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松江的詩句 1.贊美松江的詩句.
松江獨宿劉長卿
洞庭初下葉,孤客不勝愁。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壹官成白首,萬裏寄滄洲。
久被浮名系,能無愧海鷗。
登松江驛樓北望故園劉長卿
淚盡江樓北望歸,田園已陷百重圍。
平蕪萬裏無人去,落日千山空鳥飛。
孤舟漾漾寒潮小,極浦蒼蒼遠樹微。
白鷗漁父徒相待,未掃欃槍懶息機。
早春松江野望竇鞏
江村風雪霽,曉望忽驚春。
耕地人來早,營巢鵲語頻。
帶花移樹小,插槿作籬新。
何事勝無事,窮通任此身。
題松江館羊士諤
津柳江風白浪平,棹移高館古今情。
扁舟壹去鴟夷子,應笑分符計日程。
松江懷古張祜
碧樹吳洲遠,青山震澤深。
無人蹤範蠡,煙水暮沈沈。
泊松江(壹作許渾詩,題作夜泊松江渡寄友人)杜牧
清露白雲明月天,與君齊棹木蘭船。
南湖風雨壹相失,夜泊橫塘心渺然。
泊松江渡(壹作南遊泊船江驛)許渾
漠漠故宮地,月涼風露幽。
雞鳴荒戍曉,雁過古城秋。
楊柳北歸路,蒹葭南渡舟。
去鄉今已遠,更上望京樓。
夜過松江渡寄友人許渾
清露白雲明月天,與君齊棹木蘭船。
南湖風雨壹相失,夜泊橫塘心渺然。
晚泊松江驛李郢
片帆孤客晚夷猶,紅蓼花前水驛秋。
歲月方驚離別盡,煙波仍駐古今愁。
雲陰故國山川暮,潮落空江網罟收。
還有吳娃舊歌曲,棹聲遙散采菱舟。
松江早春皮日休
松陵清凈雪消初,見底新安恐未如。
穩憑船舷無壹事,分明數得鲙殘魚。
晚泊松江吳融
落日停橈古渡邊,古今蹤跡壹蒼然。
平沙盡處雲藏樹,遠吹收來水定天。
正困東西千裏路,可憐瀟灑五湖船。
如何不及前賢事,卻謝鱸魚在洛川。
漁父張誌和
松江蟹舍主人歡,菇飯蒓羹亦***餐。
楓葉落,荻花幹,醉宿漁舟不覺寒。
…………
2.關於松江月夜的詩詞
松江月夜有首詞叫做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朝代:唐代作者: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壹作“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關於"月"的詩詞:1、行宮見月傷心色(唐·白居易·《長恨歌》)2、別時茫茫江浸月(唐·白居易·《琵琶行》)3、唯見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4、秋月春風等閑度(唐·白居易·《琵琶行》)5、莫使金樽空對月(唐·李白·《將進酒》)6、八千裏路雲和月(宋·嶽飛·《滿江紅》)7、壹樽還酹江月(宋·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8、又聞子規啼夜月(唐·李白·《蜀道難》)9、何處春江無月明(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0、月照花林皆似霰(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1、江畔何人初見月(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2、江月何年初照人(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3、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4、不知江月待何人(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5、可憐樓上月徘徊(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6、江潭落月復西斜(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7、斜月沈沈藏海霧(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8、不知乘月幾