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西安古城墻的詩句
關於夜遊西安古城墻的經典詩句 1.《夜遊西安鐘鼓樓》詩詞的全文是什麽
《夜遊西安鐘鼓樓》詩詞的全文是:《登西安府鼓樓》年代: 明 作者: 殷奎西府層樓接上臺,客懷落日為誰開。
壹天秋色雲飛斷,萬戶晴輝鵲噪來。遍倚危闌頻入感,未吹畫角已興哀。
千年朝市仍更變,獨有南山石未灰。描寫西安的詩:1、唐 許玫《題雁塔》寶輪金地壓人寰,獨坐蒼冥啟玉關。
北嶺風煙開魏闕,南軒氣象鎮商山。灞陵車馬垂楊裏,京國城池落照間。
暫放塵心遊物外,六街鐘鼓又催還。2、唐 許渾《鹹陽城東樓》壹上高樓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3、唐 賈至《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
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自惹禦爐香。
***沐恩波鳳池上,朝朝染瀚侍君王。4、唐 白居易《酬元員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憶見寄》悵望慈恩三月盡,紫桐花落鳥關關。
誠知曲水春相憶,其奈長沙老未還。赤嶺猿聲催白首,黃茅瘴色換朱顏。
誰言南國無霜雪,盡在愁人鬢發間。5、唐 章八元《題慈恩寺塔》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
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
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蒙蒙。
2.與城墻有關的詩句
1. 時間摧殘出它的滄桑:但他仍雄立壹方,如同壹位怒目金剛。他經歷過多少淒涼有風花雪月的繁華也有人走茶涼的悲傷。青苔是時間逝去的痕跡,古墻阻攔著敵人讓城市固若金湯。
2. 四時的古城墻景色常新,極能勾引人們的想往和掛念,對西安人,對異鄉人,對中國人,對外國人,沒有差別心,同樣給予微笑。
3. 壽縣古城墻,是全國屈指可數的保存完好的城墻之壹。由於壽縣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來壹直是兵家爭奪的軍事重鎮。
4. 城墻原為平磚砌築,解放後為了防洪,曾將局部墻垣改用石塊壘築,近年,又陸續用石條進行了加固。
5. 作為古老歷史的見證,壽州人非常珍愛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墻。城墻為宋代重築,爾後叠有修葺。城墻周長7174米,高為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
6. 在古城南門東墻上嵌著壹塊石刻,上刻壹個做行刺狀的武士,這就是“壽州內八景”之壹的“門裏人”。
7. 佇立在寬闊的城垣上,極目遠望。在廣闊的天宇下,這古老的磚墻隨著群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
8. 千百年屹立於此的長城呵,它是生命的記錄,歷史的見證。我猜想這地球上最長最堅固最渾厚的灰墻裏,壹定包蘊著什麽。它?莫不就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
9. 這城墻修得這樣高。修建城墻的國主認為,高聳的城墻給人以堅不可摧的印象,高大即是力量。但如此具象的力量,敵不過壹句話,敵不過這壹代的衛國國主說:“我們投降罷。”
10. 壹面城墻,幾塊磚。要是沒有那些歷史、那些傳說,它的價值就是我們看到的那樣,無需深究。
11. 走過寂寞青春的城,輕撫斑駁的古城墻,試問流年裏多少鏡花水月,不覺間,悄然落傷心的雨。
12. 中國的禮法書籍規定城墻必須是方形的,坐落必須有致:城墻要開12座門以與12個月份相合,必須要有內城以供皇室居住。
