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豐鎬遺,宮闕兩京陟。千裏廓王畿,八屯拱宸極。”這首詩句描繪了明中都當年的盛況。明中都城坐落在今安徽省鳳陽縣西北部淮河南岸的高地上,占地面積約50多平方公裏,它是明太祖朱元璋集2000多年來我國都城建築之大成,悉心營建的壹座最為豪侈的都城。其規劃遵循《周禮?考工記》王城制度,上承唐宋,下啟明清,在中國古代都城建設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洪武二年八月,全國統壹,朱元璋召集諸老臣,議論建都之地。明太祖聽了大臣們關於在長安、洛陽、汴梁、北平等地建都的意見後,認為“所言皆善,唯時不同耳”,隨後提出“臨濠前江後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為中都,何如?”朝臣多是淮西人,都願意衣錦還鄉,“皆稱善。”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詔以臨濠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後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之意,改臨濠府為中立府,又因中都宮闕建在鳳凰山之陽,故改作鳳陽。
明中都的營建可謂興師動眾,消耗巨大,建築所用的木材,不僅“令天下名材至斯”,還遣使到尚未歸入圖籍的附屬國“求大木”。建築墻體先用白玉石須彌座或條石作基礎,上面再壘砌大城磚。而砌築時則以石灰、桐油加糯米汁作漿,關鍵部位甚至“用生鐵溶灌”。所有的木構建築“窮極侈麗”,畫繡的彩繪鮮艷奪目,所有的石構建築“華麗奇巧”,雕鐫的圖案精美絕倫。明中都由於興建和使用時間短暫,未能形成政治中心,但在城市規劃上的某些布局,特別是宮殿布局,卻為後來改建南京都城宮殿和營建北京都城繪制了藍圖,制作了樣板模式。
中都皇城是最裏面的壹道城,周長3.68公裏,平面近方形,規模較北京故宮大壹萬平方米。城墻“高三丈九尺五寸,女墻高五尺九寸五分,***高四丈五尺四寸五分”。每邊城墻開壹門,南日午門、北日玄武、東日東華、西日西華。皇城之外二道城禁垣,周長7.85公裏,平面呈長方形,“磚石修壘,高二丈”。每邊城墻亦開壹門,南日承天、北日北安、東日東安、西日西安。兩城的東、西華門和東、西安門,位置皆設在東西兩墻的南部,使得宮闕在守衛上更加嚴密。
明中都的布局,嚴格遵循傳統的對稱原則,著重突出的是中軸線上宮闕的建築布局。縱貫全城的中軸線,南起鳳陽橋,跨澗水進中都城的洪武門,踏上洪武街,橫穿雲霽街,經大明門,穿過寬闊的凸字形廣場,入禁垣的承天門,再經端門,過外金水橋,進皇城的午門,過內金水橋,入奉天門,穿過三殿,進後宮,出皇城的玄武門,經苑囿,越鳳凰山巔,出禁垣的北安門,下鳳凰山,上玄武街,直至中都城正北門(未建)。這條全長近7公裏的軸線兩側,規整對稱地排列著許多建築。皇城內正殿左右為東西二宮,兩翼為文、武二樓和文華、武英二殿;後宮兩側序列六宮。皇城午門南面,左為中書省、太廟,右為大都督府、禦史臺、社稷壇。這種布局體現了幾千年來封建社會中皇權至上的傳統,故比以前王朝宮殿安排的更為森嚴。不僅如此,大明門廣場東西兩側,左為城隍廟、中都國子學,右為功臣廟、歷代帝王廟。廣場前垂直於大明門的洪武街兩旁,為左右千步廊。平行於大明門的雲霽街東西兩端,遙相對稱的是鼓樓和鐘樓。這不僅進壹步加強了從外城到禁垣之間在建築上的層次和深度,而且把宮闕襯托得更加雄偉壯麗。
明中都罷建後的600年間,經歷了巨變。到清代,康熙六年,移鳳陽縣治於舊皇城內。乾隆二十五年,撤禁垣、鐘樓等取磚建鳳陽府城。鹹豐三年太平軍焚燒龍興寺、鼓樓等。明中都堪稱我國歷史上最為豪華的都城,大部分宮闕殿宇現已盡毀,僅存午門、西華門和長約1100米的城墻。