人歸(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9、月有陰晴圓缺(宋·蘇軾·《水調歌頭》)20、滄海月明珠有淚(唐·李商隱·《錦瑟》)21、明明如月(魏晉·曹操·《短歌行》)22、月明星稀(魏晉·曹操·《短歌行》)23、月落烏啼霜滿天(唐·張繼·《楓橋夜泊》)24、壹夜飛度鏡湖月(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25、月嬋娟(宋·蘇軾·《江城子》)26、淡煙籠月繡簾陰(宋·蘇軾·《江城子》)27、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魏晉·曹植·《洛神賦》)28、如何雪月交光夜(唐·李商隱·《無題》)29、缺月向人舒窈窕(宋·蘇軾·《浣溪沙》)30、花影莫孤三夜月(宋·蘇軾·《浣溪沙》)31、璧月瓊枝空夜夜(宋·蘇軾·《浣溪沙》)32、水連芳草月連雲(宋·蘇軾·《浣溪沙》)33、霜庭按舞月娟娟(宋·蘇軾·《浣溪沙》)34、月明千裏照平沙(宋·蘇軾·《浣溪沙》)35、月下孤舟起(宋·蘇軾·《蝶戀花》)36、月白沙汀翹宿鷺(宋·蘇軾·《蝶戀花》)37、角聲吹落梅花月(宋·蘇軾·《蝶戀花》)38、月上屏幃(宋·蘇軾·《蝶戀花》)39、月籠雲暗重門鎖(宋·蘇軾·《蝶戀花》)40、何用孤高比雲月(唐·李白·《行路難》)41、月和疏影上東墻(宋·蘇軾·《定風波》)42、月滿苕溪照夜堂(宋·蘇軾·《定風波》)43、長庚對月獨淒涼(宋·蘇軾·《定風波》)44、月滿西樓(宋·李清照·《壹剪梅》)45、月滿西樓(宋·李清照·《壹剪梅》)46、月明正在梨花上 (宋·歐陽修·《蝶戀花》)47、月明正在梨花上(宋·歐陽修·《蝶戀花》)48、珠簾夜夜朦朧月(宋·歐陽修·《蝶戀花》)49、月酒紅初上 (宋·晏殊·《浣溪沙》)50、月好謾成孤枕夢(宋·晏殊·《浣溪沙》)51、鬢亸欲迎眉際月(宋·晏殊·《浣溪沙》)52、月好風清(宋·晏殊·《蝶戀花》)53、朱簾壹夜朦朧月(宋·晏殊·《蝶戀花》)54、酥胸斜抱天邊月(宋·蘇軾·《鷓鴣天》)55、月明誰起笛中哀(宋·蘇軾·《臨江仙》)56、月出東□(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57、如月之曙(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58、夜渚月明(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59、月明華屋(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60、乘月反真(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61、月與佳人***僚(宋·蘇軾·《西江月》)62、月明多被雲妨(宋·蘇軾·《西江月》)63、沙籠月淡煙斜(宋·蘇軾·《西江月》)64、波心蕩冷月無聲(宋·姜夔·《揚州慢》)65、波心蕩、冷月無聲(宋·姜夔·《揚州慢》)66、月如鉤(唐·李煜·《相見歡》)67、湖光秋月兩相和(唐·劉禹錫·《望洞庭》)68、月如鉤(唐·李煜·《相見歡》)69、瑤臺空月明(宋·蘇軾·《菩薩蠻》)70、故教月向松江滿(宋·蘇軾·《菩薩蠻》)71、娟娟缺月西南落(宋·蘇軾·《菩薩蠻》)72、畫檐初掛彎彎月(宋·蘇軾·《菩薩蠻》)73、更闌月墮星河轉(宋·蘇軾·《菩薩蠻》)74、此時憎月明(宋·蘇軾·《菩薩蠻》)75、壹枝和月香(宋·蘇軾·《菩薩蠻》)76、從今若許閑乘月(宋·陸遊·《遊山西村》)77、舉杯邀月對(宋·蘇軾·《念奴嬌》)78、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79、頹垣夜。
3.唐宋關於松江醉白池的詩詞
七律·松江醉白池
曲徑回廊掩粉墻,天然卷軸映樞廊。
雕樓月影謫仙醉,水榭天香居士狂。
夢繞谷陽朱宰意,魂牽醉白見山彰。
癡迷美景秋風勁,小憩桐陰到海堂。
