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有內、中、外三城。最裏面的是皇城,“磚壘,高20尺,周75尺5尺,紅土泥”;中間壹座是磚城,“內外磚樓,高二尺,周六壹百五十八步,四門開,皆有樓房”;最外面的是土城,“周二十八裏,六門開”。大部分主要建築都位於中軸線上。壹出中都城南門,踏上西南大道,進入黃陵外城北門正紅門,依次是虹橋、興興門、磚城北亮樓、神道、玉橋、皇城金門、享堂、皇城後紅門、土堆、磚城南亮樓、土城南門。經過這樣的設計,“雄偉嚴整”的皇陵建築群可以與“豪華雄偉”的中都宮闕相得益彰。
皇陵建成後,因為下壹代的堅決保護和不斷的修繕,壹直保持著宏大的規模。皇陵的“神道”長257米,兩側對稱排列著31對石像。這些石像很獨特。首先,它的數量是歷代帝王陵墓之最。帝陵前神道上的石象數量歷代都有壹定的制度,明陵多達31對,壹絕。其次,皇陵石像學生的造型和藝術風格非常獨特。可以說是繼唐宋、明清之後,代表元代的大型石雕藝術珍品。最後,華表的擺放與唐宋墓葬不同,不是列在石獸之前,而是在石獸與石人、石馬之間。這是壹個特例。其含義不清,影響了後來的明祖陵和明陵。
在神道的南端,有五座皇家橋梁,現已被毀。2000年重修了壹座,其余的橋基都淹沒在金水河中。過禦橋,東有無字碑,西有墓碑。兩座碑規格、形狀相同,由頭、雲盤、身、駝峰、坐五部分組成,總高7.05米。皇陵上的碑文是朱元璋自己在洪武十壹年寫的。題字1105字,為了回憶他的艱苦生活和軍旅生涯,闡明長運興盛的原因,想作為子孫後代的訓典。600多年來,這座紀念碑仍然矗立在原處,是壹件非常珍貴的文物。再往南是正殿,即禦殿,又稱享樂殿。大雄寶殿是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之壹,“九間房,丹三級,黃釉,青漆。”
越過大雄寶殿的廢墟,往南240米就是朱元璋父母的墳墓。現在是壹個橢圓形的土堆,上面松樹郁郁蔥蔥,郁郁蔥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