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釋子良史送酒瓢》
唐 韋應物
此瓢今已到,山瓢知已空。
且飲寒塘水,遙將回也同。
《瓠》
宋 楊萬裏
笑殺桑根甘瓠苗,亂他桑葉上他條。
向人便逞庾藏巧,卻到桑梢掛壹瓢。
《詠壺盧瓶》
清 愛新覺羅·弘歷
碗盤富有印成模,似此花瓶新樣殊。
大小葫蘆連蔓綴,物毋忘本若斯夫。
《恭詠壺盧罐》
清 愛新覺羅·弘歷
成器已將百余歲,“康熙賞玩”識當初。
置之白玉青銅側,華樸之間意愧如。
《三弟手植瓢材且有詩予亦戲作》
金 麻九疇
為愛壺盧手自栽,弱條柔蔓漸縈回。
素花飄後初成實,碧陰濃時可數枚。
試問老禪藤繳去,何如遊子杖挑來?
早知瓠落終無用,只合江湖養不才。
葫蘆,拉丁學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屬葫蘆科、葫蘆屬植物,它是爬藤植物,壹年生攀援草本,有軟毛,夏秋開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蘆的藤可達15米長,果子可以從10厘米至壹米不等,最重的可達壹千克。葫蘆喜歡溫暖、避風的環境,種植時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凍。新鮮的葫蘆皮嫩綠,果肉白色,果實也被稱為葫蘆,可以在未成熟的時候收割作為蔬菜食用。葫蘆各栽培類型藤蔓的長短,葉片、花朵的大小,果實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果有棒狀、瓢狀、海豚狀、壺狀等,類型的名稱亦視果形而定。另外古時候人們把葫蘆曬幹,掏空其內,做盛放東西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