附記:松江醉白池是上海五大園林中是最古老的園林。園林布局以壹泓池水為中心,環池三面皆為曲廊亭榭,晴雨均可憑欄賞景。宋松江進士朱之純(朱宰),以名人名句即陸機曾有詩雲“仿佛谷水陽”,說自己的家鄉在谷水之陽,故取園名叫“谷陽園”。清朝著名畫家顧大申(見山)將此處列為私人別墅,因非常崇拜李白和白居易,也常常陶醉在李白和白居易的詩的優美意境中,於是也仿效韓琦修“醉白堂”的做法,將自己的園林命名為“醉白池'”。
4.有關於上海松江的古詩詞句有沒有呀
松江獨宿劉長卿洞庭初下葉,孤客不勝愁。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壹官成白首,萬裏寄滄洲。
久被浮名系,能無愧海鷗。登松江驛樓北望故園劉長卿淚盡江樓北望歸,田園已陷百重圍。
平蕪萬裏無人去,落日千山空鳥飛。孤舟漾漾寒潮小,極浦蒼蒼遠樹微。
白鷗漁父徒相待,未掃欃槍懶息機。早春松江野望竇鞏江村風雪霽,曉望忽驚春。
耕地人來早,營巢鵲語頻。帶花移樹小,插槿作籬新。
何事勝無事,窮通任此身。題松江館羊士諤津柳江風白浪平,棹移高館古今情。
扁舟壹去鴟夷子,應笑分符計日程。松江懷古張祜碧樹吳洲遠,青山震澤深。
無人蹤範蠡,煙水暮沈沈。泊松江(壹作許渾詩,題作夜泊松江渡寄友人)杜牧清露白雲明月天,與君齊棹木蘭船。
南湖風雨壹相失,夜泊橫塘心渺然。泊松江渡(壹作南遊泊船江驛)許渾漠漠故宮地,月涼風露幽。
雞鳴荒戍曉,雁過古城秋。楊柳北歸路,蒹葭南渡舟。
去鄉今已遠,更上望京樓。夜過松江渡寄友人許渾清露白雲明月天,與君齊棹木蘭船。
南湖風雨壹相失,夜泊橫塘心渺然。晚泊松江驛李郢片帆孤客晚夷猶,紅蓼花前水驛秋。
歲月方驚離別盡,煙波仍駐古今愁。雲陰故國山川暮,潮落空江網罟收。
還有吳娃舊歌曲,棹聲遙散采菱舟。松江早春皮日休松陵清凈雪消初,見底新安恐未如。
穩憑船舷無壹事,分明數得鲙殘魚。晚泊松江吳融落日停橈古渡邊,古今蹤跡壹蒼然。
平沙盡處雲藏樹,遠吹收來水定天。正困東西千裏路,可憐瀟灑五湖船。
如何不及前賢事,卻謝鱸魚在洛川。漁父張誌和松江蟹舍主人歡,菇飯蒓羹亦***餐。
楓葉落,荻花幹,醉宿漁舟不覺寒。…………。
5.關於松江月夜的詩詞
松江月夜有首詞叫做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朝代:唐代作者: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壹作“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關於"月"的詩詞:1、行宮見月傷心色(唐·白居易·《長恨歌》)2、別時茫茫江浸月(唐·白居易·《琵琶行》)3、唯見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4、秋月春風等閑度(唐·白居易·《琵琶行》)5、莫使金樽空對月(唐·李白·《將進酒》)6、八千裏路雲和月(宋·嶽飛·《滿江紅》)7、壹樽還酹江月(宋·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8、又聞子規啼夜月(唐·李白·《蜀道難》)9、何處春江無月明(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0、月照花林皆似霰(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1、江畔何人初見月(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2、江月何年初照人(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3、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4、不知江月待何人(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5、可憐樓上月徘徊(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6、江潭落月復西斜(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