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兒童的詩句村居 1.關於鄉村兒童的古詩
《四時田園雜興》 宋 範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楊萬裏
籬落疏疏壹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所見
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關於兒童的詩句
1、《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裏 籬落疏疏壹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2、《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3、《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4、《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5、《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7、《牧童》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8、《觀遊魚》唐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 壹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9、《田家》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10、《花影》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3.《村居》中描寫兒童生活的詩句是兒童散學歸來早,忙乘東風放紙鳶,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譯文: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出處:宋代楊萬裏《宿新市徐公店》 原文: 籬落疏疏壹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譯文: 籬笆稀稀落落,壹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卻還尚未形成樹陰。
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賞析: 此詩繪景寫人,堪稱佳作。
詩人選取籬落、菜花、兒童、黃蝶等意象,運用細節描寫,表明詩人對田園情懷的敏感度。全詩語言清新,形象鮮明,富有情趣。
擴展資料 關於《村居》: 《村居》是清代詩人高鼎晚年歸隱於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時間和自然景物,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裏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 詩的後兩句,由景而及人,詩人饒有情致地寫了壹個群童放風箏的場面。
天氣實在太好了,連平時愛在外貪玩的小學生們也壹反常態,放學後早早地回到家,趕緊放起風箏來。“散學歸來”用壹“早”字,說明連孩子們也讓這風和日麗的氣候給打動。
全詩前半部分寫景,後半部分寫人,前半部分基本上是寫的靜態,後半部分則添加了壹個動態。物態人事互相映襯,動態靜態彼此補充,使全詩在村居所見的“春”景這壹主題下,完美和諧地得到了統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