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綠樹用文言文怎麽說

綠樹用文言文怎麽說

1. 形容綠樹成蔭的地方用古詩詞怎麽說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生衣。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羈。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還家誌喜 綠樹成蔭逕有苔,園廬無恙客歸來。

清朝自是容疏懶,明主何曾棄不才。 林壑豈無投老地,煙霞常護讀書臺。

石湖東畔橫塘路,多少山花待我開。 韓愈的詩句: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羈。(羈字本來是壹個革字壹個幾字,可電腦裏沒有這個字,只得用“羈”字代替,意為馬韁繩)。

2. 求張岱陶庵夢憶(梅花書屋)古文翻譯

張岱 《陶庵夢憶 梅花書屋》陔萼樓後老屋傾圮,余築基四尺,造書屋壹大間.旁廣耳室如紗幮,設臥榻.前後空地,後墻壇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墻上,歲滿三百余朵.壇前西府二樹,花時積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對面砌石臺,插太湖石數峰.西溪梅骨古勁,滇茶數莖,嫵媚其旁.梅根種西番蓮,纏繞如纓絡.窗外竹棚,密寶襄蓋之.階下翠草深三尺,秋海棠疏疏雜入.前後明窗,寶襄西府,漸作綠暗.余坐臥其中,非高流佳客,不得輒入.慕倪迂“清閟”,又以“雲林秘閣”名之.試翻譯:陔萼樓後面的老房子倒塌後,我就將它的地基加高四尺,建造了壹大間書屋.書屋側面的耳房(正房的兩側各有壹間或兩間進深、高度都偏小的房間,如同掛在正房兩側的兩只耳朵,故稱耳房)擴展了壹下,用紗櫥那樣的隔扇隔出來壹個休息間,裏面安放臥榻.書屋前後都有空地,我在後墻墻根那裏栽種了三棵西瓜瓤大牡丹花樹(西瓜瓤是牡丹花品種名,即紅色牡丹),牡丹長得比墻還高,每年都要開三百多朵花.書房正面臺基前種了兩棵西府海棠,開花時,繁茂的花朵仿佛是積聚了幾尺高的香雪,清麗可人.前院四壁有些高,於是就在墻對面砌石花臺,用太湖石樹了幾座假山,旁邊種著枝幹蒼勁古拙的西溪梅花,還有幾株雲南茶花,以嫵媚的花樹來襯托湖石假山.梅花下種著卷曲纏繞如瓔珞花樣的西番蓮覆蓋地面.書屋窗外有竹子搭建的涼棚,就種了很多寶相花(攀援薔薇)把它覆蓋起來.臺階下長著厚厚的青草,草間疏疏地點綴壹些秋海棠.書屋前後窗戶都很敞亮,窗外寶相花和西府海棠長得茂盛後,綠蔭遮住陽光,屋內顯得幽靜涼爽.我消閑休息都在這個書屋裏,不是文才風流的高雅客人,是不允許他進來的.這間書屋本來名為梅花書屋,因為我壹向傾慕倪雲林的書閣“清閟”,所以又用“雲林秘府”來命名它.。

3. 文言文翻譯

大意翻譯:

高梁橋下的河水從西山深峽谷中流淌過來,經過此地流入河裏。壹千匹白色的帶子壹般,微風吹過水面就像羅紋紙(壹種紙張)。河堤築在水中,被兩條河夾著。堤上有四行綠色的楊數,樹木古老枝葉繁盛,壹棵大樹的樹蔭,可以鋪好幾張席子,從葉子縫隙中垂下的光線有壹丈多長。

河岸北邊寺廟道院非常多,紅門大殿,綿延好幾十裏遠。對面遠處的樹木,高矮成林,中間幾處水田,西山好像人盤著螺旋狀的頭發,聳立在樹林河水之間。

極樂寺離橋大約三裏路,道路的風景也很好,馬在綠蔭下前行,就像給馬車做的車棚。佛殿前有幾株“剔牙松”,松樹軀幹碧綠嫩黃,斑駁疏落就像大魚的魚鱗,松樹大約有七八圍(壹人環抱的長度叫做圍)粗。

空閑時節,我曾經和黃思立等先生壹起來這裏遊玩。我的弟弟袁中郎說:“這個地方就像錢塘、蘇堤”。黃思立也認為是。我於是感慨西湖美景,我夢到很多次了,什麽時候能掛起進賢冠(掛進賢冠,意思是辭去官職,掛起官帽,讓給賢能的人),充當西湖六橋底下的遊客,了卻我壹段山水情緣?

