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初壹到十五的風俗順口溜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沒少看到經典的順口溜吧,順口溜是指民間流行的壹種漢語口頭韻文,句子長短不齊,純用口語,念起來很順口。妳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順口溜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春節初壹到十五的風俗順口溜,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初壹到十五的風俗順口溜1
年初壹賀新歲,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三赤口日,年初四接財神。年初五破五,年初六送窮出門。年初七慶人日,年初八不回家。年初九九皇誕,年初十打春去。初十壹打石仗,初十二點新燈。初十三上燈日,初十四接竈神,初十五看花燈。
春節是我國許多流傳至今而又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當中分量最重的。這並不僅僅是因為春節能夠給人們帶來壹年中與年假相當的較長假期,更在於春節能夠讓在外學習與工作的人們回到家中與壹年沒有謀面的父母親人們團聚,感受家庭的溫暖。初壹到十五風俗順口溜是:年初壹賀新歲,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三赤口日,年初四接財神。年初五破五,年初六送窮出門。年初七慶人日,年初八不回家。年初九九皇誕,年初十打春去。初十壹打石仗,初十二點新燈。初十三上燈日,初十四接竈神,初十五看花燈。
春節習俗:
正月初壹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壹習俗,除夕前掃除幹凈。
正月初三這壹天人們都不會外出拜年串門。因為這天是“赤狗日”,俗稱為“赤口”。民間說法是赤狗是口怒之神,如果外出遇到就會容易與人有口角之爭。所以家中長輩對這壹天會很在意,自己不出門的同時不讓晚輩外出拜年串門,以免因為口舌之爭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春節初壹到十五的風俗順口溜2大年初壹,金雞報曉
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大年初壹的習俗是放開門炮仗、拜年、占歲、聚財等。而大年初壹這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
大年初壹的早餐除了餃子,還有湯圓,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大年初壹這天,湯圓不叫“湯圓”,叫“元寶”,吃湯圓也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
大年初二,金吠報春
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壹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壹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
大年初三,肥豬拱門
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
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 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壹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壹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四,三羊開泰
竈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竈神回民間。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壹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
相傳大年初四竈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裏,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
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正月初五,按民間習俗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財神進家,保佑自家新的壹年財源滾滾、年年有余,同時自然也是送走“窮”的日子,故有“送窮出門”壹說。同時,這壹天又俗稱“破五”,意思是之前幾天的諸多禁忌至此就結束了。
大年初六,馬到成功
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壹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是祭送窮鬼、窮神。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有《送窮文》。
大年初七,人壽年豐
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在中國傳統習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過生日,要以七種蔬菜,煮成七寶羹,也就是將七種蔬菜,煮成雜菜湯,在農業社會,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寶羹,來年大豐收。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
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壹寸光陰壹寸金。
正月初八日為眾星君聚會之期,又是“諸星下界”之日,此日人們有的到白雲觀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燒香順星(祭祀星君)。不論是否去廟裏進香,這日晚間,天上星鬥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壹個順星的祭祀儀式。
大年初九,玉皇天誕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每逢他的生日,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
有天還有地,人畜房米麥百谷都生於地。
正月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壹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擡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壹瓦罐凍結在壹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擡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壹,祭紫姑,請子婿
正月十壹日,俗稱“請紫姑日”(有的地方為正月十四)。紫姑原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並在正月十五這天被害死在廁所裏,天帝憐憫,封她為廁神。但民間敬奉紫姑並非因為她是廁神,而是紫姑代表了深受壓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來祭祀。
同時正月十壹還是“子婿日”,是嶽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壹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壹請子婿”。
正月十二,搭燈棚
民間俗稱“正月十二搭燈棚”。意思是元宵節將近,從這壹天開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壯年準備花燈,做元宵賞燈的各種準備工作。
有童謠雲:“十壹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三,點竈燈,紮彩燈
在正月十三有壹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被稱為“燈頭生日”。民間在這壹天要在廚竈下點燈,稱為“點竈燈”。
正月十五鬧花燈,壹般要從正月十三紮彩燈開始。正月十三日為“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七日為“罷燈”。從正月十三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燈結彩紮彩燈啦!
正月十四,拜臨水娘娘,試花燈
正月十四是“臨水娘娘”的誕辰。傳說臨水娘娘姓陳,是唐朝大歷年間的人,後來成了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於是民間立祠奉祀,稱為“臨水娘娘”、“順天聖母”。
為了準備正月十五的上元宵節,民間和朝廷都會在這天搭建燈棚,懸燈結彩,並做壹些遊藝節目的預習活動,稱為“試燈”,以便迎接壹年壹度的元宵佳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觀燈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壹個月圓夜。歷代這壹節日都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燈節,是男女青年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春節初壹到十五的風俗順口溜3大年初壹到十五,年俗都在這兒:
初壹到正月十五,有哪些節日習俗?有哪些是需要註意的?
壹、正月初壹,新年伊始。
春節象征團結、興旺,是壹個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大年初壹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拜年是春節裏的壹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裏兒那祝賀新春。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
二、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回娘家是壹種很有特色的習俗,這壹天嫁出去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三、禁忌多。
傳說中,正月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後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享壹年的豐收。
四、正月初四,迎竈神。
按照傳統習俗,這是諸神降臨人間的日子,要供上三牲、水果、酒茶,拜諸神。若是經商之人的話,應該閉門歇業,民間認為若不這樣做的話,會導致虧待諸神,引起諸神不滿。
春節初壹到十五的風俗順口溜4春節初壹到十五的風俗
除夕守歲之後,大年初壹的習俗是開門炮仗、拜年、占歲、聚財等。人們在大年初壹早上先開門燃放第壹掛鞭炮,這被稱為是“開門炮仗”。
其次,就是家中的晚輩向長輩拜年,說壹些吉祥如意的話;在晚輩拜完年之後,長輩會給晚輩壓歲錢,寓意著壓住邪祟。
大年初二要去親戚朋友家拜年;並且還要祭祀財神,無論是商鋪還是普通家庭。在大年初二的中午壹定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有著招財進寶的寓意。
大年初三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要帶雙數;大年初四要擺好瓜果貢品來迎接竈王爺;大年初五又叫“破五”,要迎接財神進門,有“送窮出門”的說法。
初五迎財神,那麽初六就要送窮神。在大年初六的這天,要進行大掃除,還要喝素菜湯。初七的時候休養生息、安頓身心;初八放生祈福,在河裏放花燈;初九舉行祭祀;初十祭石感恩。
十壹是“子婿日”,是嶽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十二開始買燈籠、搭燈棚,為元宵節做準備;十三點竈燈;十四拜臨水娘娘;十五是元宵節,有吃元宵、觀花燈、看燈會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