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普陀山蓮花池的詩句

描寫普陀山蓮花池的詩句

康有為用“觀音過次不肯去,海上神山湧普陀 。樓閣高低二百寺,魚龍轟卷萬千波。”的詩句贊頌普陀山之勝景普陀山是中國佛教名山,與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Mountain Putuo)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壹個小島,面積12.93平方公裏,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壹 、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全島面積12.5平方公裏,形似蒼龍臥海。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

普陀山是全國著名的觀音道場。其宗教活動可溯於秦,從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煉丹遺跡隨處可覓。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來謁潮音洞,感應觀音化身,為說妙法,靈跡始著。唐鹹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鍔大師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遂有“不肯去觀音”。後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余僧侶,史稱“震旦第壹佛國”。每年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燭火輝煌、香煙燎繞;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嘆為觀止。每逢佛事,時有天象顯祥,信眾求拜,靈驗屢現 。綿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鐘靈毓秀之凈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有句俗語叫:“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壹人間清凈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全山***有百年以上樹木66種、1221株。不僅有千年古樟,還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壹級保護植物的普陀鵝耳櫪。島四周金沙綿亙、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青峰翠巒、銀濤金沙環繞著大批古剎精舍,構成了壹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巖壑奇秀,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陽洞各呈奇姿,引人入勝。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不少名勝古跡,都與觀音結下了不解之緣,流傳著美妙動人的傳說。

主要景點有三大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普陀山的標誌南海觀音大銅像、紫竹林,還有以自然景觀和寺廟相結合的西天景區。每到夏日來臨,來普避暑的遊客紛紛聚集到浙江省第壹個海濱浴場壹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壹道亮麗的景觀。

編輯本段四海尊崇

普陀山憑借其特有的山海風光與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很早就吸引眾多文人雅士來山隱居、修煉、遊覽。據史書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為道人修煉之寶地。秦安其生、漢梅子真、晉葛雅川,都曾來山修煉。普陀山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為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交往的必經通道和泊地。至今山上仍留有高麗道頭、新羅礁等歷史遺跡,流傳著韓國民族英雄張保臯等事跡。自觀音道場開創以來,觀光攬勝者絡繹不絕。宋陸遊、明董其昌等歷代名士,都先後登山遊歷。歷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或吟唱,或賦詩,留下了大量珍貴的詩文碑刻,使普陀山文物古跡極為豐厚;唐宋元明清五朝近20位帝王為了祈求國泰民安,特遣內侍攜重禮專程來普陀山朝拜觀音。明太祖朱元璋、清聖祖康熙還多次召見普陀山高僧,賜金、賜紫衣、賜字、賜佛經,禮遇有加;新中國歷任中央領導人也都親自蒞臨普陀山視察、指導工作。五朝恩寵,千年興革,佛國香火,由是鼎盛,赫赫聲名,廣播遠揚。 歷經數十年艱辛的建設、開發和保護,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日趨規範化、制度化,旅遊秩序井然,景區社會穩定,相繼榮獲了“國家級安全山、文明山、衛生山”、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旅遊消費者權益示範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等榮譽,還通過了ISO14001環境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和獲得全國第四家ISO14001國家示範區榮譽等。 優越的人文環境、壹流的旅遊服務使普陀山常年遊人如織,佛事四季不斷。2004年接待遊客 230多萬人次。每年三大香會節以及中國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普陀山之春”旅遊節期間,遊客更多,香火更旺。 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虔誠朝拜,壹派“海天佛國、琉璃世界”莊嚴而又繁榮的景象. 普陀山已經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成為集禮佛觀光、避暑度假、文物考古、海島考察、書畫寫生、影視攝制,民俗采風於壹體的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區。

編輯本段十二景觀

普陀以山兼海之勝,風光獨特,四時景變,晨昏物異。其風景點數又以百計,可謂風光無限。如其他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壹樣,普陀山也有它的“景中之景”。 遊覽普陀山的歷代名人曾憑各自的觀感,分別有“普陀八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景”。“普陀十六景”之頌贊。 明代文學家屠隆的詠“普陀十二景”詩: 梅灣春曉、茶山夙霧。古洞潮音、龜潭寒碧、大門清梵、千步金沙 蓮洋午、香爐翠靄、洛迦燈火、靜室茶煙、磐陀曉日、缽盂鴻灝。 清代裘班所編的《普陀山誌》十二景: 短姑聖跡、佛指名山、兩洞潮音、千步金沙、華頂雲濤、梅岑仙井 朝陽湧日、磐陀夕照、法華靈洞、光照雪霽、寶塔聞鐘、蓮池夜月。