7、斜月沈沈藏海霧(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8、不知乘月幾人歸(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9、月有陰晴圓缺(宋·蘇軾·《水調歌頭》)20、滄海月明珠有淚(唐·李商隱·《錦瑟》)21、明明如月(魏晉·曹操·《短歌行》)22、月明星稀(魏晉·曹操·《短歌行》)23、月落烏啼霜滿天(唐·張繼·《楓橋夜泊》)24、壹夜飛度鏡湖月(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25、月嬋娟(宋·蘇軾·《江城子》)26、淡煙籠月繡簾陰(宋·蘇軾·《江城子》)27、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魏晉·曹植·《洛神賦》)28、如何雪月交光夜(唐·李商隱·《無題》)29、缺月向人舒窈窕(宋·蘇軾·《浣溪沙》)30、花影莫孤三夜月(宋·蘇軾·《浣溪沙》)31、璧月瓊枝空夜夜(宋·蘇軾·《浣溪沙》)32、水連芳草月連雲(宋·蘇軾·《浣溪沙》)33、霜庭按舞月娟娟(宋·蘇軾·《浣溪沙》)34、月明千裏照平沙(宋·蘇軾·《浣溪沙》)35、月下孤舟起(宋·蘇軾·《蝶戀花》)36、月白沙汀翹宿鷺(宋·蘇軾·《蝶戀花》)37、角聲吹落梅花月(宋·蘇軾·《蝶戀花》)38、月上屏幃(宋·蘇軾·《蝶戀花》)39、月籠雲暗重門鎖(宋·蘇軾·《蝶戀花》)40、何用孤高比雲月(唐·李白·《行路難》)41、月和疏影上東墻(宋·蘇軾·《定風波》)42、月滿苕溪照夜堂(宋·蘇軾·《定風波》)43、長庚對月獨淒涼(宋·蘇軾·《定風波》)44、月滿西樓(宋·李清照·《壹剪梅》)45、月滿西樓(宋·李清照·《壹剪梅》)46、月明正在梨花上 (宋·歐陽修·《蝶戀花》)47、月明正在梨花上(宋·歐陽修·《蝶戀花》)48、珠簾夜夜朦朧月(宋·歐陽修·《蝶戀花》)49、月酒紅初上 (宋·晏殊·《浣溪沙》)50、月好謾成孤枕夢(宋·晏殊·《浣溪沙》)51、鬢亸欲迎眉際月(宋·晏殊·《浣溪沙》)52、月好風清(宋·晏殊·《蝶戀花》)53、朱簾壹夜朦朧月(宋·晏殊·《蝶戀花》)54、酥胸斜抱天邊月(宋·蘇軾·《鷓鴣天》)55、月明誰起笛中哀(宋·蘇軾·《臨江仙》)56、月出東□(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57、如月之曙(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58、夜渚月明(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59、月明華屋(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60、乘月反真(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61、月與佳人***僚(宋·蘇軾·《西江月》)62、月明多被雲妨(宋·蘇軾·《西江月》)63、沙籠月淡煙斜(宋·蘇軾·《西江月》)64、波心蕩冷月無聲(宋·姜夔·《揚州慢》)65、波心蕩、冷月無聲(宋·姜夔·《揚州慢》)66、月如鉤(唐·李煜·《相見歡》)67、湖光秋月兩相和(唐·劉禹錫·《望洞庭》)68、月如鉤(唐·李煜·《相見歡》)69、瑤臺空月明(宋·蘇軾·《菩薩蠻》)70、故教月向松江滿(宋·蘇軾·《菩薩蠻》)71、娟娟缺月西南落(宋·蘇軾·《菩薩蠻》)72、畫檐初掛彎彎月(宋·蘇軾·《菩薩蠻》)73、更闌月墮星河轉(宋·蘇軾·《菩薩蠻》)74、此時憎月明(宋·蘇軾·《菩薩蠻》)75、壹枝和月香(宋·蘇軾·《菩薩蠻》)76、從今若許閑乘月(宋·陸遊·《遊山西村》)77、舉杯邀月對(宋·蘇軾·《念奴嬌》)78、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79、頹垣夜。
6.送人之松江 賞析
《送人到松江》 - 詩詞正文
西風蕭瑟入船窗,送客離愁酒滿缸。
要記此時分袂處,暮煙細雨過松江。
第壹句寫了時間地點。全詩抒發的感情是惜別