13. 過去的時光,停留在某壹個角落,我壹路追尋,透過古老的城墻,我看見了黑白色的我們,於是,我又壹次微笑著感傷……
14. 在雨中,走過厚重的元城墻,登上亙古佇立的大雁塔,走在朦朧的曲江池邊、都尋不到、那夢中的長安、那夢中的妳。
15. 那古樸城墻,像是亙古就屹立在這裏壹樣,百米高的墻面上早已布滿了點點青苔,而這些青苔,正是時間逝去的痕跡,是歷經滄桑的最好佐證。
16. 看真壹點,起落有致的城墻,受不了歷史的重壓而微微佝僂著,無數的裂縫,叢生著雜草,雄偉只是軀殼,它荒蕪已久,壹身炮彈的殘跡。任何敵人都可壹攻而下。
17. 當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墻,當我撫摸著腐朽的柱梁,當我興奮的倚欄遠望,總會有壹絲酸澀沖上喉頭,總聽到有壹個聲音大聲的說:記得嗎?妳的祖先名叫炎黃。
18. 城墻四隅各築壹角臺,西南角臺為圓形,其余3個為方形。角臺突出墻外,建有比敵臺更為高大的角樓,表明其在戰爭防守中的重要地位。
19. 城墻每距120米設有凸出的敵臺,***有98座。現有93座。敵臺上建敵樓,是守城將士休息、瞭望和作戰的場所。
20. 西安城墻的成長和發展有其漫長的過程,後續的修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西安城墻的歷史疊加,追溯源頭,完全可以延伸到1400多年前的隋唐時代,不應該因明時的修建包磚,便斷定僅有600余年的歷史。
3.描寫古城墻的句子
春節前,我和爸爸媽媽回姥姥家過年的時候路過西安,爸爸媽媽帶我參觀了西安的古城墻。
我們買的門票背面介紹說,這座城墻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墻高12米,基寬16-18米,頂寬12-14米,城周有觀敵臺98座,四周均有登城馬道,有垛口5984個。城外有護城河,四門跨河外設有吊橋。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比較完整的唯壹的壹座封建古城墻。
前面最好先寫對古城墻的觀感,先寫壹些整體的印象,如城墻的高大雄偉,有關城墻介紹的數字可以在後面的參觀中說出來,也可以通過與媽媽的對話寫出來。
我們是從南門上城墻參觀的。南門也叫“永寧門”,算是南邊的壹個主城門。沒有見到城墻之前,媽媽給我講了壹些有關城墻的事,(講了壹些什麽城墻的事,可以寫寫)我還以為城墻就是壹堵普通的圍墻,心想圍墻有什麽好參觀的呢?再說,人又怎麽能上到墻上,而且還能打仗呢?我的腦子裏出現了壹串串的問號。可是等我來到城墻下擡頭壹看,才知道這城墻好高啊!足有三四層樓那麽高,而且非常厚,這哪是普通的圍墻呀。
我們順著城門邊的樓梯,也就是登城馬道上到了城墻的頂上。壹上去,我就更驚奇了,城墻的頂上真寬呀,足可以並排開四五輛汽車!上面還長的有樹呢?靠著城外的那壹面墻很高,大概有兩米高,頂部有壹個個長方形的垛口,那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觀察敵人用的。如果敵人進攻了,還可以開弓放箭。靠城裏的那面墻稍低壹些,只起了防護的作用,以免人掉下去。城墻頂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裏低,這樣雨水很容易流走。我爬上臺階從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墻外的護城河和河上正對著南門的吊橋,還有遠處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和汽車。
站在城墻上,我有壹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古代的人能建造出這麽雄偉的城墻,他們真是太了不起了,他們壹定很聰明,也壹定很勤勞。這次我參觀西安古城墻收獲真大呀!
