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專利:集中,散逸:分散。這是顏之推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要教導媳婦最好在初入門,要教好兒子最好在孩提時。
●天下之本在家。
漢·荀悅《申鑒·政體》天下的根基在於家庭。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唐·韓愈《師說》如果愛護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選擇老師來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
清·梁啟超《論幼學》人生百年,建樹立足在於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於孩提。
宋·林逋《省心錄》孩提:幼兒。善於教育兒女的人,必須從小做起。
●強國之基在養蒙,兒童智慧須開爽,方能淩駕於人上。
清·林紓《閩中新樂府》養蒙:教育、啟蒙。
●少成若天性,習慣之為常。
《大戴禮記·保傅》年輕時養成的習性如天然生成的壹樣,壹旦成為習慣就不易改變了。這裏指出抓年輕時的教育對於後來的成長極為重要。
●人材之成,自兒童起。
清·陳宏謀《<養正遺規>序》起:開始
●居身務其儉樸,教子要有義方.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居身:對自身生活行為的操守。義方:道義和思想行為的壹定標準。
●愛子教之以義方。
《左傳·隱公三年》慈愛子女,要教育他們行事應遵守的規矩法度。
●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
明·方孝孺《行善戒》猶:仍然。意指疼愛兒女但不能忽視教育。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戰國策·趙策》父母愛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長遠的打算。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資治通鑒》道:道義,正道。適:正是。不從道義上愛護壹個人,正是害了他。
●君子之於子,愛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導之以道而勿強。
《荀子·大略》君子對於自己的子女,喜愛他們而不表現在臉上,使喚他們而不優以辭色,用道理誘導他們而不強制壓服。
●賢人智士之於子孫也,厲之以誌,弗厲以詐;勸之以正,弗勸以詐;示之以儉,弗示以奢;貽之以言,弗貽以財。
漢·王符《潛夫論·遏利》賢明的人和有識之士教育子孫,總是勉勵他們立誌,而不是教以花言巧語;勸導他們正直,而不是從事奸詐;示範他們儉約,而不是示範以奢侈;贈送他們以訓誡,而不是贈送以財產。
●童蒙無先入之雜,以正導之而無不順受棗故養正當於蒙。
明·王延相《雅述·上篇》 蒙:無知。童蒙,指兒童無知的時期。
●今教童子棗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意誌,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
明·王守仁《訓蒙大意》諷:勸告。
●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
明·王守仁《訓蒙大意》不能已:不會停止。
●教子工夫,第壹在齊家,第二在擇師。
明·陸世儀《思辨錄輯要》卷十齊:整治。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師傅賢者,異日多賢;寬者,多至不肖。
清·張履祥《訓子語》童稚:年幼時期。異日:日後。
●至樂無如讀書,至安無如教子。
《史曲·願體集》至:最。
●愛之必以其道。
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愛惜子女必須講究方法。
●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成:成才。要想成就功業,必須家裏有好的父兄,外有嚴格的師友。
●教子須是以身率先。
明·陸世儀《思辨錄輯要》卷十教導兒子必須自己帶頭去做。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
清·張履祥《願學記》人們都想教好子女,但不懂得從我做起,這真大惑不解了。
●子弟教不率從,必是教之不盡其道,為父兄師長者,但當反求諸已,未可全責子弟也。
清·張履祥《備忘壹》率從:服從。反求諸己:自己要反思。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韓非子·外儲說》做母親的欺騙兒子,做兒子的不相信自己的母親,這樣的家教還成什麽樣子。
●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威嚴:既有使人敬畏的氣魄而又嚴格要求。慈:仁愛。畏慎:敬畏而謹慎。
●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惟禮義廉恥是尚。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3回為人應教以孝悌忠信的道理,治家應崇尚禮義廉恥的風氣。
●賢母使子賢也。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九 賢良的母親會教育孩子學好。
●子孫若賢,不待多富;若其不賢,則多以征怨。
漢·王符《潛夫論·遏利》子孫如果是有才德的,不須財富多;如果他們沒有才德,財富多了反而會招來怨恨。
●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如果對子女偏頗寵愛,看來雖是優待他們,實際上是更危害他們。
●無藥可延卿相壽,有錢難買子孫賢。
元·〈冤家債主·梆子》延:延長。卿:古代君對臣、長輩對晚輩的稱謂,朋友、夫婦也以“卿”為愛稱。賢:德行好,也指多才。