1。西風吹吹襲樹木的聲音從船的窗口傳來,滿滿的酒澆不盡送別親人後的思愁。
記得這分手的時候,傍晚的煙霧如細雨紛紛從松江面飄過。
2。表達了作者的離別愁緒。
3。第二句描繪了江南的秋天的景象:傍晚空際細雨似煙霧壹般籠罩在江面。
4。借煙雨表達了作者內心纏綿的愁怨
希望答案對妳有幫助
7.跪求關於松江的詩詞文化歷史.會追加150分
松江 上海市松江區(原松江鎮): 松江,上海歷史文化的發祥地。
歷史上曾享有“蘇松稅賦半天下”和“衣被天下”之稱。境內水網縱橫,九峰競秀,構成了“山谷水膚”的旖旎風光,孕育了陸機、陸雲、趙孟俯(頫)、陶宗儀、徐階、董其昌、陳繼儒、陳子龍、夏完淳、張祥和、張照等壹批文人雅士。
據史載,明至清松江進士達521人。歷經數代遺留,區內文物勝跡璀璨,方塔、李塔、西林塔、護珠塔、修道者塔五塔聳立;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五教並存;唐經幢、清真寺、醉白池、天文臺、遠東第壹大教堂交相輝映,形成了壹批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之最。
松江鎮位於本區中部,為滬杭鐵路要站。鎮區東至新洞涇港,南至滬杭鐵路,西至古浦塘與東浜交會處,北至生生橋西北。
四周和華陽橋、倉橋、五裏塘3鄉接壤。東西長約5。
6公裏,南北最寬處約2。5公裏,總面積約8。
4平方公裏。1985年,鎮屬樂都路村有耕地1208畝,鎮內縣苗圃有果園109畝。
她,秦建鎮、唐置縣、元升府、明清為全國紡織業中心,唐天寶十年(751年)至清末,華亭縣、華亭府、松江府、婁縣均設治於此。民國時期,松江縣政府及江蘇省第三、第四區專員公署皆設於此。
解放後,為松江行政區專員公署(1958年撤)、松江縣人民政府駐地。 今鎮人民政府設在人民北路。
民國初期,該鎮名華亭市、松江市,後改稱城廂區、城區。民國36年(1947年)撤區,由縣直轄。
解放初,設松江市(隸蘇南行政區松江專員公署),轄華陽、中山、嶽陽、永豐4鎮。1949年8月1日,松江市、縣合並為松江縣,松江市改為縣轄市。
11月撤市,建立城區人民政府,轄中山、嶽陽、永豐3鎮。1963年改設城廂鎮,1980年12月改今名。
1984年劃入五裏塘鄉8個生產隊,建立樂都路大隊(後改村)。1985年,松江鎮有中山、嶽陽、永豐3個街道辦事處,48個居民委員會,654個居民小組,1個行政村,8個村民小組。
解放初,全鎮計39559人,其中女性18870人。1985年,有居民23793戶,76063人,其中女性36613人;農業戶口1207人;水上戶口1145人;回、滿、蒙等少數民族***195人。
加上市屬單位等常住人口,全鎮***約10萬人。1985年,全鎮人口出生率為10。
07‰,自然增長率為3。13‰;60歲以上9352人,占總人口12。
3%。 該鎮自唐宋以來,手工業、商業日益興盛。
明代,米糧業和紡織業十分發達,運輸和加工等業隨之發展。清末民初,米商雲集秀野橋、倉橋、跨塘橋“三灘”和北門外、白龍潭畔壹帶,糧食年上市量達60~70萬石(約5萬噸)。
鎮上商業繁榮,抗日戰爭爆發後,屢遭日機轟炸,繼又被縱火焚燒,十裏長街大半變為瓦礫。解放後,城市面貌日漸改觀,特別是1978年後,市貌更日新月異。
1985年,縣供銷社在該鎮設有15個專業公司、1個貿易中心和1個食品廠,有商業、服務門市部216個,職工2470人,年營業額8188萬元。 縣物資局下設7個專業公司、1個貿易中心和2個門市部,有職工391人,年銷售額8876萬元。
鎮糧管所設有10個糧油供應站,職工175人,年供應平、議價糧食1472。5萬公斤,食油95萬公斤,其他農產品46萬公斤,年營業額731萬元,其中平價650萬元。
此外,還有其他系統和鄉村集體開辦的商店企業。80年代起,個體商販迅速增加,至1985年,已登記營業的有835戶,934人,年營業額452萬元。
全鎮設6個農貿市場,副食品購銷旺盛,年成交額978萬元。該鎮商業網點,以中山中路自谷陽路至人民路壹段最為密集。
規模較大的服務業單位有松江飯店、縣府招待所、紅樓賓館。 該鎮手工業歷來發達。