4.與城墻有關的詩句
1. 時間摧殘出它的滄桑:但他仍雄立壹方,如同壹位怒目金剛。
他經歷過多少淒涼有風花雪月的繁華也有人走茶涼的悲傷。青苔是時間逝去的痕跡,古墻阻攔著敵人讓城市固若金湯。
2. 四時的古城墻景色常新,極能勾引人們的想往和掛念,對西安人,對異鄉人,對中國人,對外國人,沒有差別心,同樣給予微笑。3. 壽縣古城墻,是全國屈指可數的保存完好的城墻之壹。
由於壽縣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來壹直是兵家爭奪的軍事重鎮。4. 城墻原為平磚砌築,解放後為了防洪,曾將局部墻垣改用石塊壘築,近年,又陸續用石條進行了加固。
5. 作為古老歷史的見證,壽州人非常珍愛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墻。城墻為宋代重築,爾後叠有修葺。
城墻周長7174米,高為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6. 在古城南門東墻上嵌著壹塊石刻,上刻壹個做行刺狀的武士,這就是“壽州內八景”之壹的“門裏人”。
7. 佇立在寬闊的城垣上,極目遠望。在廣闊的天宇下,這古老的磚墻隨著群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
8. 千百年屹立於此的長城呵,它是生命的記錄,歷史的見證。我猜想這地球上最長最堅固最渾厚的灰墻裏,壹定包蘊著什麽。
它?莫不就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9. 這城墻修得這樣高。修建城墻的國主認為,高聳的城墻給人以堅不可摧的印象,高大即是力量。
但如此具象的力量,敵不過壹句話,敵不過這壹代的衛國國主說:“我們投降罷。”10. 壹面城墻,幾塊磚。
要是沒有那些歷史、那些傳說,它的價值就是我們看到的那樣,無需深究。11. 走過寂寞青春的城,輕撫斑駁的古城墻,試問流年裏多少鏡花水月,不覺間,悄然落傷心的雨。
12. 中國的禮法書籍規定城墻必須是方形的,坐落必須有致:城墻要開12座門以與12個月份相合,必須要有內城以供皇室居住。13. 過去的時光,停留在某壹個角落,我壹路追尋,透過古老的城墻,我看見了黑白色的我們,於是,我又壹次微笑著感傷……14. 在雨中,走過厚重的元城墻,登上亙古佇立的大雁塔,走在朦朧的曲江池邊、都尋不到、那夢中的長安、那夢中的妳。
15. 那古樸城墻,像是亙古就屹立在這裏壹樣,百米高的墻面上早已布滿了點點青苔,而這些青苔,正是時間逝去的痕跡,是歷經滄桑的最好佐證。16. 看真壹點,起落有致的城墻,受不了歷史的重壓而微微佝僂著,無數的裂縫,叢生著雜草,雄偉只是軀殼,它荒蕪已久,壹身炮彈的殘跡。
任何敵人都可壹攻而下。17. 當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墻,當我撫摸著腐朽的柱梁,當我興奮的倚欄遠望,總會有壹絲酸澀沖上喉頭,總聽到有壹個聲音大聲的說:記得嗎?妳的祖先名叫炎黃。
18. 城墻四隅各築壹角臺,西南角臺為圓形,其余3個為方形。角臺突出墻外,建有比敵臺更為高大的角樓,表明其在戰爭防守中的重要地位。
19. 城墻每距120米設有凸出的敵臺,***有98座。現有93座。
敵臺上建敵樓,是守城將士休息、瞭望和作戰的場所。20. 西安城墻的成長和發展有其漫長的過程,後續的修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西安城墻的歷史疊加,追溯源頭,完全可以延伸到1400多年前的隋唐時代,不應該因明時的修建包磚,便斷定僅有600余年的歷史。
5.關於西安古城愛情的詩
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推薦您入住西安和平門宜必思酒店。
地址:西安市碑林區和平路59號(和平門裏100米路東)
酒店開業時間 2007年,酒店坐落於充滿魅力的古都-西安。位於市中心及古城墻內,步行僅五分鐘即可到達明城墻及和平門。酒店靠近著名景點-碑林博物館,鐘鼓樓,穆斯林壹條街,並可方便抵達大雁塔北廣場,欣賞著名的亞洲第壹大音樂噴泉。
入住客人真實感受:好評率:95%,環境舒適,幹凈衛生,交通便利
6.關於“城墻”的詩句有哪些
1.春草
唐代:曹松
不獨滿池塘,夢中佳句香。春風有餘力,引上古城墻。
2.古築城曲五解
唐代:元稹
年年塞下丁,長作出塞兵。自從冒頓強,官築遮虜城。
築城須努力,城高遮得賊。但恐賊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傳父言,莫問城堅不。平城被虜圍,漢劚城墻走。
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半疑兼半信,築城猶嵯峨。
築城安敢煩,願聽丁壹言。請築鴻臚寺,兼愁虜出關。