編輯本段蓮洋午渡

蓮洋就是蓮花洋,處舟山本島勺普陀山之間,北接黃大洋,南為普沈水道。洋以日本人欲迎觀音像回國,海牛鐵蓮花阻渡的傳說得名。清康熙《定海縣誌》轉引《普陀誌》雲:“宋元豐中,侯夷人貢,見大土靈異,欲載至本國,海生鐵蓮花,舟不能行,倭懼而還之,得名以此。”

蓮花洋是登普陀山進香的必由之航路。旅客的航船行至洋上,如果趕上午潮,就能見到洋面波濤微聳,狀似千朵萬朵蓮花隨風起伏,令人心曠神怡,聯想翩翩。如遇到大風天,這裏則是波翻盈尺,驚濤駭浪,另壹番極為壯觀的景色。

曾有漁歌詠道:“蓮花洋裏風浪大,無風海上起蓮花。壹朵蓮花開十裏,花瓣尖尖象狼牙。”

編輯本段短姑聖跡

進了佛國山門,往東南約300米處,便是短姑道頭。灘上有“闊十余米,長百來米,小石自相零附,兩側錯列巨細不壹形狀各異的巖石”,有些石上鐫有“短姑古跡”等字樣, 出沒於潮汐浪濤之中,成為舊時的天然船埠。船到短姑道頭邊,可是靠不了岸,還得用長不過壹丈、寬不過三尺的小舢板擺渡。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普陀山住持了余、蓮禪二僧因潮落潮漲,往來船只靠岸不便,遂募資用巨石壘成長達11米,寬8米的石條道頭。在未建普陀山客運碼頭之前,凡前來普陀山參劄進香、攬勝觀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相傳有姑嫂倆發願禮佛,幾年後湊資買船,渡蓮洋朝山進香,船剛泊道頭,不巧小姑“天癸”來潮,自愧不潔,不敢下船入山。其嫂短其無福朝聖,遂囑其在小舟中候她,獨自悵然進山拜佛去了。不想時近晌午,潮水大漲,小舟與岸相隔,小姑久坐船中,饑不得食,甚為納悶。正在此時,只見壹村婦模樣的,持食盒至岸,邊向潮水裏投下壹些石塊,邊踩著這些石塊徑直來到小姑舟中,說是她嫂托她捎來的,放下食盒,便離船而去。過了不久,其嫂進香歸來,問及前事,娘愕然;忽然記起剛才拜佛時,瞻仰蓮座,只見觀音大士衣據濕著壹片,心裏頓有所悟,以為這是觀世音菩薩所為,忙不叠又進山到觀音面前叩拜會了。因其嫂曾在碼頭“短其姑”,從此,姑嫂泊舟處即被稱作‘短姑道頭”。道頭旁自相零附出沒於潮水中的石塊,傳說是大上送食時投向潮水裏用以跺腳的石塊,遂被稱作‘短姑聖跡”。

編輯本段梅灣春曉

海灣春曉指的是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稱梅岑,因西的山灣為梅灣,又呼作前灣。據傳此地多野梅,庵、篷僧眾又多好養梅。怡性。每當早春季節,春回人地,避山野梅,香滿山谷,青山綠樹,襯映著點點紅斑,煞是壹番美景,曾被人譽之為“海上羅浮”。

每當天陽無風時日,佇立西山巔;遠眺蓮花洋,只見漁舟競發,鷗鳥翔集,海中波濤,道道耀光,山外青山,層層疊翠,美不勝言。若在月夜,則疏枝淡月,島礁騰朧,幽香撲鼻,更為令人陶醉。

編輯本段磐陀夕照

“磐陀夕照”說的是磐陀石壹帶的傍晚景色。

由梅福庵西行不遠處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兩石相累而成,下面壹塊巨石底闊上尖,周廣20余米,中間凸出處將上石托住,曰磐;上面壹塊巨石上平底尖,高達3米,寬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兩石接縫處間隙如線,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壹石空懸於壹石之上。

每當夕陽西下,石披金裝,燦然生輝,人們如能在此時登上石頂,環眺山海,洋洋大觀,景色壯奇,“磐陀夕照”,便成為普陀山之壹大奇觀。

編輯本段蓮池夜月

“蓮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濟寺山門前,也稱“放生池”、”蓮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後植蓮花,即稱“蓮花池”。

