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浪漫主義詩歌

浪漫主義詩歌

宋代詩人蘇軾曾說:“明月幾時有?向天要酒。天上的闕宮不知是哪壹年...不應該有恨。為什麽要在另壹個時間離開呢?人有悲歡離合,月滿陰眼。這件事既古老又困難...! "。其中“人有喜怒哀樂,月滿陰睛”這句話,成為古往今來人們深切表達對事物感受的名句。

中國的詩詞歌賦歷來講究“借景抒情”。當我們看到藍天、白雲、湖泊、山川時,我們的“心湖”會在這美麗的景色上不經意間產生“漣漪”和“* * *聲”。自然界的壹切都是永恒的,只是我們的心情不同。我們的心情會受到年齡、經歷、性格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以至於我們每個人在心中看到的都是同壹個形象卻產生不同的情緒“波”。這就是所謂的“看感情的事,有什麽不正常的?”……!

可見“無古今風流,情淺情深。”永恒的浪漫,我們看事物的感覺不壹樣。而在《我思天地》中,沒有限制,沒有終點,就不可避免地要去感受物質的東西,觸摸場景。所以,外遇每年都是壹樣的,不同的是我們看待外遇的心態。

仔細想想,蘇軾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圓眼”是有問題的。究其根本,月亮並不是陰晴圓缺。在大自然浩瀚的宇宙中,它壹直是圓的。我們之所以看到它,有時是因為我們的觀看者在宇宙中的立足點和角度取向不同。而人是沒有喜怒哀樂的,我們又為什麽會感知到生活中真實的喜怒哀樂?其實所謂的悲喜只是表象,並不真實。有因必有因,有因必有果,因果必對應。世間萬物都逃不過這個規律。

綜上所述,我們雖然存在,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但是我們對外界的感知和認識壹定是理性的,正確的嗎?不完全是。其實我們對外界的認識和判斷,摻雜了太多的主觀意識。比如我們自己的心情不同,對外界的風景感知也會不同。當我們心情好的時候,我們覺得我們眼中看到的壹切都是美好的。當我們喜歡壹個人的時候,似乎這壹切的缺點都變成了優點。而當我們討厭壹個人的時候,這個人在我們眼裏可能會變得壹無是處,但事實並非如此。

所以我覺得雖然我們都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但是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認知總是在偏差,有時候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比如我們對時間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妳有沒有註意到,黃河的水是如何離開天堂,進入海洋,壹去不復返。妳有沒有註意到,在高高的房間明亮的鏡子裏,可愛的頭發,雖然早上是絲黑色的,到了晚上已經變成了雪”。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名句《將進酒,妳會看見嗎》。詩人在詩中感受到時間的飛逝,人生的天地差距轉瞬即逝,突如其來。這時的讀者,無論在任何朝代或歷史背景下,男女老少都會對詩人產生非常強烈的情感。在這樣的大情懷下,我們所有人都會有壹致的認識和認同感。

但是有誰會去思考這樣壹個問題,那就是時間這個概念在世界上真的存在嗎?我們感知的時間,是真實的嗎?

很久以前我就沒想過這個問題,以後也不會去想。有很多時候,我覺得時間就像壹條小溪靜靜地流走。每當我們停下腳步向前看的時候,它就從我們的指尖慢慢滑過,不留痕跡。當我們呆呆地看著日歷上枯燥的數字時,我們真的能體會到那些壹串串數字背後的真正含義嗎?

每壹次日歷上的紙片被我輕輕撕掉,那壹刻我清楚地意識到,這些薄如蟬翼的紙片,承載著我的過去,我的青春,我的未來。畢竟失去的日子回不來了,會在失去的時間裏永遠滅亡...!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相信每個人在自己的回憶中都會有同感,那就是時間容易變老,青春容易消逝。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上的時間概念真的存在?事實上,時間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我們對時間的看法是虛幻的,所以根本沒有時間這回事。

真正意義上的壹年、十年、百年也是不存在的。也許有人認為這種說法不正確,很明顯時間是存在的。為什麽說時間不存在?因為我們在虛幻世界中感知的時間是相對的,而妳感知的時間長短是互不相同的。就像和喜歡的人在壹起,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和厭煩的人在壹起,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我們能感知到的所有時間,都是因為外在的唯心主義而有長有短。

因此,不僅時間本身並不真正存在,甚至連“時間”這個詞也不存在,因為在人類誕生之前並沒有這個術語。自從人類出現以來,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和對外界環境認識的不斷加深,我們為了方便溝通交流,設立了壹個單位名詞來表示測量距離,其實本質上只是壹個假名。

俗話說“壹念萬年,萬念俱灰。”寒來暑往,世事變遷,彈指壹揮間”...!

(壬寅年五月二十九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