●父否母然,子無適從。
宋·宋祁《雜說》 否:不是這樣。然:是這樣。意即在教育子女上,父母的意見不壹致,那麽子女就無適從,教育效果就很差。
●慈母有敗子,小不忍也。
漢·桓寬《鹽鐵論·周秦》仁慈的母親出了敗家子,原因是從小就不忍嚴加管教。
●愛之太殷恩,憂之太勤棗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讎之。
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寵愛得太過分,操心得太多,棗雖說是愛護它,其實是傷害它;雖說是操心它,其實是恨它。
●寵子未有不驕,驕子沒有不敗。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註》對子女的寵愛和驕縱正是害了他們。
●禍不出所憎,常出所愛。
漢·傅幹《皇後箴》禍患不產生於自己所憎恨的人,而常常產生於自己所寵愛的人。
●打是疼,罵是愛。
《醒世姻緣註》指有時候的打罵,實際上是疼愛。
●恨鐵不成鋼。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6回借代對所期望的人不爭氣感到焦急不滿。
●父剛母柔,教養道合。
清·王夫之《周易內傳》父剛:父親剛嚴。母柔:母親寬柔。
●努笞廢於家,則豎子之過立見。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家中沒有怒責和鞭打,那麽孩子的過錯就出現。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宋·王應麟《三字經》茍不教,性乃遷:如果不加教導,性情就會變化。
●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蘇氏家語》孔子家的兒子不挨罵,曾子家的兒子不耍脾氣,這是家庭善於教育的結果。
●我教子,惟壹經。勤有益,勸無功。
宋·王應麟《三字經》我教育兒子的,就靠壹本經書。勤奮才有所成就,只知遊玩兒戲是沒有益處的。
●遺子黃金寶,如何教壹經。
《神童詩》留給子孫金銀財寶,不如教他們熟讀經書。
善教·利導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要,人焉庚哉!
《論語·為政》看看他的動作、行為、觀察他處理經手的事情,細審他的習性和存心,那麽他什麽都顯露出來了。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論語·雍也》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講高深的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就不能講過於高深的學問。說明教學要因材施教。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則小鳴。
《禮記·學記》善於回答別人的問題的人,象敲鐘壹樣:輕輕地敲就小聲響;重重地敲就大聲響。比喻回答問題要難易適度。
●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禮記·學記》悖:背理。佛:通“弗”,不。“佛”,又作“拂”,相逆的意思。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
《孟子·盡心上》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種:有如及時雨沾溉萬物,有成全道德品質的,有培養才能的,有解答疑問的,有以流風余韻為後人所私自學習的。
●弟子問仁,仲尼答之,人人異辭;蓋因事托規,隨時所急,譬猶治病之方千百,而針灸之處無常。
晉·葛洪《抱樸子·喻蔽》用針灸治病因不同的病而針不同的穴位,喻孔子教人亦是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論語》問同而答異者至多,或因人材性,或觀人之所問意思而言及所到地位。
宋·程顥、程頤《二程遺書》指出《論語》中之所以所問相同而回答不同,是因人施教。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人者,有以言語入者,有以德行人者。
宋·程顥、程頤《二程遺書》各因其材:意為都能因材施教。
●教學之法,本於人性。
宋·歐陽修《吉州學記》教學的方法,要依據各人的個性。
●戒之以禍,不若喻之以理;喻之以理,不若悟之以心。
宋·呂祖謙《東萊博義》用禍福來告戒別人警惕,不如用道理來說服教育,使之從思想上明白道理。
●滯者導之使達,蒙者開之使明。
宋·歐陽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論》思想遲滯的人誘導他使他通達,愚蒙不懂的人開導他使他明了。
●聖人之道,精粗雖無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焉。
宋·朱熹《四書集註·論語集註》聖人的道理,精深與淺顯在本質 上是壹致的,但在施行教育的時候,就必須因學生的才而施教了。
●各因其所長而教之者也。
宋·朱熹《四書集註·孟子集註》說明要因材施教。
●聖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無棄人也。
宋·朱熹《四書集註》聖人施行教育,必須依據各人的不同資質和才能的針對性地進行,資質和才能小的就培養成低壹級的人才,資歷質和才能大的就培養成高壹級的人才,所以說不會有不堪造就而要遺棄的人。
●人之資質有高下,工夫有生熟,學問有深淺,不可概以此語之。
明·呂經野《答學生問陽明良知教人》人的資質、工夫、學問各有差異,不可壹概而論。
●聖人教人,或因人病處說,或因人不足處說,或因人學術有偏處說,未嘗執於壹言。
明·呂經野《答學生問陽明良知教人》聖人教人善於針對對方的毛病,不足或偏頗之處而施教,未曾只執著於壹種講法。
●大禹治水,君子善導,導人必因性,治水必因其勢。
