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臘這片氣候溫和宜人的家園,島嶼星羅棋布。這裏雖然盛產橄欖、葡萄、大麥,然而,大部分土地卻是光禿的石頭。因而,古代希臘人大都泛舟入海,扮演著商人、海盜、冒險家等角色。那時,地中海的波光帆影,閃爍的是他們的智慧和機敏。面對變幻莫測的大自然,他們充滿征服、支配的奇妙幻想,從而創造出許多美麗的神話。
生活於公元前5世紀的米隆(Myron,公元前5世紀前半期)是希臘造型藝術繁榮時期最傑出的雕塑家之壹,人們熟悉的雕像《擲鐵餅者》,就是他的傑作。古希臘人崇尚體育運動,古代奧林匹克是希臘人的盛會,在比賽中獲獎的公民,可以得到雕像作為獎品,或者被塑成雕像放在公***場所。古希臘人贊美人體,他們以裸露的人體美贊譽人生的純潔,在藝術領域寫下了完美無瑕的人的詩章。
在《擲鐵餅者》中,藝術家選取的是競技狀態的最關鍵時刻,運動員的重心落在左腳上,緊握鐵餅的右手擺向身後,全身處於“壹觸即發”的瞬間。這座雕像以扭轉的身軀、張開的手臂和彎曲的雙腿,創造出穩定、莊嚴的造型,形成優美的節奏和韻律,並且他那鎮定的面部表情和緊張的肌肉之間的對比,賦予作品以獨特的個性,贊美了運動員健美的體魄及必勝信心,成為優秀運動員的紀念碑。
米隆之後的傑出雕塑家菲狄亞斯(Phidias,主要活動時期公元前448~432年),除了創作出許多優秀的雕塑作品之外,還在雅典建造衛城的活動中顯示出傑出的才能。
衛城是在希波戰爭後重新建造的,並且由原來為軍事目的而建的城堡成為宗教聖地和社會活動中心。衛城建在壹座山岡上,它充分利用錯落的地形特征,取得良好的視覺效果。位於最高點的巴特農神廟,是希臘藝術王冠上最璀璨的寶石。
巴特農神廟是當時希臘最大的廟宇,也是衛城最華麗的建築物,它用白色大理石砌成,采用古希臘建築的典型形式——圍柱式。列柱高10.5米,南北長70米,正面由山墻、列柱和臺階組成。神廟的山墻,外檐壁上滿是雕刻,在肅穆的氣氛中不失歡樂的色彩,充分表現了古代希臘人神奇的創造力。東面的山墻上,是壹組表現《雅典娜誕生》的雕塑。雅典娜是雅典城的守護神,傳說她是從父親的腦袋中蹦出來的;她又是戰神,因而盔甲披身,手持長槍,胸前佩著嵌有女妖頭像的護胸。在這些雕塑中,有壹組命運女神雕像,如今殘存下來的軀體雖然已失去了頭部,但她們身上的曲線顯示出的柔軟衣褶,卻像絲織品做成的壹般,她們的坐列身姿,隨著山墻的趨勢而變化,大理石的作品,酷似能呼吸的生命。從雕像風格來看,很可能出自古希臘最著名的雕像家菲底亞斯之手,從中可以領略他的藝術功底及魅力。
古希臘人把人作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形象典範,他們以健美的人體表示出對神明真誠的奉獻,就是與神同樂,為了神而裝點城邦,為了神而創作詩歌、戲劇、雕塑。他們的神,都有著現實中人的感情、事跡。愛與美神阿芙羅蒂德,被他們想象成從海浪托出水面的貝殼中誕生的,但她的模樣,卻是人間的美麗女性《米洛島的阿芙羅蒂德》被譽為是美的化身。這座雕像是1820年在愛琴海南部的米洛島上壹個山洞裏發現的。人們稱它為“維納斯”,那是她的羅馬名字。她雙臂斷失,許多藝術家曾煞費苦心為她復原雙臂,但都無濟於事。這座雕像卻以其“殘缺美”形成特殊的魅力,成了女性美麗、青春的永恒象征。她的面部具有希臘美女的典型特征:筆直的鼻梁、橢圓的面孔、豐滿的下巴和波狀的發髻。在她優美、典雅的身姿和表情裏,表現著純潔和坦蕩;那安詳、親切的美,令人深深地感受著人類高貴的尊嚴。
以人為主體的古希臘藝術,熱情坦率地表露人類豐富的感情,人類純樸的天性和對美的渴求,因而能強烈地打動人心,引起人的***鳴。馬克思認為,希臘藝術在某些方面還是壹種高不可及的範本,並且“顯示出永久的魅力”,這是對希臘藝術的最高評價。
至於古希臘的繪畫,由於年代久遠,人們今天只能從形狀各異、用途不同的陶器上欣賞到。陶器上的繪畫被稱為瓶畫,有“黑繪”和“紅花”兩種形式。“黑繪”以紅色為底,繪以黑色的形象;“紅花”則相反,黑底紅色圖像。瓶畫的構圖順應著陶器的形制、起伏,非常巧妙地用簡練的線條寫實的手法,描繪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其優美自如,令人驚嘆不已。《戰士的告別》,是壹件“紅花”式作品。全副武裝的戰士準備出征,年輕的妻子為他送上壹壺壯行酒,臉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年老的父母站在他們身邊,鼓勵戰士英勇殺敵,描繪的圖景真實細膩,不禁使人聯想起古今中外出征前的那壹幕幕感人場景。
希臘藝術主要成就表現在神與人合壹的雕刻和神廟建築。希臘美術的主要特點是無所不包的和諧與規律性,還有莊嚴與靜穆。它主要標誌是人體美,希臘人為人類貢獻了高不可及的藝術典範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