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南·懷瑾曾經說過:
妳的視野決定妳的成就,妳的心智決定妳的人生。
其實成功的人不壹定是有能力的人,但壹定是胸懷和格局非常大的人。
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壹域;不求永生者,不足求壹時。”凡事都要長遠,要有大局觀。
曾國藩曾說:“遇謀反不怒,應甚謗而不辯。”
曾國藩讀書時曾與壹位秀才同居。
曾國藩讀書時為了讓光線更亮,把書桌挪到了窗前,卻引起了書生的不滿。秀才不耐煩地說:“妳擋住我了。”
曾國藩:“我的書桌該放在哪裏?”
秀才讓他搬到床邊,曾國藩聽了秀才的建議,把書桌搬到了床邊。
曾國藩半夜還在讀書,秀才生氣了:“我平日不讀書。這時候還擾人清夢。”
然後曾國藩照著字默讀。
許多年以後,掌權者是個無名小卒,而當時能忍氣吞聲的曾國藩卻成了大人物。
忍不等於發脾氣,但是發脾氣,把時間浪費在不值得的人或事上,是沒有必要的。如果錯過了重要的東西,那就得不償失了。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當我們身處逆境,壹時沖動或發泄而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可能會讓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火上澆油,損人不利己。
平靜的態度是內心強大的標誌。很多時候順其自然,過了橋就轉運了。
其實我們現在常說的“吃虧是福”是古人的大智慧。面對壹些雞毛蒜皮的利益或者雞毛蒜皮的小事,過多的計較只會引起不必要的爭執,何樂而不為呢?所謂“忍壹會兒,平靜壹下;讓三分,海闊天空。”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不是什麽好事。
往往小事會消耗很多人的精力。除了多壹個麻煩,多壹個敵人,還能得到什麽?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越王勾踐竭盡全力壹舉滅吳”“韓信能忍胯下之辱,日後封其為將軍”。俗話說,識時務者為英雄,君子要變通。內心強大的人不需要被認可,他們追求的是大局。在妳看來是懦弱,在他們看來是蓄勢待發。這樣的人不可小覷。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未必暢通無阻。意見沖突時,口水戰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壹方法。說話快不代表勝利,沈默不代表懦弱。
“遇到反抗不生氣,就應該很尷尬,不要爭辯。”絕對是壹種人生境界,是大智慧、大格局的體現。耐心可能會多壹會機會,而抓住機會的力量往往是壹個人的心態和頭腦釋放出來的力量,所以壹個內心強大的人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