近代工業始於清末,光緒三十壹年(1905年),本縣第壹家采用機織的勤益毛巾廠在西門外壽安街開設。此後,先後開設針織、紡織、碾米、軋花、電機、機械、日用品等工廠,其中碾米廠最多。
抗日戰爭時期,工廠、作坊大多被毀,後雖有恢復,但仍雕敝不堪。解放前,工業生產在城市經濟中的比重很小。
解放後,工業逐步發展。1959年,市區工廠陸續遷入、興建。
縣辦、鎮辦工業也有顯著發展。1985年,鎮內有市、縣、鎮屬工廠73家,其中鎮辦14家;職工26357人,其中鎮辦2839人。
是年,工業產值達56166萬元,其中鎮辦3028萬元。此外,尚有部隊、樂都路村、3個鄰鄉在境內所辦工廠16家。
清末起,先後出現火車、汽船和汽車。解放後交通運輸發展迅速,1985年,境內除滬杭鐵路外,公***汽車有郊區線路10條,通上海、閔行、青浦及縣內7個鄉鎮。
鎮內有公交東玉線自東門至玉樹路,全長4。5公裏。
公***汽車日均客流量約5萬人次。鎮上有4萬余輛自行車。
解放後,在鎮內修築、延伸、新辟瀝青、水泥道路15條,長13。5公裏,構成方格網絡;另有鋪設彈石或水泥路面的巷弄百余條,長約24公裏。
通波塘、人民河、大漲涇、古浦塘、洞涇港、沈涇塘等8條縣級航道流經鎮區。 市河和護城河道在70年代基本填平。
全鎮現有石橋12座,水泥橋、石座水泥橋41座。1985年,水路客運僅存松江至金山、平湖壹線。
該鎮供水有日產5萬噸的自來水廠,供電有低壓線44公裏,1985年供電13813萬度,其中工業用電8364萬度,照明用電4208萬度,。
8.關於松的詩句古詩詞
壹、青松
作者陳毅 朝代現代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譯文
厚厚的壹層雪壓在松枝上,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這青松又多麽純潔多麽高大,那就要等到樹上那層厚厚的雪化了之後才能看到。
二、贈從弟(其二)
作者劉楨 朝代魏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壹何盛,松枝壹何勁!
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譯文
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任它滿天冰霜慘慘淒淒,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三、書院二小松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
壹雙幽色出凡塵,數粒秋煙二尺鱗。
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
譯文
壹雙幽暗的松樹在塵世出現,數粒稚嫩而翠綠的小松初生的枝葉掛在二尺高的松樹上,從此靜靜的書窗外可以聽這細微的松聲,如琴聲壹般常伴著讀書人。
四、尋隱者不遇
作者賈島 朝代唐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譯文
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童子他的師傅到哪裏去了?他說,師傅已經采藥去了。還指著高山說,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雲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五、尋雍尊師隱居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譯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溫暖的花叢中臥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與雍辱師交談起來壹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裏,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