3.題青龍寺
唐代:朱慶餘
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
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墻。
4.春至
唐代:白居易
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白片落梅浮澗水,
黃梢新柳出城墻。閑拈蕉葉題詩詠,悶取藤枝引酒嘗。
樂事漸無身漸老,從今始擬負風光。
5.宿李主簿(壹作劉員外)
唐代:周賀
獨樹倚亭新月入,城墻四面鎖山多。
去年今夜還來此,坐見西風裊鵲窠。
關於西安古城墻的詩句 1.與城墻有關的詩句
1. 時間摧殘出它的滄桑:但他仍雄立壹方,如同壹位怒目金剛。他經歷過多少淒涼有風花雪月的繁華也有人走茶涼的悲傷。青苔是時間逝去的痕跡,古墻阻攔著敵人讓城市固若金湯。
2. 四時的古城墻景色常新,極能勾引人們的想往和掛念,對西安人,對異鄉人,對中國人,對外國人,沒有差別心,同樣給予微笑。
3. 壽縣古城墻,是全國屈指可數的保存完好的城墻之壹。由於壽縣地處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來壹直是兵家爭奪的軍事重鎮。
4. 城墻原為平磚砌築,解放後為了防洪,曾將局部墻垣改用石塊壘築,近年,又陸續用石條進行了加固。
5. 作為古老歷史的見證,壽州人非常珍愛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墻。城墻為宋代重築,爾後叠有修葺。城墻周長7174米,高為9.7米,底寬18—20米,頂寬6—10米。
6. 在古城南門東墻上嵌著壹塊石刻,上刻壹個做行刺狀的武士,這就是“壽州內八景”之壹的“門裏人”。
7. 佇立在寬闊的城垣上,極目遠望。在廣闊的天宇下,這古老的磚墻隨著群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
8. 千百年屹立於此的長城呵,它是生命的記錄,歷史的見證。我猜想這地球上最長最堅固最渾厚的灰墻裏,壹定包蘊著什麽。它?莫不就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
9. 這城墻修得這樣高。修建城墻的國主認為,高聳的城墻給人以堅不可摧的印象,高大即是力量。但如此具象的力量,敵不過壹句話,敵不過這壹代的衛國國主說:“我們投降罷。”
10. 壹面城墻,幾塊磚。要是沒有那些歷史、那些傳說,它的價值就是我們看到的那樣,無需深究。
11. 走過寂寞青春的城,輕撫斑駁的古城墻,試問流年裏多少鏡花水月,不覺間,悄然落傷心的雨。
12. 中國的禮法書籍規定城墻必須是方形的,坐落必須有致:城墻要開12座門以與12個月份相合,必須要有內城以供皇室居住。
13. 過去的時光,停留在某壹個角落,我壹路追尋,透過古老的城墻,我看見了黑白色的我們,於是,我又壹次微笑著感傷……
14. 在雨中,走過厚重的元城墻,登上亙古佇立的大雁塔,走在朦朧的曲江池邊、都尋不到、那夢中的長安、那夢中的妳。
15. 那古樸城墻,像是亙古就屹立在這裏壹樣,百米高的墻面上早已布滿了點點青苔,而這些青苔,正是時間逝去的痕跡,是歷經滄桑的最好佐證。
16. 看真壹點,起落有致的城墻,受不了歷史的重壓而微微佝僂著,無數的裂縫,叢生著雜草,雄偉只是軀殼,它荒蕪已久,壹身炮彈的殘跡。任何敵人都可壹攻而下。
17. 當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墻,當我撫摸著腐朽的柱梁,當我興奮的倚欄遠望,總會有壹絲酸澀沖上喉頭,總聽到有壹個聲音大聲的說:記得嗎?妳的祖先名叫炎黃。
18. 城墻四隅各築壹角臺,西南角臺為圓形,其余3個為方形。角臺突出墻外,建有比敵臺更為高大的角樓,表明其在戰爭防守中的重要地位。
19. 城墻每距120米設有凸出的敵臺,***有98座。現有93座。敵臺上建敵樓,是守城將士休息、瞭望和作戰的場所。
20. 西安城墻的成長和發展有其漫長的過程,後續的修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西安城墻的歷史疊加,追溯源頭,完全可以延伸到1400多年前的隋唐時代,不應該因明時的修建包磚,便斷定僅有600余年的歷史。
2.關於西安古城愛情的詩
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推薦您入住西安和平門宜必思酒店。
地址:西安市碑林區和平路59號(和平門裏100米路東)
酒店開業時間 2007年,酒店坐落於充滿魅力的古都-西安。位於市中心及古城墻內,步行僅五分鐘即可到達明城墻及和平門。酒店靠近著名景點-碑林博物館,鐘鼓樓,穆斯林壹條街,並可方便抵達大雁塔北廣場,欣賞著名的亞洲第壹大音樂噴泉。