“海印”,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印象壹切事物,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現壹切之法。海印池面積約十五畝,始建於明代。池上築有三座石橋,中間壹座稱平橋;北接普濟寺中山門,中有八角亭,南銜禦碑亭。卸碑亭、八角亭、普濟寺古剎建在同壹條中軸線上。古石橋橫臥水波,遠處聳立著壹座占和疏朗雄偉中透出股秀靈,真如人宮仙境,美輪美奐。

蓮花地三面環山,四周古樟參天,池水為山泉所積,清瑩如玉。每當盛夏之際,池中荷葉田田,蓮花亭亭,襯映著古樹、梵字、拱橋、寶塔倒影,構成壹幅十分美妙的圖畫。夏日月夜到此,或風靜天高,朗月映池;或清風徐徐,荷香襲人。

荷花,佛家稱之為蓮花,是聖潔、清凈的象征。佛教稱極樂世界為“蓮邦”,以為彼土之眾總以蓮花為所居。認為眾生皆有“佛性”,只是由於被生死煩惱所困擾,而沒有煥發出自己的佛性,因而還陷在生死煩惱的汙泥之中。蓮花則‘咄汙泥而不染,澄清漣而不妖”,故佛教以蓮花來比喻“佛性”。觀世音菩薩是普渡眾生往生蓮邦的“蓮花部主”。

編輯本段法華靈洞

法華靈洞奇特景觀這裏方圓巨石自相壘架,形成洞穴數十處:有的有空刻露,傴行可過;有的寬廣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豐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註成池普陀山洞穴雖多,層復出奇,唯此們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巖”、“東南大柱”等題刻。

編輯本段古洞潮聲

洞半浸海中,縱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約10余米。此處海岸曲折往復,巉巖峭壁,怪石層層疊疊。洞底通海,頂有兩處縫隙,稱為天窗。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張口狀。日夜為海浪所擊拍,潮水奔騰入洞口,勢如飛龍,聲若雷鳴。若遇大風大,浪花飛濺,浪沫直沖“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內七彩虹霓幻現,嘆為奇觀。

據載,宋元時期來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扣求菩薩現身賜福。明以後則多去梵音洞叩求觀音大土靈現。香客中常有縱身躍下山崖,舍身離世,藉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於是定海縣令纓燧在岸上建亭,並親書《舍身戒》立碑以禁舍身。

編輯本段朝陽湧日

過仙人井,登幾寶嶺東望,見崗上有巖斜峙似象,伸鼻舉目,眺望東海,此即為象巖。象巖上側,猶有馴服似兔的兔巖。象巖以東臨海處,復道轉折,層梯而下,有壹天然洞窟,廣不逾丈,卻幽邃竅冥。洞外巨石參差,積疊人海。洞面朝東洋,左右挽百步沙與千步沙。每當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觀海景,景色壯麗,堪嘆觀止。旭日“巨若車輪,赤若丹沙,忽從海底湧起,赭光萬道,散射海水,前鮮想曾光耀心目。”所以人們給它起名為“朝陽洞”,並把“朝陽湧日”列為普陀十二景之壹。在普陀山見日出,以朝陽洞為先。

朝陽洞也是聽潮音的好去處。朝陽洞上原有朝陽庵,據書載,身處此庵,浪濤轟嗚其下,如千百種樂交響叠奏,別有情趣。

攤霞亭又稱朝陽亭,建在朝陽洞左平臺上,近崖瀕海,每當旭日東升,霞光輝映,景色奇麗。

編輯本段千步金沙

千步金沙,沙色如金,純凈松軟,寬坦軟美,猶如錦茵設席,人行其上,不濡不陷。此處海浪日夜泊岸,濤聲不絕。浪潮嬉沙,來如飛瀑,止如曳練。每遇大風激浪,則又轟雷成雪,豁人心魄。悠忽之際,詭異尤常,奇特景觀,不可名狀。千步沙沙坡平緩,海面可闊,且水中無亂石暗礁,常為遊泳健兒所青睞。如在夏日裏來的遊客,千萬不要錯過這壹景觀,或在遊山之後,赤著足行正其上,讓海浪親撫妳的腳面,其趣其咪,未經親試者不可想象。或者靜靜地在沙灘上坐上壹會兒,聽聽潮聲。或者幹脆換上泳裝躍入佛海波濤,它會給妳帶米無限涼爽。當妳浮遊在碧海的懷抱之中,身心也許會慢慢地與大海交融起來,這時也許妳會覺得妳就是海,海就是妳……。

