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春草生機勃勃——古詩春草賞析(壹)

春草生機勃勃——古詩春草賞析(壹)

春草生機勃勃。

——古詩《春草上》賞析(壹)

王傳學

春天是什麽?春天其實是人們心中壹種朦朧的憧憬,是對生活的全部憧憬和希望。“壹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時間剛剛開始,人們可以把夢想壹點壹點種在真實的土地上,看著它們發芽,看著它們開花,看著它們抽穗,看著它們結果。這個成長成熟的過程是可以預期的。

在自然界中,小草最能傳達春天到來的信息。春草是春天的使者和象征。古詩詞中,春草的意象寓意豐富,妙趣橫生。

春草作為春天的使者,在詩人的筆下處處顯示著春天的生機和活力。

再來看南北朝詩人謝靈運《爬池上樓》中的春草:

我躺在枕頭上,對季節和氣候壹無所知,我臨時偷看了壹眼。

豎起耳朵聽海浪,擡起眼睛看地方。

場景開始,風向變了,新陽變舊陰。

池塘裏長出春草,園柳變成鳴禽。

全詩分為三個層次。在壹樓,我寫了他作為永嘉知府的矛盾心理,遺憾他既不能像潛龍壹樣安然隱退,也不能像飛翔的天鵝壹樣建功立業。在二樓,上面說他生病的時候是在眺望窗外。第三層寫他的鄉愁。

這八段節選是全詩的第二層,描寫的是上樓時看到的春色。詩人病得很重,盡管春天已經到來,他還是轉向了他的枕頭邊。病好了,他上樓往外看。此時的愉悅心情可想而知。“傾耳”“舉目”形容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極度熱愛。池塘水波的龍頭,仔細聽就令人擔憂;遠山怪石嶙峋,遠眺,心曠神怡。目前,有壹個美麗的風景:初春的壹個新的場景是消除冬季的余風;新年的暖陽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池塘四周綠草如茵,園中柳樹上的鳥兒歡快地鳴叫著。《第壹現場》和《信陽》寫的是整體感受,是虛筆;“池塘”和“花園柳樹”這兩個詞變成了特寫鏡頭的詳細描述。

?“春草長在池塘裏,柳樹變成了鳴禽”是謝石最著名的詩歌之壹,吸引了許多人的欣賞。乍壹看,這幅對聯(尤其是前壹句)真的很壹般,沒有什麽錘煉的力量,寫的風景也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但要註意,它很好地表現了初春的特點和詩人當時的心境。池塘周圍的草(尤其是向陽的地方)因為受到池水的滋潤和山坡的冷風阻擋,恢復得早,長得快,綠得特別鮮嫩,欣欣向榮。但它是如此普遍,以至於大多數人都沒有註意到它。在詩人久病之初,這種平時不起眼的景色突然觸動了他,讓他感受到了春天萬物的生機,於是自然就有了這句鮮活的句子。“園子裏的柳樹變成了鳴禽”,意思是剛遷徙過來的鳥兒在柳枝上歌唱,這也是壹種潛移默化的變化。兩首詩表現了詩人敏銳的感覺和憂郁情緒在春天節奏中的振蕩。元代詩人元好問在《詩三十首》中說:“池中春草謝賈春,五言千古新”,點出了這句話描寫春色的精妙。

看唐代詩人韓愈寫的《早春的草》,似乎也沒什麽:

天街的雨滑如酥。

草的顏色在遠處很接近,但壹點也不。

春天最大的好處是什麽?

總比滿帝都的煙柳好。

?(《初春獻張水部十八員》)

小雨淅淅瀝瀝,像細膩潤滑的奶油,給人柔軟潤滑的感覺。從遠處看,即使是壹片片的草地,似乎也充滿了霧蒙蒙的綠色,但當妳走近壹看,它似乎消失了!遠處隱約的壹抹已經在我們眼前消失了。這種視覺上的偏離,對於正在尋找和探索春天的詩人來說,是壹種“謎”。“最重要的是壹個春天的好處,勝過煙柳灌帝都”。現在真的是春天最好的時候了。初春那種近乎透明的綠色,淺淺、幽幽、朦朧,遠遠只能看見卻難以觀察;而這種細膩撩人的春光,真的比柳蔭裏的晚春景色還要好!

唐代詩人白居易《錢塘春遊》中習字湖的春草別有壹番風味;

鼓山寺在嘉亭西以北,

水位低,雲腳低。

幾種早期的鳴鳥爭奪溫暖的樹木,

誰的新燕子啄春泥。

?花兒變得越來越迷人,

?只有淺草才能沒有馬蹄鐵。

?愛湖的東行的缺乏,

?青楊綠蔭下的白沙堤。?

“鼓山寺北甲亭西,水面平雲尺低”,寫西湖的湖面。遠遠望去,春水緩緩升起,天邊的春雲漸漸垂下,水天相接。走近壹看,壹切都是那麽新鮮、精致、活潑、流暢。詩人在描寫“早鶯”“新燕”時,用的是“幾處”“是誰的家”,而不是“遍地早鶯”“家家新燕”。不然也用不著那種鶯飛燕舞的“爭暖樹”“啄春泥”。壹個富春怎麽會有這麽零星的“幾個地方”?“花越來越艷,淺草可無馬蹄鐵”,花開漸旺,人眼開始在紛亂的紅塵中變得迷離陶醉。花開的時候,草也隨之生長,只是草還不夠深,萌芽的草剛剛失去了馬蹄。面對轟轟烈烈的早春天氣,詩人在細細描摹之後,改變了語調,由對春天的特寫,變成了直截了當的表達:“我愛湖的缺東遊,愛青楊蔭下的白沙堤。”表達了對西湖春色的真摯熱愛。

