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王安石仔細推敲的詩句

王安石仔細推敲的詩句

1. 王安石關於推敲的詩句

王安石關於推敲的詩句 1. 王安石 賈島推敲詩句

賈島初次參加科舉考試,住在京裏。

壹天他在驢背上想到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想用“推”字,煉字定不下來,便在驢背上吟詠,伸出手來做推敲的姿勢,看到他這樣的人都很驚訝。

當時韓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長官,正帶著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地走到韓愈儀仗的第三節,還在不停地作著手勢。這樣壹下子被左右的侍從推到韓愈面前。

賈島如實地回答說出所得的詩句,不知用了“推”還是用“敲”字無法確定,所以思想離開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韓愈停下馬思考了好壹會兒,對賈島說:“用‘敲’字好。”

於是兩人並排騎著驢回家,壹同議論作詩的方法,互相舍不得離開,呆了好幾天,韓愈因此與賈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賈島的《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2. 王安石反復推敲的詩句

本來這首詩的第三句是“春風又到江南岸”,但寫完後,王安石覺得“春風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壹到江南是什麽景象,缺乏詩意,想了壹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

後來細想壹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壹些,寫出了春風的壹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

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

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壹下。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

他覺得精神壹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壹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想到這裏,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壹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壹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復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壹些,顯得十分醒目。 壹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

這個“綠”字就成了後人所說的“詩眼”。

3. 王安石反復推敲的詩句是什麽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綠”字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後選定了“綠”字。

因為其它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後千裏江岸壹片新綠的景物變化。

擴展資料:

出自《泊船瓜洲》

原文:

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

春日夜裏,行船停泊在瓜洲岸邊,我隔江遙望對岸的京口,心裏想,這裏與我居住的鐘山也就只隔著幾座大山,和煦的春風吹綠了長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時才能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鄉呢?

詩中首句通過寫京口和瓜洲距離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壹種輕松、愉悅的心情;第二句寫詩人回望居住地鐘山,產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寫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後以疑問語氣結尾,再壹次強調了對故鄉的思念。

4. 王安石推敲詩句

1;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曾反復 ,先後選用了“到”、“過”、“入”、“滿”等,最後選頂為“綠”。“綠”字描述了江南綠草茸茸、生機勃勃、春意 然的景

象。

2;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初次參加科舉考試,往京城裏。壹天他在驢背上想到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想用“推”字(來替換“敲”字),反復思考沒有定下來,便在驢背上(繼續)吟詠,伸出手來做著推和敲 的姿勢。(行人)看到賈島這個樣子都很驚訝。當時韓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長官,(他正帶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直走到(韓愈儀仗隊的)第三節,還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勢。於是壹下子就被(韓愈)左右的侍從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賈島詳細地回答了他在醞釀的詩句,用“推”字還是用“敲”字沒有確定,思想離開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韓愈停下車馬思考了好壹會,對賈島說:“用‘敲’字好。”兩人於是並排騎著驢馬回家,壹同議論作詩的方法,互相舍不得離開,***有好幾天。(韓愈)因此跟賈島結下了深厚的平民友誼。

5. 王安石反復推敲的詩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綠”字是經過反復推敲得來! 宋神宗年間,王安石第壹次罷相後,閑職在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居住。初春壹天晚上,王安石因事又來到瓜州(今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面),在岸邊散步遊玩。 此時,王安石正在醞釀改革變法事宜,望著浩瀚長江,皓月當空春風撲面,對面京口(今江蘇鎮江)市依稀可見,鐘山巍然。。。。。想著自己雖然變法受阻,但宋神宗對自己還是信任,變法也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變法還可以繼續下去,來日還可大展宏圖。。。。。心潮澎湃、心情非常舒暢、興致極高、情趣盎然,不覺口出壹章:“京口瓜州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偶得佳句,王安石非常高興。冷靜之後,王安石又覺得此詩雖然可以,但句子比較平淡,詩味不濃,缺少畫龍點睛之感。尤其是第三句那個“到”字,看了怎麽也覺得不合適,於是他又想了“過”字,“春風又過江南岸”,也覺不妥,後來絞盡腦汗,搜腸刮肚,冥思苦想,壹連用了“臨”、“度”、“來”、“吹”、“遍”等十幾個字,都覺得不好,壹時江郎才盡,壹連三天寢食難安,茶飯不思。 忽壹日,家丁來報,“家鄉來人,並送來兩壇好酒”。 王安石不善飲酒,且又在發悶,但壹聽見是臨川老家來人,也只得強打精神出來相見。原來是老家李員外赴金陵經商,順路來看看他。王安石壹見兩壇酒,問道:“這是什麽酒”?李員外道:“是家鄉特產四季香”。“何為四季香?”安石又問。李員外回答說:“丞相有所不知,此酒名為四季香,實為它有四大特色:此酒采用上等紅米、精白糯米磨碎做原料,吸取黔地茅臺,晉地汾酒,蜀地川酒和本地贛酒做法於壹爐,延長發酵期陳釀五年。釀出的酒,春季清亮透明,入口怡暢;夏季色澄力猛,入口如火;秋季棕黃晶澈,入口甘醇;冬季瑞麗豐瑩,入口綿甜。更有趣的是,春季香氣清新如三月桃花初開,夏季香氣濃郁如六月荷花綻蕾,秋季香氣淡雅如八月桂花吐芬,冬季香氣雋永如冰天臘梅豪放,故名四季香。四季香之所以質高品優,色香味俱佳,還得益於臨川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尤其是臨川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非常好。全國有名的臨川溫泉就在附近,地下水質清澈甘甜,是釀酒用最好水質。。。。。丞相壹來離家久遠,二來從政繁忙,沒有顧及家鄉之事,所以有點不知道。今天丞相應該為家鄉的妙品感到高興啊。李員外把四季香的來龍去脈,成因起勢尾尾道來,而且如數家珍,侃侃而談。 王安石聽後,果然非常高興,遂命人打開酒蓋,只覺壹股異香撲鼻、香氣誘人;不覺舌根翻動,口水上溢,忍不住喝了壹口,頓覺壹股醇香入口,香氣四溢,沁人心脾,頓時精神煥發,心曠神怡,滿臉紅光,不覺大喜,又壹連喝了幾口,幾天來的愁思苦結壹掃而光。 忽然王安石眼前壹亮,想到:四季香香氣撲鼻,酒力壹口湧全身,春風又到江南岸,萬物復蘇,江南不就綠了嗎,對,春風又“綠”江南岸。就這樣王安石酒後詩興大發,用壹個“綠”字,把江南的生氣勃勃,春意盎然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大好景色“活”畫了出來,壹時傳遍大江南北,成為千古佳作。 不久王安石第二次為相回到京城,見面第壹天,宋神宗問道:“愛卿又得佳句,可否賜教。” 安石道:“過獎了,區區小作,怎麽連皇上也知道了”。 “天下人都知道了,怎麽我不會知道”。神宗笑道。於是王安石告訴宋神宗,實乃飲酒所至。宋神宗愈發驚奇了,怎麽愛卿家鄉有如此好酒,不拿來與我品嘗! 王安石連忙叫人送了幾壇四季香給宋神宗。宋神宗飲後,也連稱,好酒、好酒。並下令要年年進貢,這就是臨川貢酒的來歷。 後來有人寫了壹首詩道:“丞相苦無句,幸得家鄉人,壹酒釀佳詩,千古傳美名。” 後來還有人說,王安石能第二次拜相變法,成為名聞中外的千古壹相,就是因為寫了這首好詩,得到宋神宗賞識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