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筆的詩句有:曲筆無功苦思抽,蹊徑掃曲筆。結構是:曲(獨體結構)筆(上下結構)。註音是:ㄑㄨㄅ壹ˇ。拼音是:qūbǐ。
曲筆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曲筆qūbǐ。(1)古指史官因顧忌而不據實記載。(2)寫文章時為了生動而不直接描寫。
二、引證解釋
⒈史官由於某種原因,不據事直書,有意掩蓋事情真相,謂之曲筆。引《後漢書·臧洪傳》:“昔晏嬰不降誌於白刃,南史不曲筆以求存,故身傳圖象,名垂後世。”唐劉知幾《史通·曲筆》:“將作者曲筆阿時,獨成光武之美;_言媚主,用雪伯升之怨也。”清平步青《霞外_屑·_書·啟禎野乘》:“《__亭集外編》記方翼明事雲,穢誣不堪,為王燮曲筆增飾。”柳亞子《論詩六絕句》之壹:“少聞曲筆《湘軍誌》,老負虛名太史公。”⒉指徇情枉法定案。《魏書·遊肇傳》:“肇之為廷尉也,世宗嘗私敕肇,有所降恕。引肇執而不從,曰:‘陛下自能恕之,豈足令臣曲筆也!’其執意如此。”⒊指寫作中委婉表達的手法。引魯迅《<吶喊>自序》:“但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巴金《<巴金選集>後記》:“我為了向圖書雜誌審查老爺們表示讓步,常常在作品裏用曲筆轉彎抹角地說話,免得作品無法跟讀者見面,或者連累發表我文章的刊物。”
三、國語詞典
因阿諛或有所畏懼而不能據事實直書。
四、網絡解釋
曲筆曲筆,歷史編纂術語。為當權者隱瞞、曲折歷史的真相。故為曲筆,與“直筆”意思相反。
關於曲筆的近義詞
直筆直書
關於曲筆的成語
彎彎曲曲旁指曲諭低情曲意九曲回腸千裏壹曲旁通曲暢艱難曲折曲突徙薪審曲面_
關於曲筆的詞語
旁通曲暢旁指曲諭艱難曲折大手筆刀筆吏千裏壹曲
關於曲筆的造句
1、在史學史上,直書與曲筆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史學現象,都與孔子有關。
2、曲筆值認真聽著、看著,時而哭、時而笑,馬家的故事也有他的壹份喜怒哀愁。
3、考證史家曲筆與錯誤之處,才能再現孝孺殉難的真相。
4、徇情面,行報復,深文曲筆,以逞其私圖,與夫唯諾成風,囁嚅不出,知而不言,隱而不發,皆為曠職。
5、這與古典小說家善用曲筆,著意編排曲折離奇的情節不無關系。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曲筆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