千步金沙並不只是白天很美,每臨月夜,嬋娟緩移,清風習習,濤聲時發,其清穆景色更為詩意盎然。故有人曾將其與壯麗的朝陽湧日,合稱昔陀山觀絕。

編輯本段光熙雪霽

光熙峰在佛頂山東南,壹名“蓮石花”、又名“石屋”。從遠處望去,翠綠叢中,峰石聳秀,似蓮花,如白雪積峰。

“光熙雪霽”指的是光熙峰的雪後景色,為普陀十二大景觀之壹。普陀山難得下雪,冬天顯得寧靜而奇妙。但如果妳運氣好,趕上壹場大雪,登上佛頂山,俯瞰光熙峰,猶如碧玉塑就,銀裝素裹,千樹萬樹梨花開,山色混壹,海大低與凍雲齊平。此時此景,妳會覺得心清慮凈,猶如身臨潔白無垢的佛國凈土,舒暢無比。

光熙峰的雪景,是不大容易見到的,但普陀是佛家聖地,佛門弟子常來常往,或常住靜修.就有緣賞識普陀山的“雪霽’風光。

編輯本段茶山夙霧

茶山位於佛頂山後,自北而西,婉蜒綿亙。山勢崆曠,中多溪澗。而每在日出之前,茶樹林夙霧繚繞,時而如絲似縷,時而姻缊獼漫。此時此刻,如若身處其間,如夢如幻,令人通思無限。

古代普陀山沒有居民,山中僧人自種自食,種茶是住山僧人的壹項重要勞作。每到采摘季節,眾僧壹齊出動,山上立時出現壹種“山山爭說采香芽,撥霧穿雲去路賒”(明·李桐詩句)的繁忙景象。

普陀茶山之茶,被人稱作“雲霧佛茶”,因為此茶樹多為僧人所植,因而山僧談論“茶山夙霧”也別具情韻。

編輯本段天門清梵

天門清梵,說的是普陀山最東端梵音洞的景觀。從法雨寺經飛沙嶴,過祥慧庵,即為普陀最東部的青鼓壘山。青鼓壘插入普陀洋,想必是此地常為驚濤拍崖,潮聲撼洞,晝夜轟響,宛如擂鼓,故又稱“驚鼓擂”。在青鼓壘山東南端有壹天然洞窟,洞巖斧劈,高有百米,峭壁危峻,兩邊懸崖構成壹門,習稱梵音洞。在普陀山眾多歷來被人們嘆為神奇的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氣勢和陡峭危壁,為其他洞所莫及。梵音洞山色清黔,蒼崖兀起,距崖頂數丈的洞腰部,中嵌橫石如橋,宛如壹顆含在蒼龍口中的寶玉。兩陡壁間架有石臺,臺上築有雙層佛龕,名“觀佛閣’。凡欲觀覽梵音洞者,先要從崖頂迂回順著石階而下,然後來到觀佛閣。據傳在這裏觀佛,人人看到的佛都不同,即使是同壹個人,也會隨看隨變,極其奇異。此地又為梵音洞觀潮最佳處,佛閣下曲屈通大海,海潮人洞,拍崖濤聲如萬馬奔騰,如龍吟虎嘯,日夜不絕,聞之者無不驚心動魄。佛家信眾至此,多喜在洞口膜拜,祈求見到觀世音菩薩的現身祛相。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禦書“梵音洞”額賜掛於此處。

編輯本段白華庵

建於明萬歷四十年(1612),康熙年間屢次擴建。庵中大悲閣,原為僧人收藏古玩、圖書之處,名人學士常往觀賞。1960年後作民居,現尚修復。庵中有“真歇泉”古跡,宋代文學家史浩題有石碑,現泉廢,碑尚存居民處,為普陀山現存最古碑刻。近年又在白華庵右側妙莊嚴路旁發現明萬歷年間修築海塘碑刻。

竹禪(1842—1901),清末著名畫僧,與破山禪師齊名,壹生嗜好書畫。俗姓王氏,號熹公。工書、畫,其水墨人物、山水、竹石,人謂別成壹派,題畫詩亦佳。光緒(壹八七五―壹九o八)間返蜀示寂。《海上墨林》、《韜養齋筆記》、《益州書畫錄》。14歲出家於梁山報國寺,受戒於雙桂堂,壹生雲遊大江南北,晚年為雙桂堂第十代方丈。通詩文,善書畫,工篆刻。其書畫作品中以水墨人物,山水,墨竹,頑石,羅漢佛像見長。其主要作品現存於新都寶光寺,普陀山白華庵。人們在他墓前提聯評價:“攜大筆壹枝,縱橫天下;與破山齊名,膾炙人間。”是這位“書畫名家”壹生的真實寫照。

