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彈琴長嘯的詩:《竹裏館》唐代王唯:獨做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
壹、《竹裏館》介紹
唐代詩人王維的《竹裏館》,詩句原文為: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詩文翻譯為: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壹邊彈琴壹邊高歌長嘯。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竹裏館》收錄於《王右丞集箋註》,為《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
當作於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期。王維早年信奉佛教,加之仕途坎坷,四十歲以後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說:“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因而常常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彈著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懷。詩人是在意興清幽、心靈澄凈的狀態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凈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
二、詩文賞析
此詩寫山林幽居情趣,屬閑情偶寄。小詩總***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壹句是警策。詩中寫到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壹個“明”字來形容其皎潔,並無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慣用的陳詞。
至於第壹句的“篁”與第三句的“林”,其實是壹回事,是重復寫詩人置身其間的竹。而在竹林前加“幽”“深”兩字,不過說明其既非庾信《小園賦》所說的“三竿兩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驛叢竹》詩所說的“檐下疏篁十二莖”,而是壹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像是隨意寫出了眼前景物,沒費什麽氣力去刻畫和塗飾。
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