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木香的詩句 1. 李慈銘的《詠木香》詩全句
清代李慈銘《詠木香》詩雲 :細剪冰蘼屑麝胎,雙含風露落驚魂,分明洗硯勻箋側,長見籠香翠袖來。
李慈銘系清光緒年間山西道監察禦史。他很愛吟詩, 詩從唐人,後來成為有名的文學家, 著有《越縵堂日記》、《越縵堂詞錄》及《越縵堂詩》等著作。
話說李慈銘正臨窗作詩, 此時, 窗外北風卷地, 漫天飛雪。李慈銘苦吟不出, 竟伏案而睡。
壹覺睡來, 他頓感腸胃虛冷不適,遂連忙上床歇息。哪知半夜時分 ,竟泄瀉煩渴,冷熱不調,腹脹腸鳴,胸隔痞悶,情知已生病矣。
李慈銘喚來書童,吩咐去請醫生前來治病。醫生經行診視,自知此病易治,便笑道:“李大人不必驚慌,此病只消本人壹瓶藥丸便可愈也。”
說罷便取出壹瓶做好的藥丸,讓李慈銘以濃米湯飲下 20 丸,每日空心服三次。不消幾日便真病愈。
李慈銘問醫生此藥為何物 ,醫生答道:“說來此藥極為常見,就在大人的礬池旁 , 那種葉子是三角形的草木植物 , 名叫‘木香’,大人用的藥就是其根與黃連制成的。”李慈銘聽後即揮毫作詩相贈以謝。
木香古有傳說:“有壹婦人久痢將死, 夢中觀音授壹方, 服之而愈”。此方是以木香壹塊,方圓壹寸,黃連半兩 ,二味用水半升,同煎幹,去黃連 ,薄切木香焙幹為末,分作三服 ,第壹服橘皮湯送下,二服陳米飲下,三服甘草湯下。
這可能是香連丸組方的由來,其治痢頗效。
2. 摘抄描寫木香的壹段話並寫感受
學校的木香花開了,壹簇簇潔白的如雪壹樣的花朵,密密麻麻灑滿壹樹,駐足彌漫著沁人心脾的木香花下,我的思緒,回到了那個也同樣開滿木香花的小院。
小院每年這個時候,就像大自然的春天壹般熱鬧起來,黃瓜架上掛著了開著嬌黃的小花的嫩嫩的泛著綠光的黃瓜,水蘿蔔鼓著紅紅的肚皮,似乎要流出水來,肥大的韭菜在陽光下,明亮耀眼。木香花也開了,潔白壹片,壹放學,家屬院的孩子們就像小蜜蜂壹樣嗡嗡地飛向這小院子。退休在家的王老師,會笑吟吟地,從菜園子裏,拔下幾個水蘿蔔,摘下幾根黃瓜,用剪刀輕輕的剪下幾簇木香花,孩子們帶著鼓鼓的小口袋,帶著花香,帶著快樂,又像小蜜蜂壹樣嗡嗡地飛走了……
於是,家家的小院子裏也會散發著淡淡的木香花的幽香,家家都在談論起王老師的好處來。王老師退休後,隨丈夫住到了學校的家屬院,忙碌了大半輩子的王老師,總是閑不住的,把自家不大的小院收拾的像個菜園,黃瓜,水蘿蔔,西紅柿,絲瓜啦,壹年四季小院都是熱熱鬧鬧的。也像個花園,角角落落裏,這兒壹株牡丹,那邊幾棵月季梔子,最惹眼的就是這棵大木香花,占據了大半個院子,每年木香花開的時候,整個家屬院都彌漫在木香花的幽香之中。
王老師喜歡種菜養花,更喜歡孩子。誰家孩子沒人照料的時候,王老師總會攬過來,給孩子們講故事,給孩子們做南瓜餅吃,和孩子壹起看圖畫書,就像對自己的孩子壹般,這樣,哪個孩子不高興?哪個家長不感動?最感激王老師的是我們壹家子,因為我們家和王老師鄰居,更多感受到了木香花的溫馨。
那時,我家兒子很小,由於學校房子緊張,我們只住了壹間屋子,沒法找人看護孩子,當我們上班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到王老師家裏,每次下班,看到孩子或者正和王老師在菜園子裏捉蟲子玩,或者正有滋有味地吃著南瓜餅,或者是甜甜地睡著了。
兒子上小學了,王老師的愛人也退休了,退休後的王老師壹家人搬到了縣城,學校把王老師的小院子安排給我們家住,臨走的時候,王老師對我們說,小院的花草,都留給妳們,記住,木香花開的時候,家家都分點,這樣,花開的才旺。第二年,木香花開的時候,愛人也學著王老師的樣子,用剪刀剪下壹些,讓兒子挎著小籃子,挨家挨戶都送去壹些,家家又都開著了木香花,於是,家家又都念叨起王老師的好處來。
我工作調動後,我們壹家也從這小院子搬走了,我們也像王老師壹樣,把這壹院子的花草留了下來,把木香花的馨香留下來,對後來住的人家說,照顧好木香花,這是王老師留下來的。轉眼,從這小院,搬走了十年,可木香花的溫馨依然留在心底,此時,那小院子裏,壹定又是潔白壹片,馨香壹片吧?
3. 求寫木香花的好詞句
到了春天的時候,滿墻都會綻放出壹簇簇白色的酒瓶蓋大小的木香花,濃濃的香氣從它那層疊的花瓣中透出來。
我就會更多地回到農村去,去多看看木香花,讓它的香氣包圍我的全身,去盡情地嗅那甜而不膩,雅而不淡的香味。甚至,我有壹種感覺,想做花仙子,這樣我到哪兒都就、可以聞見它的香味了。
它是那麽有勁兒,很快將枝條延伸滿了花廊,已經能呈現出壹片朦朧的綠陰。
汪曾祺有壹首詠木香花的詩:
牐 牐犃花池外少行人
牐牐牐 野店苔痕壹寸深
牐牐牐 濁酒壹杯天過午
牐牐牐 木香花濕雨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