入住客人真實感受:好評率:95%,環境舒適,幹凈衛生,交通便利
3.描寫古城墻的句子
春節前,我和爸爸媽媽回姥姥家過年的時候路過西安,爸爸媽媽帶我參觀了西安的古城墻。
我們買的門票背面介紹說,這座城墻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墻高12米,基寬16-18米,頂寬12-14米,城周有觀敵臺98座,四周均有登城馬道,有垛口5984個。城外有護城河,四門跨河外設有吊橋。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比較完整的唯壹的壹座封建古城墻。
前面最好先寫對古城墻的觀感,先寫壹些整體的印象,如城墻的高大雄偉,有關城墻介紹的數字可以在後面的參觀中說出來,也可以通過與媽媽的對話寫出來。
我們是從南門上城墻參觀的。南門也叫“永寧門”,算是南邊的壹個主城門。沒有見到城墻之前,媽媽給我講了壹些有關城墻的事,(講了壹些什麽城墻的事,可以寫寫)我還以為城墻就是壹堵普通的圍墻,心想圍墻有什麽好參觀的呢?再說,人又怎麽能上到墻上,而且還能打仗呢?我的腦子裏出現了壹串串的問號。可是等我來到城墻下擡頭壹看,才知道這城墻好高啊!足有三四層樓那麽高,而且非常厚,這哪是普通的圍墻呀。
我們順著城門邊的樓梯,也就是登城馬道上到了城墻的頂上。壹上去,我就更驚奇了,城墻的頂上真寬呀,足可以並排開四五輛汽車!上面還長的有樹呢?靠著城外的那壹面墻很高,大概有兩米高,頂部有壹個個長方形的垛口,那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觀察敵人用的。如果敵人進攻了,還可以開弓放箭。靠城裏的那面墻稍低壹些,只起了防護的作用,以免人掉下去。城墻頂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裏低,這樣雨水很容易流走。我爬上臺階從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墻外的護城河和河上正對著南門的吊橋,還有遠處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和汽車。
站在城墻上,我有壹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古代的人能建造出這麽雄偉的城墻,他們真是太了不起了,他們壹定很聰明,也壹定很勤勞。這次我參觀西安古城墻收獲真大呀!
4.形容城墻的句子有哪些
1 贛州古城墻,始建於漢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歷史,後來經過南宋、元、明、清、民國,歷時900多年的不斷修繕、加固,使贛州城形成了壹道周長13華裏,高大雄偉的城墻,反映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2. 現保存較完整的古城墻建於北宋嘉佑年間,是江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墻,也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北宋磚墻之壹。城墻平均高7米,從東門至西門長3.6公裏,垛墻、炮城、馬面、城門都保存完好。
3. 中國有四大古城墻:西安古城墻,洪武三年始建。平遙古城墻,洪武三年;荊州古城墻,順治三年;興城古城墻,乾隆四十六年。它們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4. 從贛州古城墻西津門出發登上古城墻,沿古城墻,妳可以看到郁孤臺、蔣經國舊居、八鏡臺、八鏡公園、龜角尾(章水與貢水交匯處)、古浮橋、壽量寺、文廟、皂兒巷、董府(可在此處用餐)。
5. 城墻上的武器展覽更是讓我打開眼見,有拋石器、攻城塔等,成列在巍峨的城墻上,其中有我最喜歡的火銅,它不但威力大、不浪費火藥,還方便攜帶,我國古代的軍隊裝備說明了,當時國家是多麽的強大。
6. 古城墻是原來戰爭時期防止敵人進攻的建築,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了。古城墻外面是護城河,裏面是城墻圍著的原來的古襄陽城。
7. 荊州古城墻於三國時始建土城,歷史上屢建屢毀,現有磚墻為清順治年間依明墻基礎重建,周長10.5公裏,高9.8米,厚約10米。
8. 荊州古城墻不僅歷史悠久,景色也很美。春天,我到古城墻上去玩,看見墻縫裏長滿了嫩綠的野草和爬山虎,像碧玉妝扮了似的。
9. 荊州古城墻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是我國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府城墻。它古色古香,雖然時過境遷,但雄風猶在!
