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慈禧壹生殺過無數人。她為什麽後悔殺了記者?

慈禧壹生殺過無數人。她為什麽後悔殺了記者?

慈禧太後壹生殺了無數人,卻沒有受到如此指責,她自己也相當懊悔。清廷之所以沒有堅持引渡向蘇聯報案的當事人章太炎,與沈周之死有關。

慈禧太後掌管生死47年,壹生殺過很多人,但也曾後悔殺了沈周。7月31,65438,0903,在日本人主辦的《天津日報》報社工作的沈周,在法務部監獄被活活打死。從他被抓到到處死,到現在才20天,罪名也沒公布。當時普遍認為他的死是因為《中俄密約》草案的泄露,有人考證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他的死主要是因為三年前他是自衛軍的領軍人物之壹。唐等人被殺後,他漏網而逃,壹直被清廷通緝。

本文原載《文史參考》第1期2010,原題《慈禧悔殺記者》

網絡映射

沈周入獄的那個月,恰逢光緒皇帝生日,刑部接到命令,“壹萬年內不執行死刑,日立壹棍子打死。我尊重這壹點。”刑部為此專門做了壹個大板子,打了200多下,直到血肉橫飛,屍骨如粉,他卻壹聲不出。劊子手以為他死了,卻鮮血直流,發出壹聲:“妳怎麽不死?快用繩子把我擰起來。”最後,他不得不被繩子活活勒死。

據說前兩廣總督蘇元春和名妓賽金花不久也關在這個牢房裏,於是刑部官員發表講話,結盟:兒女英雄血黨。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壹個底部鏈接。

壹年後,戊戌變法成員王昭被判有罪入獄,恰巧也在同壹間牢房。王昭《雜詩編年史》回憶說“粉墻黑紫,高四五尺,濺滿鮮血。”

沈周之死的悲劇很快就被公之於眾,甚至連西方人也也被嚇壞了。中國《泰晤士報》的記者莫李勛稱慈禧為“應該被殺死的惡毒的老女人”。沈周給他的照片背面寫著:“沈克成,棍子拍的,7月31903周五”。多虧了莫裏森保存的這張照片,我們才能清楚地看到100多年後沈周的臉。

沈周的死,相當於給對手送了壹個炮彈。被判“報蘇”罪名成立的章太炎在上海監獄寫了壹首詩,張編了壹本《申舟》。日本、浙江潮、江蘇的留日學生刊物也分別發表批判文章,譴責清廷暴行,為滿清革命再添壹個理由。

同年8月4日,天津《大公報》發表沈周《絕命毒師》四首詩,最後壹首膾炙人口:

我三十多歲大壹歲,贏個浮名不值。

從此,升與降都無所謂,魂歸天界。

網絡映射

這首詩傳達了他面對死亡的冷靜和哲學態度。相比之下,其他的詩透露了更多的信息。第壹首詩“菜場故人流血,五忠臣六士飛升* * *”,坦白了自己與五年前殉難的“戊戌六君子”的關系。他是湖南人,和譚嗣同是誌趣相投的密友。《大公報》最初報道沈周案時,只說他“參與戊戌變法”,隨後的報道從未涉及案件真相。其實在他的第二、第三句絕望的話裏,不僅有“今日誰毀遼東,中朝從此離都”的詩句,還有壹句直接“查疫情,合新密約”。從這兩首詩來看,他的死因似乎與中俄密約有關。

沈周是否真的為《中俄密約》而死,壹致意見幾百年來都是定論。慈禧太後壹生殺了無數人,沒有壹個人像這次這樣受到中外輿論的批判。因此,沈周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因公殉職的新聞工作者”。

因為各國駐京使節“怨聲載道”,同年9月14日,《大公報》報道,沈周幕僚去世後,各國使節的夫人在會見慈禧太後時,都為沈周求情,慈禧相當懊悔。她說,她曾告訴朝臣,治黨要嚴,但絕不能牽連良善,從而失去民心。清廷之所以沒有堅持引渡向蘇聯報案的當事人章太炎和鄒容,與沈周之死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