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以說是許劭對於曹操最為恰當的評價了,而且也基本上都應驗了。其實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句話不論是從正面還是反面都充分說明了曹操的能力。
“如果生在治世就是宰相之才,如果生在亂世就是霸王之姿”,曹操自己本人對於這個評價也非常喜歡,不過他當然不會承認自己是奸雄。
而事實上,曹操確實具有成為能臣的能力,並且他壹開始也是立誌讓自己成為治世能臣的。他最初在縣衙任職的時候,初上任就設置了五色棒,凡是犯罪之人,無論身份壹律以五色棒行刑。為此,曹操甚至打死了十常侍的親戚,得罪了權貴,丟了官職。
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就失望氣餒,後來在董卓亂政的時候,曹操不惜以身犯險,借著獻七星寶刀的機會想要刺殺董卓。後來刺殺失敗,曹操又舉義旗,號召十八路諸侯***討董卓。
只可惜,各地諸侯只顧自己的利益,占地為王,互相征伐。曹操為了保全自己,選擇挾天子以令諸侯,然後利用他的軍事才能逐壹征討那些叛逆。
以曹操的才幹,他很快就壹壹清掃了當時最聲名顯赫的諸侯,例如袁紹,袁術,呂布,張繡,劉表等等。而曹操每壹次得勝凱旋,他的聲望都會提升,以至於漢室江山已經名存實亡,而他曹氏的政權卻如日中天。
但是曹操雖然在亂世中打出壹片天下,可他至死都沒有廢掉漢獻帝自己坐龍椅。也算是至死都是漢臣吧,所以這兩句評價可以說是非常中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