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出處:《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釋義:靛青是從蓼藍裏提煉出來的,但是顏色比蓼藍更深。青:靛青;藍:蓼藍之類可作染料的草。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出處:清朝趙翼《論詩五首》(其二)
釋義:每個朝代都會有新的人才出現,憑著他們的才華與成就,都足以領導文壇,並享有數百年的盛名。
3、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出處: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釋義:今天的人看不到古時候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卻照耀過古時候的人。月亮永世不變,人卻世代更替,可貴的生命倏忽即逝,是詩人對人生短暫的慨嘆。
4、後來者居上
出處:《史記·汲鄭列傳》:“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釋義:後來的超過先前的。
5、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出處: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釋義:翻覆的船只旁依舊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很多林木欣欣向榮。運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現在壹般指新生的事物必然戰勝舊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