

金銀花的藥用價值:

金銀花渾身都是寶,自古以來就以它的藥用價值廣泛而著名。金銀花全身都可入藥,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對其就有壹定的認識;公元五世紀,人們開始用其莖葉入 藥;《神農本草經》載:"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淤之功效,主治外感風熱、瘟病初起、瘡瘍病毒、紅腫熱痛、便膿血"等,將其列為上品並有“久服輕身”、“莖、葉、花、根功能皆同”的記載;《名醫別錄》記述了它有治療“署熱身腫”的功能;明朝李時珍以花蕾入藥,在《本草綱目》中說它能治“壹切風濕氣及諸腫毒,疥癬、楊梅諸惡瘡,散熱解毒”,稱其既是“治風除脹,解痢逐屍”之良藥,又為“消腫散毒、治瘡之良劑”,並做出了忍冬、莖葉及花功用皆同,久服輕身長壽的結論。

據化驗分析,金銀花的莖、葉、花中主要成份為綠原酸,綠原酸在臨床上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另外,花中含有肌醇,皂甙、揮發油、黃酮等;葉中含有鞣質、忍冬甙、番木鱉甙、紫丁香甙和忍冬黃素等;莖和莖皮含有木犀草黃素、皂甙和純纖維素等;果實中含有還原糖。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金銀花對於容血性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及綠膿桿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腦膜炎球菌等,都有較強的抑菌力,對治療流行性感冒和炎癥均有壹定療效。金銀花可單為壹方,亦可與其它藥配伍,或為丸、或泡酒、或內服、或外敷皆有良效,金銀花在醫藥制劑上應用越來越廣泛。據調查,全國有三分之壹的中醫方劑用到金銀花。人們熟知的“銀翹解毒丸”、“銀黃口服液”就是以金銀花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以金銀花為主,配以連翹、大青葉、蘆根、甘草,水煎代茶飲用,可以預防“乙腦”和“流腦”。

金銀花性寒,味甘,中醫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通經活絡之功效。 在臨床應用上,金銀花主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肺炎、痢疾、癰腫疙瘍、丹毒、蜂窩組織炎等癥;忍冬藤具有清熱解毒、通痰活血等功能,主治關節疼痛、蕁麻疹、腮腺炎、細菌性痢疾、濕病發熱等癥。相傳,楚國三閭大夫屈原被流放時途經湖南漵浦,身染瘟疫,昏迷不起。當地山民敬佩三閭大夫,不畏艱險,從高山采來金銀花,佐以另外幾種藥草,為其煎湯灌服。屈原不到半小個時辰即悠悠醒轉,得以繼續吟詩作賦,寫完《九章》全部篇章,並在《九章.涉江》中留下了“入漵浦余徊兮,迷不知吾所如”的詩句,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