普陀山的風景名勝、遊覽點很多,主要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這是現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濟禪寺始建於宋,為山 中供奉觀音的主剎,建築總面積約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禪寺始建於明, 依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慧濟禪寺建於佛頂山 上,又名佛頂山寺。 奇巖怪石。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龜聽法石、海天佛國石等二十余處。 在山海相接之處有許多石洞勝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沙灘。島的四周有許多沙灘,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 是壹個弧形沙灘,長約3裏,沙細坡緩,沙面寬坦柔軟,是壹個優良的 海水浴場。夏天去遊覽,可帶上遊泳衣在這裏暢遊。樹木島上樹木蔥郁, 林幽壑美,有樟樹、羅漢松、銀杏、合歡等樹。大樟樹沿有1000余株。 其中有壹千年古樟,樹圍達6米,蔭數畝。還有壹株“鵝耳櫪”,是我 國少見的珍貴樹種,列為國家二等保護植物。 普陀山流傳著許多有關佛教的民間故事。

坐船到普陀山的輪船班次

吳淞客運中心公交線路表

1、上海火車站--吳淞客運中心 乘輕軌至江灣鎮換乘51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2、人民廣場--吳淞客運中心 乘952路至張華浜換乘51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3、十六鋪--吳淞客運中心 乘576路至曲陽新村換乘116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4、上海體育館--吳淞客運中心 乘旅遊5號線直達吳淞客運中心

5、浦東第壹八佰伴--吳淞客運中心 乘522路直達吳淞客運中心

6、五角場--吳淞客運中心 乘90路至張華浜換乘51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7、江灣鎮--吳淞客運中心 乘51路、116路直達吳淞客運中心

8、虹橋機場--吳淞客運中心 乘925路至人民廣場換乘952路至張華浜換乘51路至吳淞客運中心

9、浦東國際機場--吳淞客運中心 乘機場四線至大柏樹換乘51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寶楊碼頭專線:寶楊路汽車站--吳淞客運中心--上海火車站

旅遊5號線:寶楊碼頭--吳淞客運中心--上海體育館

輪船:洛伽山 錦屏輪 普陀山輪 法雨輪

上船地點:上海吳淞客運碼頭 [從上海市區到吳淞客運碼頭]

航行時間:壹個晚上,第二天早上07:00左右抵達普陀山

編輯本段旅遊指南

最佳旅遊時間

壹年四季皆可暢遊普陀。

普陀山是海洋性氣候,冬季最冷為零下5℃左右,夏季平均氣溫26.9℃。日照充分,可見海浪煮日,碧海青天,海上生明月,佛光照我心。雖然普陀山壹年四季都可以旅遊,但是,選擇何時上島,是要非常留心的。

踏沙看海

享受海水和沙灘,當然是夏季7、8、9月最好。

每至夏秋之季,海面上萬頃波濤驚起巨瀾,驚心動魄,吼聲震天。至夜則是另壹種奇觀,壹排排波浪在夜幕中閃閃發光,令人眼花繚亂,人們稱之為“海火“,信眾們則叫“神火”。

品味紫濤盛宴

如果重點是吃最新鮮的海鮮,10月最好。

舟山歷來是世界四大漁場之壹、三大漁港之壹,舟山群島的東海漁場,在海內外享有盛名。千余種魚、蟹、蝦、貝、藻類使舟山享有“中國漁都”之美譽。

經過舟山人民幾十年來對海鮮美食文化的演繹,無論是夜幕下海邊的海鮮夜排擋,還是地道漁家風味的漁家宴,都構成了膾炙人口的“中國海鮮,吃在舟山”的海鮮美食佳話。

雲遊海天佛國

如果是香客和善男信女,會特意選擇三個日子上島:2月19日為觀音菩薩生日,6月19日為菩薩得道日,9月19日為菩薩涅盤日,這三個日子都是農歷。

以二月大香會期為最盛,六月遊山避暑者較多,九月則稱小香會,香客略少。這三個日子的前三天,大批香客上島,候船時間可能長壹點,房價也可能略高。

壹般遊客,如果想觀覽佛事盛況,可專門選擇這幾個日子,如果怕人多擁擠,可以避開這幾個時間上普陀山。

景區門票:

2007年9月20日起普陀山門票每人160元。元月壹日二日、春節初壹至初五、五月壹日至五月五日、十月壹日至十月五日進山門票為每人200元。 每年12月,1月每人140元。1.4米以下的兒童免進山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