由於中都城是建在高亢的原土層上,至今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改建,因此地層不亂,遺物仍在原位,遺址清晰可辨。都城內外,殿宇基址勢如山巒,門闕臺基高若岡阜;白玉石街、內外金水河、金水橋等基址和故道尚在;故宮井等幾口大井仍可使用;護城河寬達70余米;中都城北垣和東垣,各有400余米長的壹段土垣,高出地面近10米;禁垣四面墻基被辟為公路或大道;皇城的西墻和南墻西段,基本保留著昔日的雄偉氣勢;午門和西華門,仍可見當年的恢宏氣魄。特別是午門基部須彌座浮雕及城內石雕,更是我國歷代都城中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珍品。目前,鳳陽縣已啟動皇城內外民居的征遷工作,著手將明中都建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壯麗森嚴的明皇陵明皇陵位於安徽省鳳陽縣城西南7公裏處,北距明中都城5公裏,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明洪武十二年竣工。他的三位兄長和嫂子,以及兩個侄兒的墳墓都葬於此。洪武二年2月薦號英陵,五月改稱皇陵。至此,昔日的民家墳,已擴建成壹代帝王陵寢。
皇陵有內、中、外三道城。最裏面的壹道為皇城,“磚壘,高二丈,周七十五丈五尺,紅土泥飭”;中間的壹道為磚城,“裏外磚築,高二丈,周六裏壹百五十八步,開四門,俱有樓”;最外面的壹道為土城,“周二十八裏,開六門”。其中主要建築物多坐落在中軸線上。壹出中都城南門,踏上西南大道,進入皇陵外城北門正紅門,向南依次為紅橋、欞星門、磚城北明樓、神道、禦橋、皇城金門、享殿、皇城後紅門、墳丘、磚城南明樓、土城南門。經過這樣的設計,“壯麗森嚴”的皇陵建築群可與“豪華雄偉”的中都宮闕遙相輝映。
皇陵建成後,由於有明壹代銳意守護,且不斷興工修繕,因此始終保持著宏大的規模。皇陵“神道”全長257米,其兩側對稱地排列了31對石象生。這些石象生別具壹格。首先,其數量之多為歷代帝王陵之冠。帝王陵前神道上的石象生數量,歷代都有壹定的制度,明皇陵多達31對,堪稱壹絕。其次,皇陵石象生的形制與藝術風格很獨特,可以說它們是上繼唐宋、下開明清、代表元朝的大型石刻藝術珍品。最後,華表的放置不同於唐宋諸陵,不列於石獸之前,而置於石獸與石人石馬之間,這是壹個特例。其含義不清,以至影響了後建的明祖陵和明孝陵。
神道南端為禦橋***5座,現橋毀,2000年時復建了壹座,其余橋基沒入金水河中。過禦橋,東為無字碑,西為皇陵碑。兩碑規格形制相同,由碑首、雲盤、碑身、駝峰和鰲坐5個部分組成,通高7.05米。皇陵碑文是洪武十壹年由朱元璋親自撰寫的。碑文1105字,以追述其艱辛身世和戎馬生涯,並闡明昌運興盛的道理,想給子子孫孫作為訓典。600余年來,此碑仍屹立原處,是壹件非常寶貴的文物。再南為正殿,即皇堂,又稱享殿。正殿是中軸線上主體建築之壹,“九間,丹陛三級,黃琉璃,青碧彩繪。”
越過正殿遺址,南行240米便是朱元璋父母的墳,現為壹橢圓形土丘,其上,松楸蔥郁,蔚然成林。
規模宏壯的龍興寺龍興寺,坐落在安徽省鳳陽縣城北裏許第壹山南麓,建於明洪武六年。因該寺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發祥之地,與整個朱明王朝有著淵源關系,數百年來,龍興寺壹直是國內名剎之壹。
龍興寺的前身是朱元璋早年出家禮佛的於皇寺,後改稱皇覺寺。寺址在龍興寺西南7.5公裏的二十郢村南。元至正十二年,寺被焚毀,現遺址尚在。
朱元璋登基之後,壹直沒有忘記於皇寺,總想把它修建起來。寺成之後,朱元璋賜名龍興寺,命善杞法師為開山住持,用來紀念龍興之地,也藉以表達衣錦還鄉的意圖。初建的龍興寺,“殿宇樓閣,規制宏麗”,加之朱元璋禦制的《龍興寺碑》、禦書的“第壹山”3字,勒石建亭樹立,制極高邃,就更增添了龍興寺的威嚴。
龍興寺建後不滿60年,於正統五年焚毀。天順三年,拆中都城內中書省等衙門500余間,依式重建,此後屢毀屢建。清末民國時期,戰亂頻繁,龍興寺已多年失修。康有為到寺遊覽,感慨不已,曾作《題朱元璋畫像》壹詩。民國三十壹年,對寺院又進行過壹次維修。
建國初,黨和 *** 於1959年撥款修龍興寺,基本保持光緒年問規模。1981年,安徽省人民 *** 公布龍興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撥款進行維修,並制作3個小型展覽室對外開放。1993年,為了開發旅遊,鳳陽縣 *** 又收龍興寺劃為宗教部門管理,九華山宗教人士又籌資修建了明太祖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地藏王殿、藏經樓及念佛堂、禪堂、寮房等200余問。現龍興寺已成為皖東北最為著名的禮佛寺院和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