漢·徐幹《中論·貴言》大禹: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領袖,因治水有功,被舜選取為繼承人而成為聯盟領袖。善導:善於疏通引導。啟發引導人必須依據人的心性情懷,治理水利必須依據水的趨向情勢。
●教者順其性之所以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可矣。
清·王夫之《四書訓義》性:人的自然質性。量:容納的限度。謂教人應順著人的資質特性,采取切近的辦法去加以深造,達到各人所容納的限度即可。
●教人至難,必盡人之材,乃不誤人。
宋·張載《語錄》教人最難,必須盡力發揮其長處,才不會耽誤別人。
●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歸於善。
明·王守仁《別王純甫序》因人而施教,這才是教學,各人能盡其所長而成材,同樣都達到善之目的。
●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
《劄記·學記》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才能使他克服缺點和過失。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也。
《劄記·學記》教育,就是發揚長處,補救不足。
●教思之無窮,必知其人德性之長而利導之,尤必知其人氣質之偏而變化之。
清·王夫之《四書訓義》長:長處。偏:偏頗,偏向。
●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
《墨子·大取》用深壹點的知識去教育程度較深的人,用淺點的知識去教育程度較淺的人,用使其增長的辦法對待人的長處,用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別人的自尊之處。
●與人論學,亦須隨人分限所及。
明·王守仁《傳習錄》與人談論學問,也必須依隨對方的才識限度。
●善啟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之通,毋強開其所蔽。
明·洪自誠《菜根譚·修省》善於進行啟發教育,就應當依據對方明白事理的逐漸使之通曉,切勿勉強去開導其不能通時之處。
●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
清·魏源《默觚·治篇》教人育才,就是成就對方的長處,去掉對方 的短處。
●夫子循循善誘人。
《論語·子罕》孔夫子善於循序漸進地教育誘導人。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明·洪自誠《菜根譚》批語別人的缺點錯誤,不要過於苛刻,要考慮他能否接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無可依據。
明·洪自誠《菜根譚》毋過高:不能要求過高。
●教人言理太高,使人無可依據。
明·薛瑄《讀書錄》教人的時候講的道理過於高深,反而使人無可遵循。
●使辭足以達其智慧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安,弗過其任而強牽制也。
漢·徐幹《中論·貴言》要使得言詞足以表達其智慧所達到的地步,處事足以適合其性情所習慣的方面,而不要超過其承受的界限而強人所難。
●學者氣質各有利鈍,工夫各有深淺,要是不可限以壹律。
宋·呂祖謙《與朱侍講書》氣質:指的的生理、心理等素質,是在人的生理素質基礎上,通過生活實踐,在後天條件影響下,並受人的世界觀和性格等制約的個性色彩。
●天下有真教術,斯有真人才。
清·陳宏謀《<養正遺規>序》天下有正確的教育方法,就會有真正的人才。
●通其變,天下無弊法;執其方,天下無善教。
隋·王通《中論·周公》通曉事物的變化而不墨守陳規舊制,那麽就沒有造成不良後果的法律;執著壹成不變的道理,那麽就人會有良善的教育。
●教人為學,不可執壹偏。
明·王守仁《傳習錄》不可執壹偏:不可局限於壹個方面。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悱(fěi):口欲言而不能的樣子。隅(yú):角落。教學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楊說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舉壹不能反三,便不再教他。
●聞壹以知十。
《論語·公冶長》指學問厚積的人能融會貫通,善於由此及彼。
●葉落知秋,舉壹明三。
宋·普濟《五燈會元》樹葉落知秋天到來,從壹個事例可推知許多方面。
●君子之教喻也,道貌岸然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禮記·學記》弗:不。強:勉勵。有修養的人教育學生,誘導他們而不是牽著他們學習,啟迪他們而不是代替他們去弄通壹切問題。
●引而不發,躍如也。
《孟子·盡心上》拉開了弓卻不放箭,做出躍躍欲試的姿態。喻教育別人應善於啟發,使人能自求自得。
●每進講,必引經執義,廣譬曲諭。
明·張敬修〈文忠公行實》每逢講學,必然引經據曲,緊抓住其中之義,多方開導,委婉使人理解。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也。
《孟子·盡心上》求:探求。得:得益,領悟。
●聖人教人,皆略啟其端,使學者深思而自得之。
明·薛瑄《讀書錄·教人》啟:啟發。端:開始。
●學問也要點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壹了百當;不然,亦點化許多不得。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二 化:指點化生。強調作學問要靠別人指點開導,但更為重要的是自己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如此才能舉壹反三,壹通百通。
●教在我而自得在彼。
清·王夫之《四書訓義·論語》所以,教學在於老師而自求自得則在於學生本身了。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禮記·學記》善於學習的人,教師安逸但功效顯著,並且受到稱贊;不善於學習的人,教師勤苦但功效減半,並且遭埋怨。
