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唐詩中的很多名句,就算讀給不識字的人聽,也能聽得懂: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紫色的薄霧被太陽光照亮,瀑布懸掛在山前。高高的懸崖絕壁上,仿佛有幾千英尺高,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堂墜入人間。
白居易的《江南記憶》;
江南的風景很美,如畫的風景早已為人所熟悉。當春天來臨時,太陽從河面升起,河面上的花比紅色更鮮艷,綠色的河比藍色的草更綠。怎樣才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王維的畫:
遠遠望去,山高雲淡,顏色鮮艷,走近壹看,只聽得見水聲,卻沒有聲音。春天過去了,但仍然有很多花和花,人們去附近,但鳥仍然沒有被打擾。
這些詩寫得好嗎?但妳懂了,就不用刻了。
好的文筆是怎麽來的?
首先,好的文筆背後是“思想”。古人說“文以載道”,思想是文字的骨骼和靈魂。文章只是壹種形式,壹種工具,壹種傳達思想的媒介。人們真正想讀的是文章背後的內容。如果壹個人思路不清晰,不明白自己想說什麽,即使把世界上所有的好文章都背下來,恐怕文筆也不會好。孟子說:“聖賢以其光輝使人發光;今以其昏,使人眼前壹亮。”我很困惑,但我想讓別人明白,這是壹件違背邏輯的不可能的事。就像上課的老師,笨老師可能講很久,聰明老師三言兩語就能讓學生明白。
其次,好的文筆需要壹定的中文功底。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的時候,壹句話,壹個意思,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方式,但只有壹種是最合適的。如果肚子空空的,語言積累不夠,詞匯量少,表達空間少,自然會捉襟見肘,文筆幹巴巴,甚至對自己都不滿意。
這裏有壹個看似矛盾的現象,就是壹個人對漢語的認識越深,他的文章用詞就越簡單,簡單到很難找到所謂華麗的辭藻。越是外行和新手,越喜歡造很多“漂亮”的詞,覺得這是壹篇好文章。
比如民國文學巨匠眾多,能脫穎而出的只有魯迅,而且他的文學名頭經久不衰,延續至今。但魯迅的文筆壹點也不華麗。如果只以華麗為標準,郁達夫、梁實秋、徐誌摩這樣的人都比魯迅好得多。但是,如果要比誰更有知識,更有文化,那大概就是魯迅了。
當代也有壹個很好的例子:當年的明月。明朝人嶽明當年的《明朝那些事》之所以獲得空前的成功,是因為他獨特的歷史觀和深厚的古文功底。他初中就能通讀二十四史原著。但是,如果妳再看他作品中的語言,是極其通俗的。妳看不出這是壹個古漢語根深蒂固的作者,也聞不出古風的酸臭味。明朝的東西出來以後,跟風的作品很多,但是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