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人黎簡《小園》中有“幽竹如人靜,寒花為我芳”,其中,“寒花”指的是:“ 寒華 ”。寒冷時節開放的花。多指菊花。?
壹、作者簡介:
黎簡是清代著名的詩人和書畫家,他出生在嶺南,生活於乾隆年間。雖然只是壹介布衣,但是他卻多才多藝,其詩風樸實清新,深受人們的贊賞。
才子喜歡結交朋友,經常攜友遊山玩水,不過即使獨處,由於愛好廣泛,他也從來不覺得孤寂。這首詩描繪了小園的風景,表達出作者恬淡的心境。
作者不慕名利,也不願攀附權貴,有時靠賣畫為生,有時以教書為業。他自築小園,開荒墾地,還栽種了許多花木。作者在閑暇時看著那些親手培植的幼苗慢慢長大,心情非常愜意。
二、賞析:
開篇描繪了園中的景物,“水景動深樹,山光窺短墻。”壹池靜水、倒映深樹,山光越墻、窺視園景。接下來作者的視線又發生轉移,“秋村黃葉滿,壹半入斜陽。”秋意漸濃、滿村金黃,夕陽絢爛、令人遐想。
頸聯轉而描寫植物,“幽竹如人靜,寒花為我芳。” 幽竹,是高風亮節的意象,它們亭亭凈立,枝幹勁直,又虛懷若谷,壹直被世人稱贊。
結尾由物及人,抒寫了作者悠閑安然的恬靜生活,“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新月皎潔明亮,拂照千裏、沒有偏私;新霜,給人壹種寒冷的感覺,也會勾起人們思鄉的情緒,作者卻巧用月和霜的意象,彰顯出自己闊大的情懷、以及孤清的內心。
黎簡的這首詩意象豐富,充滿恬淡情懷,水面上的倒影、夕陽下的短墻,讓人感受到壹份靜謐和悠然。寒風裏的青竹與菊花,也令大家對小園的主人情不自禁地生出壹種敬意。
黎簡在《小園》中運用的意象和修辭手法:
1、意象:
“水光山色”,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營造出壹種清新自然的氛圍。“小園”,這個意象代表了詩人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對自然的熱愛。“花”、“草”、“樹”,這些自然元素象征著生命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2、修辭手法:
比喻,如“山影入窗”、“水光入戶”,詩人用形象的比喻描繪出自然景色之美。擬人,“花欲言,草有鳴”,詩人賦予自然元素以人性,使它們具有了生命力和活力。借代,“琴聲冷去鶴聲遲”,詩人用“琴聲”代指音樂,“鶴聲”代指天空,使詩歌更具象化和生動。
通感,“風來松下聞琴聲”,詩人運用通感修辭,以聽覺形象來表達觸覺感受,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感受到自然的氣息和詩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