10. 走進城墻,用手輕輕觸摸著壹塊塊古老的青磚,真不敢相信它有五百多歲了。聽說這些青磚用糯米漿制成,顯得堅硬無比。沒想到在堅硬的磚縫裏還會長出壹些小芽,這是多麽頑強的生命力啊!
11. 西安的古城墻是西安最有名的建築,它環繞著西安的市中心。我們每次開車出去玩,都會從城墻下面鉆過,可是我從來都沒有上去看過。今年去西安,我終於有機會和西安的姐姐壹起去看了。
12. 西安古城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盼望著早日再去西安,再壹次觸摸那沾滿歷史痕跡的古城墻。
13. 夜晚,上燈了。整個古城墻就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各種各樣的霓虹燈倒映在護城河裏,流光溢彩。簡直分不清是城中有水,還是水中有城。
14. 荊州古城墻於三國時始建土城,歷史上屢建屢毀,現有磚墻為清順治年間依明墻基礎重建,周長10.5公裏,高9.8米,厚約10米。墻內依土圍,外臨護城河。
15. 現存城墻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壹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壹座古代城垣建築。
16. 西安古城墻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墻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總周長11.9公裏。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
5.贊美城墻的詩句
1.《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
夜深還過女墻來。
2.《古築城曲五解》
元稹
年年塞下丁,長作出塞兵。自從冒頓強,官築遮虜城。
築城須努力,城高遮得賊。但恐賊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傳父言,莫問城堅不。平城被虜圍,漢劚城墻走。
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半疑兼半信,築城猶嵯峨。
築城安敢煩,願聽丁壹言。請築鴻臚寺,兼愁虜出關。
3.《題青龍寺》
朱慶餘
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
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墻。
4.《春至》
白居易
若為南國春還至,爭向東樓日又長。
白片落梅浮澗水, 黃梢新柳出城墻。
閑拈蕉葉題詩詠,悶取藤枝引酒嘗。
樂事漸無身漸老,從今始擬負風光。
5.《宿李主簿(壹作劉員外)》
周賀
獨樹倚亭新月入,城墻四面鎖山多。
去年今夜還來此,坐見西風裊鵲窠。
6.描寫古城西安雪景的詩句
1,《長安喜雪》唐·朱灣
千門萬戶雪花浮,點點無聲落瓦溝。全似玉塵消更積,半成冰片結還流。
光含曉色清天苑,輕逐微風繞禦樓。平地已沾盈尺潤,年豐須荷富人侯。
2、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雪詩》——唐代詩人張孜
3、玉壘山前風雪夜,錦官城外別離魂。信陵公子如相問,長向夷門感舊恩。《送盧員外》唐代詩人薛濤
4、白頭風雪上長安,短褐疲驢帽帶寬。《臨清大雪》——清代吳偉業
5、千門萬戶雪花浮,點點無聲落瓦溝。《長安喜雪》——唐代朱灣
6、長安大道連狹邪,青牛白馬七香車(盧照鄰《長安古意》)
7、長安雪後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岑參《和祠部王員外雪後早朝即事》)
8、長安渭橋路,行客別時心(綮毋潛《送章彜下第》)
9、恐逢故裏鶯花笑,且向長安度壹春(常建《落第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