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月餅的由來?

月餅的由來?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小吃,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它們是圓形的,全家共享,所以它們象征著團圓和和諧,是中秋節必吃的食物。古代的月餅在中秋節被作為祭品食用。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時,流行於宮廷,但也流傳於民間。當時俗稱“小餅”“月子團”。到了明代,成為全民普遍的飲食習俗。如今品種更多,各地風味各異。其中,廣式、北京式、雲南式、蘇式和潮式月餅深受中國各地人民的喜愛。

漢族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的飲食習俗。據說起源於唐朝。《羅鐘見聞錄》曾記載:中秋節,新晉秀才在曲江設宴,唐僖宗送給秀才壹塊月餅。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以壹句詩贊美月餅,“小餅如嚼月,內有酥,內有餡”,由此可見宋代的月餅已有酥油和糖餡。在元代,據說人們利用贈送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攜帶壹張紙條,約定在8月15日晚上,同時采取行動,殺死並趕走蒙古“韃靼人”。在明朝,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變得更加普遍。明沈浜《萬部雜註》載:“尋常百姓家的家具是壹種月餅子,大小不壹,名曰月餅。”《議事錄》說:“八月,宮中賞海棠玉簪花。從農歷正月初壹開始,就有賣月餅的,從…到十五,家家戶戶都賣月餅和瓜。.....如果有吃剩的月餅,要收在幹燥陰涼的地方,年底分開用,叫團圓餅。”元明以後,中秋節吃月餅送人的習俗日益盛行,月餅有了“團圓”的象征意義。從清朝到現代,月餅在質量和品種上都有了新的進步。不同的原料、制作方法和形狀使月餅更加豐富多彩,形成了京味、蘇味、廣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現在,月餅不僅是獨特的節日食品,也是四季都有的精致糕點,深受人們的喜愛。

從明朝開始就有很多關於月餅的記載。此時的月餅是圓形的,只在中秋節吃,是明代流行的中秋節的主要供品。《帝都風光略》雲:“八月十五,祭月,果餅圓。”“家月光設在月亮上,對著月亮祭拜,然後燒月光紙,撤回供給,分散的家庭就結束了。月餅結出果實,親戚反哺,餅徑兩尺。中秋節過後,全家人圍坐在壹起,吃月餅和水果(月亮的祭品)。因為月餅也是圓的,是壹家人共享的,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聚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