原文:

高梁橋在西直門外,京師最勝地也。兩水夾堤,垂楊十余裏,流急而清,魚之沈水底者鱗鬣皆見。精藍棋置,丹樓珠塔,窈窕綠樹中。而西山之在幾席者,朝夕設色以誤遊人。當春盛時,城中士女雲集,縉紳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壹至其地者也。

三月壹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遊。時柳梢新翠,山色微嵐,水與堤平,絲管夾岸。趺坐古根上,茗飲以不酒,浪紋樹影以為侑,魚鳥之飛沈,人物之往來以為戲具。堤上遊人,見三人枯坐樹下若癡禪者,皆相視以為笑,而余等亦竊謂彼宴中人喧囂怒詬,山情水意,了不相屬,於樂何有也?少頃,遇同年黃昭質拜客出,呼而下,與之語,步至極樂寺,觀梅花而返。

譯文

高梁橋在西直門外,是京城風景最優美的地方。兩條河夾著堤岸,垂楊柳蜿蜒了十余裏,水流又急又清,魚沈到了水底,魚鱗和魚鰭都看得清楚。佛寺星羅棋布,紅樓朱塔,在綠樹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美麗。而從西山為遊人所設下的坐席上看到的景致早晚都不壹樣,仿佛是故意用來娛樂遊人的壹樣。當春意正濃時,城裏的達官貴人,只要不是特別的沒空都會來這裏遊覽壹番。 三月壹號那壹天,帶著王袗和和尚寂子壹起去遊覽。當時的楊柳剛剛抽芽,山色霧靄冥蒙,水與河堤齊平,兩岸音樂聲不斷。盤腿坐在古樹根上,把茶當作酒來品飲,綠樹浪影好似勸人暢飲的音樂和錦帛壹般,清清的水讓我產生錯覺,仿佛魚在天上飛,鳥在水裏遊壹般,人來人往,也好似這景致的壹部分。河堤上的遊人看到我們三個人呆坐在古樹上,像傻和尚壹樣,紛紛相視而笑。而我們是在笑他們在這裏設下宴席,喧囂怒詬,和這美景絲毫不相襯,也不知樂從何來。過了壹會兒,遇到了同壹年登科的黃煒,叫他下來,與他交談了壹會兒,步行到極樂寺觀賞了梅花,接著就回家了。

4. 文言文翻譯

原文: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

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譯文: 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沒有縣令,妳認為誰可以勝任?”祁黃羊說:解狐可以。 晉平公說:解狐不是妳的仇人嗎? 他回答說:您是問我誰能勝任而不是誰是我的仇人。

晉平公說:好。就用他做縣令了,全國的百姓都稱贊祁黃羊。

過了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沒有太尉,妳認為誰可以勝任?”祁黃羊說:午可以。晉平公說:午不是妳的兒子嗎?他回答說:您是問誰可以勝任而不是誰是我的兒子,晉文公說好。

又任用了。全國的百姓都稱贊祁黃羊。

孔子聽說後,感嘆道:“唉,祁黃羊做的是對的,他薦舉別人,大公無私啊!” 原文:孟子曰:“舜發於畎畝①之中,傅說②舉於版築③之間,膠鬲(4)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土⑤,孫叔敖舉於海(6),百裏奚舉於市(7)。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 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 然後能改;困於心,衡(9)於慮,而後作;征(10)於色,發於聲,而後 喻。入則無法家拂士(11),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孟子說:“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說從築墻的工作中被 選 *** ,膠鬲被選拔於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孫叔敖從海邊被發現,百裏奚從市場上被選拔。

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壹定要先使他的意誌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饑挨餓,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誌,堅韌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

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心氣郁結,殫思極慮,然後才能奮發而起;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

壹個國家,內沒有守法的大臣和輔佐的賢士,外沒有敵對國家的憂患,往往容易亡國。由此可以知道, 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卻足以使人敗亡。”

狼 [原文] 壹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壹狼得骨止,壹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壹狼徑去,其壹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才欲行,轉視積薪後,壹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 壹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裏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

壹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壹只狼仍然跟著他。

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

但是兩只狼像原來壹樣壹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後壹起受到狼的攻擊。

屠夫看見田野裏有壹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裏,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於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

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 壹會兒,壹只狼徑直走開了,另壹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

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後面,另壹只狼正在柴草堆裏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後面。身子已經鉆進去了壹半,只露出 *** 和尾巴。

屠夫從狼的後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壹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①。

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②。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③,二兒可得全不。”

兒徐④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⑤?”尋亦收至⑥。 註釋 ①孔融被收,中外惶怖:這裏敘述孔融被曹操逮捕壹事。

收:捉捕。中外:指朝廷內外。

惶怖:指驚恐 ②琢釘戲:壹種小孩玩的遊戲。了:完全。

遽(jù)容:恐懼的臉色。 ③冀:希望 。

只:通“只”。 ④徐:慢慢的,緩慢的 ⑤大人:對父親的敬稱。

完:完整,按:這句話比喻主體傾覆,依附的東西不能幸免,必受株連。 ⑥尋亦收至:不久(來拘捕兩個兒子的)差役也到了。

尋:不久。收:差役。

譯文 孔融被捕,朝廷內外都很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