●人豈不欲有所能已,要可責之?須求其有漸。
宋·張載《學大原下》人們均有學好某此本領的要求,這怎麽能責備他們呢?因而就必須要求循序漸進地教導他們。
●君子教人有序,先傳以小者近者,而後教遠者大者。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八 有德者教人循序而行,先傳授小和近的方面,而往後就教授深遠和宏大的方面。
●童子以記誦為能,少壯以常識為本,老成以德業為重。
宋·陳亮《賦武川陳童子序》少年兒童以記憶背誦為能事,青壯年以學問見識為根基,閱世深的老人則以進德修業為重要。
●方其幼也,不習之於小學,則無以收其放心,養其德性,而為大學的基本。
宋·朱熹《小學輯說》小學:蒙童學的文字學。大學:四書五經壹類的學問。剛所幼時如不熟習文字學,則無法凝聚其散漫的心誌和涵養其德性,而打下進壹步學習儒家“四書”等經典的基礎。
●由綱及目,由淺入深。
清·佚名《杜詩言誌》卷四綱目:主體部分和分述部分。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學而》自己學習不覺厭煩,教誨別人不知疲倦。
●學不厭而教不倦。
《孟子·公孫醜上》學習不要厭煩而教人不要倦怠。
●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詩經·大雅·抑》諄諄:教誨不倦貌。藐藐:疏遠貌。我不疲倦的教侮妳,妳卻對我的話不以為然。
●教不倦,仁也。
《孟子·公孫醜上》教誨另人不知疲倦,就妳得上有仁愛之心了。
●為師者不煩,而學者有所得也。
宋·王安石《書洪範傳後》做教師的要有耐心,不怕麻煩,學生才能有所收獲。
●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須遲久之功。
宋·歐陽修《吉州學記》善於教導人的人,用不知疲倦的意誌,達到永久之功。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禮記·學記》學習才知道知識不足;教學,然後知道有困惑;知有不足的地方,反過來要求自己;知道困惑,才能互相促進的。
●君子壹教,弟子壹學,亟成。
《荀子·大略》壹:專壹。亟(jí):急。君子壹心壹意地教,學生壹心壹意地學,很快就會有成就。
●大學之法,禁之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工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禮記·學記》大學的教學原則,總是還沒有發生就加以防範,這叫做預(豫)防;在適當的時候學習,這叫做適時;不超過學生的接受能力,這叫做合乎順序(孫與順同);互相觀察學習,吸取對方的長處,這叫做觀摩。貫徹這四個原則,教學就興旺了。
●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教育也有很多方式,我不屑於去教誨他,這也是壹種教誨呢。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
《禮記·學者》學的人有四點不足,教的人壹定要知道。人對於學問,有的失於貪多,有的失於過少,有的失於過易,的的失於淺嘗輒止。
●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禮記·學記》經講解而對方 還不知曉,那就應舍掉所講的東西。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盡心下》昭昭:明白。昏昏:模糊。賢德的人,自己徹底明白了,才去把別人教明白。今天的人,自己還不明白,卻想去使別人明白,(怎麽能夠做到呢?)
●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
《孟子·萬章上》要使先通曉事理的人去啟發尚未通曉事理的人,要使先覺悟的人去喚醒尚未覺悟的人。
●欲明人者先自明。
清·王夫之《四書訓義》要教人明白事理,那麽自己首先要明白畫理。
●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
《孟子·告子上》大匠:高明的木工。規矩:規和矩。校正圓形和方形的兩種工具。闡明教與學都必須遵循法則。
●視徒如已,反已以教,則得教之情也。
《呂氏春秋·誣徒》對待學生像對待自己壹樣,把自己放在學生的地位上來教育學生,這就掌握到教育的實情了。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師舍是則無以教,弟子舍是則無以學。
宋·朱熹《四書集註·孟子集註》舍:舍棄。是:這點,這個。
●講學而無宗旨,即有嘉言,是無頭緒之亂絲也。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發凡》嘉言:動聽的話。講學沒有明確的宗旨,即使說得再好,也不過沒有頭緒的亂絲罷了。
●要教化人,除非從心上教起;要從心上教起,除了讀書明理之外,更無他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謂教育人要從思想上著手,要教人讀書明理。
●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
明·王守仁《傳習錄》講授知識不在徒然追求過多,可貴的是精和熟。
●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
清·顏元《總論諸儒講學》講授的功夫有限,實際運用卻是無限的。
修德·育智
●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論語·述而》專向在道,根據在德,依靠在仁,活動於六藝之中.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論語·述而》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對道義不依從,自己有了缺點不能迅速改正,這些是我感到憂慮的.