唐代詩人魏的《西溪滁州幽草》:

獨自壹人,被小草和溪流所憐憫,

樹上有黃鸝在歌唱。

?春潮帶來的雨水來得遲,來得急,

?野渡,無舟渡。

此詩為建中二年(781)魏任滁州刺史時所作。他經常壹個人在鄉下散步,西溪上的滁州是他經常去的地方。詩人喜歡西江的寧靜,有壹天他遊覽了西江上的滁州,寫下了這首詩。

關於晚春景色的詩。“憐幽草長河邊,深樹有黃鸝鳴”,詩人愛幽草長河邊,有黃鸝鳴蔭深處。這是壹道美麗的色彩和優美的音樂交織在壹起的優雅風景。春末,人群已過,詩人徘徊到溪邊,卻見壹片小草在生長。這裏幽草深樹,透著境界的清涼。雖然她們沒有花朵那樣嬌媚迷人,但她們青翠的身姿,她們自我放縱的孤獨,她們不肯與時俱進,都符合詩人恬靜的個性,自然贏得詩人的喜愛。這裏“孤憐”二字飽含情感,是詩人的獨特感受。它揭示了詩人無憂無慮的寧靜心境。第壹句,靜靜地寫;第二句寫的是。林鶯婉轉地歌唱,在樹林深處滑行。迎迎看似打破了剛才的沈寂和閑適,其實卻在詩人寧靜的內心蕩起了更深的漣漪。“上”字寫在第二句的開頭,既是對客觀景物的時空轉移,也是詩人的豁達與開放。

?接下來的兩句,重點寫的是荒野和荒野的景色。“春潮帶雨晚,野無舟渡。”傍晚,春潮起,春雨落,西澗的水驟然見快。原本荒涼冷漠的鄉村渡口,此刻越來越難找到人,只有空船隨波逐流。“春潮”和“雨”由“帶”字相連,仿佛雨是隨潮而來,潮與雨的動態由“急”字書寫。句末用“無人”二字,說明渡口之“野”。兩首詩描寫的情景有些淒涼,但“自我”二字卻體現了閑適和自得。這兩句話,以飛揚流動之勢,襯托出壹派閑適寧靜的景象。可以說詩中有畫,景中有情。

晴天睡在草叢裏,聞著青草的味道,看著白雲藍天,應該是最愜意的事情。唐代高僧皎然在《題湖上草堂》中寫道:

山房買不到山,

湖上千峰,處處閑。

草地和白雲讓我活了下來,

世界上什麽最重要?

第壹句說隱居,不必在山中。《買山》,用的是支遁買山的故事。《世說新語·排調》載:“智道林(敦)因人買陰山,沈工笑曰:‘買山不知巢藏’。”後來“買山”指隱居。刷中,即刷山,在今浙江省嵊州市。

詩人認為隱居不壹定要在名山,湖邊也是隱居的好地方。這首詩贊美了湖邊小屋的優美環境和湖上寧靜的島嶼。“讓我住在芳草白雲裏”,用擬人的手法寫出芳草白雲的深情,仿佛要離開詩人住在這裏。表現了詩人對清新舒適的隱居環境的真摯熱愛。

宋代詩人王安石寫過《舟題》,描寫與草共眠的舒適;

愛這條河,留到日落。

睡在黃色的小牛草上,坐在白鷗的沙灘上。

這首詩的題目是《舟之題》,但不是寫舟,而是寫舟所在的江邊景色,寫他在江上的行為和感受。

第壹句的第壹個字,就表明了妳對江邊風景的態度:愛!愛到什麽程度?待到日落。最後兩句專門描述了“纏綿”這件事。?

在河岸上,有綠油油的草地和無所事事的牛,有的在吃草,有的躺著無所事事。這片草地通常以牛為主,這片草地屬於牛。今天詩人來了,躺在草地上,仰望著天上的白雲,聽著河裏的流水。他在草叢的壹個角落裏,牛群依然圍著他,平靜地相處著。詩人的小塊草與牛分開了,於是說:“睡分黃犢草。”

在水邊的沙灘上,沒有人來的時候,白鷗就聚集在壹起。有人坐在上面,但白鷗不敢過來,只是遠遠地看著。海灘原本屬於白鷗,現在詩人坐在這裏,但他不是占據了屬於白鷗的海灘嗎?這叫做“占領白鷗沙地”。

其實這兩句話也寫出了詩人的牧羊心,以及他與外物的和諧狀態。

重看明代詩人李東陽的《敲門磚》:

春波驟至夜,潺潺溪水滿。

李晶把沙堆起來,坐著看草矮。

“環門”即環門橋,位於北京前海月牙河入口處。香渣橋是壹座與水閘相連的石橋,也叫“水閘橋”。因河水流經橋門時的瀑布聲而得名。詩人住在響門附近。詩中夜來濤聲驟,溪水滿。負責水閘橋的官員從沙地上走來,坐在那裏看著岸邊的草因為水位上漲而變短。他三言兩語寫出了香渣橋旁的美景,表現了詩人在欣賞風景、放松心情時的愜意。

草雖然好,但是它有很多令人欽佩的地方。例如,春綠的草是秋天黃色的,它是幹燥和光榮的。為什麽它曾經厭倦過名利?唐代詩人杜甫,有“春草未知,絲絨遠”之譽;唐代詩人魏說:“雨夜來了,不知春草長得如何”。明代詩人李東陽說:“長途跋涉,葉萍高原壹望無際。同樣是對壹般春色的贊美,年年引東風”(《春草》)。這幾首詩,都是不求甚解地贊美草點綴春色的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