●好剛而不好學,其蔽也狂.
《論語·陽貨》好:愛好.剛:剛愎自用.蔽:毛病.狂:狂妄.好剛愎自用而不好學習,其毛病是狂妄.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論語·陽貨》直:爽直.絞:急切.好爽直而不好學習,其毛病是有急躁.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論語·陽貨》信:信實.賊:賊害.只講信實而不學習,其毛病是有害於事.
●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
《論語·陽貨》知:同"智".蕩:放蕩.只愛智巧而不愛學習,其毛病是輕浮放蕩.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論語·陽貨》仁:仁愛.愚:愚蠢.只講仁愛而不愛學習,其毛病是愚蠢.
●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荀子·勸學》見:同"現",顯現.光:通"廣".
●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
漢·王充《論衡·別論》品德不高尚的人不會有遠大的誌向;才能不大的人不會有廣博的見識.
●百行以德為首.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人所有的品行;道德最為重要.
●仁義其教之本乎.
隋·王通《中說·禮樂》教育的根本在於仁義.
●德行之於人大矣棗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為先.
宋·朱熹《學校貢舉私議》德行對於人來說可謂重要了,所以古時的老師,沒有不是把它擺在首位的.
●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為先.
宋·王安石《洪範傳》治:管理.
●學校之中,惟以成德為是.
明·王守仁《答顧東橋書》成德:成全德行.
●學者第壹要看德器,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淺薄,雖成亦小.
清·張履祥《備忘二》德器:道德器量.
●教育之宗旨何在?使人為完全之人物而已.
清·王國維《論教育之宗旨》完全之人物:指全面發展的人.
●德行之實事,皆在六藝,藝失則德行俱失.
清·李塨《大學辨業》卷二 六藝:指古時學習的六門技藝,即禮樂射禦書數。
●以德育為先。
清·康有為《大同書》應當以政治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作為首要的事情。
●養體開智以外,又以德育為重。
清·康有為《大同書》養體:養育身體。開智:啟迪開拓智力。
●學必以德性為本。
元·吳澄《草廬學案》從學必須以修煉道德情性作為根本。
●德成而上,藝成而下。
《禮記·樂記》上:首位。下:次之。
●以德行為本,文藝為末。
元·鄭玉《送唐仲實赴鄉試序》文藝:文章技藝。以道德品行作為根本,而文章技藝是次要的。
●德者業之本,業者德之著。德益進而業益修,業益修則德益進。
清·張履祥《備忘三》業:學問,技能,事業。著:顯示出來。修:研修完善。
●學生以勤學為務,尤以立品為先。
清·張之洞《劄知縣蔣楷等充武備學堂稽察委員》立品:確立品質。先:首要。
●人必受教育,然後乃有知識,知識即勢力也。勢力之效用,較金錢為大。
清·容閎《西學東漸記》指出知識即力量,人受教育有才能是強者。
●人之愚不肖,亦由智教不備之所致也。
清·康有為《大同書》人的愚昧不賢能,是由於智育教育不完備所招致的。
●善於教育者,必能註意學生之道德,以養成其優美之品格。否則,僅僅以學問知識授於學生,自謂能其事,充乎其極,不過使學生成壹能行之百科全書,或壹具有靈性之鸚鵡耳,曷足貴哉。
清·容閎《西學東漸記》強調道德教育對於塑造人才的重大作用,指出忽視它,只能造就書呆子和學舌之輩。
●重精神,貴德育。
清·梁啟超《南海康先生傳》精神: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壹般心理狀態,亦指神誌,風采。貴:崇尚。
●有文采以養其目,聲音以養其耳,威儀以養其四體,歌舞以養其血氣,義理以養其心。
宋·程顥、程頤《二程遺書》這裏程頤提出有利身心發展的五項措施。
●國民必須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
清·梁啟超《新民說》這是梁啟超新民說的核心。
●今者論壹國富強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體力為之基。
清·嚴復《原強》當今的人論及壹個國家富強的有效之法,認為強壯體魄是其根基。
●學貴以養身健樂為主。
清·康有為《大同書》養身健樂:涵養身心使之健康快樂。
●外國教育,必有體操,所以強其體魄,壯其膽色,養成不畏強敵,不懾雷霆之誌,然後內可以清國難,外之以拒強敵。
清·梁啟超《論政變與中國不亡之關系》清:清除。
●美育者,壹面使人之感情發達,以達完美之域;壹面又為德育與智育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