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回答妳的問題,我是蘇小檸。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 快走踏清秋。
這首詩,是李賀 馬詩 的(其五)
改編散文:
是夜,大漠裏,黃黃的沙子,望不到盡頭,就好似下雪時節,那漫天遍野的白雪壹樣,那麽冷。燕山的明月當空,月亮就像壹把彎刀,讓我聯想起壯士。什麽時候,馬匹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去戰場上馳聘呢?而我,也是那麽的渴望建功立業。
馬兒的風姿是那樣矯健,快點吧,快點去戰場上吧!
2. 關於寫馬的作文馬,人類無言的朋友 薄春霞 每次看到徐悲鴻先生畫的奔馬,心就會沸騰起來。
馬,從田野走來,從神話裏走來,從競技中走來。當它矯健的身姿風塵仆仆地跨越千年,奔向我們的時候,我知道,馬,是人類無言的朋友。
我喜歡我家鄉田間小路上拉著車飛奔的馬,它們的身型十分勻稱,肌肉結實,步態優美,鬃毛還透著油油的亮光。它們很是馴良,主人往往只用幾個簡單的口令,就讓明白自己該幹什麽。
它們幾乎不會把主人的命令執行錯。它們熟練地前進、停止、倒退、轉彎、爬坡,像機器壹樣的精準。
它們脾氣很好,我想壹定對善待它的主人懷有深深地感激,於是拼盡氣力為主人幹活,而且總是保質保量。它們很少傷人,很少耍犟脾氣,總是默默地、勤懇地勞動著,不管年富力強的還是老掉了牙的,他們總以自己的勇敢為主人擔起風雨,馱起責任。
他們像腳下的黃土地壹樣樸實,拉車、拉磨、拉犁,它們已經是主人家的壹分子。他們總是默默無語,只聽到那奮力蹬踢的蹄聲,只聽得那清脆的脖 *** ,只聽得那吃飽時或賣力時那歡快而高亢的嘶鳴聲。
我喜歡《西遊記》裏忠心耿耿的白龍馬。喜歡那壹襲壹塵不染瀟灑的素裝,喜歡小白龍傳奇的身世。
對善良俊美的小白龍總有壹些婉惜:唉,可惜了,從龍王之子變成他人的坐騎;有時又會為他而慶幸:幸虧觀音菩薩網開壹面,沒有置他死地,而是將他變成馬,賦予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使命,總算讓小白龍這顆忠心沒有泯滅。可愛的白龍馬,與師徒四人***同面對艱難,任勞任怨。
它不是那個沖在最前面的英雄,卻總是馱得最重的走得最累的無名奉獻者。他總是默默地,不張揚不爭功也不抱怨。
當困難難以逾越時,它卻能挺身而出。孫悟空賭氣離開時、他善意地勸說八戒找回師兄,唐僧身陷囹圄時,他化作舞劍的女子大顯身手,勇敢機智地與敵人周旋、較量。
無言的白龍馬,妳是唐僧師徒的好助手,妳是西行途中的善良使者。忠誠在妳身上盡展無余。
我喜歡“盛裝舞步”中典雅高貴的馬。“盛裝舞步”已經被列為了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可見,人類在最隆重最神聖的奧運會上也需要壹種最可愛的動物朋友與我們***同分享。
於是,選中了馬。騎著馬表演的是紳士,高貴的氣質與高貴的衣著高貴的動作造就了極至的風度。
那同臺演出的馬呢,也盛裝登場,顯得光鮮亮麗、華貴無比。高難的動作、曼妙的舞步、無言的默契,讓人心中生出無數的贊嘆:這兩位選手可真是壹對“黃金搭檔”啊!在那壹刻,我們得到的不僅是感官的享受,而是心靈的震撼, 源於人與動物的和諧之極。
如今,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再可以隨處見到馬了,但是,新世紀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攜龍馬精神,成為奔跑在陽光下的千裏馬呢? [點評] 本文用熱情洋溢的語言表達自己對馬深深的情感。從體裁看本文是壹篇抒情散文,作者精心選擇了三種關於“馬”的場面描寫,突出了“馬”的任勞任怨、知恩圖報、典雅高貴等品質和精神。
作者用細膩的描寫把把每個場面描繪得惟妙惟肖,但風格迥異。寫它的任勞任怨筆風樸實無華,與馬的精神交相輝映。
寫知恩圖報時則情真意切;而寫到“盛裝舞步”時則將奔放熱情的風格和內容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如此妙文是作者感情和妙筆的自然結合,非偶得而不能至也! [美文2] 邯鄲尋馬 李延軍 其實,鐘情於馬的邯鄲人大有人在,武靈王首當其沖,堪稱邯鄲歷史上愛馬、用馬第壹人。
胡服騎射、擊三胡、滅中山,武靈王把馬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至。馬為武靈王贏得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蓋世英名。
遍布邯鄲各處的武靈王雕塑作品,無壹不有矯健的戰馬與之晝夜相伴;邯鄲博物館大廳那匹迎面奮蹄的矯健青銅戰馬,更是把邯鄲勃勃奮發的英雄氣概展現得淋漓盡致、虎虎生威! 務實的武靈王對馬有著不同於常人的獨到見解,他壹生只騎馬,從來不坐馬拉的車,那樣走起路來雖然八面威風,但過於四平八穩,招搖過市,騷擾坐不起馬車的邯鄲百姓。馬車既不能林苑逐鹿,也不能草原獵鷹,還會拖慢趙國崛起前進的腳步,很容易被如狼似虎的齊、秦追殺,更擺脫不了騎馬的三胡侵擾、擄掠。
所以,武靈王從小就只學騎馬,不學坐馬車。他壹生都在馬背上生活和工作,日裏萬機,行軍打仗。
所以,邯鄲才有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韜光養晦的千古絕唱;才有了趙國和平崛起的歷史奇跡;才有了邯鄲人津津樂道的秦漢古都的千年輝煌。 其次,對馬情有獨鐘的還有起源於邯鄲趙奢的馬姓家族。
他們的祖先趙奢因善馭馬率兵、攻城掠地而成為趙國這輛超級馬車的服馬,被敕封為馬服君。趙奢的後裔們遂以馬為榮,棄趙姓而改姓馬。
是馬服君的馬,使他們世代榮耀,代代牢記馬的驍勇善戰;是只知道在兵書上空談騎馬的趙括使他們代代蒙羞,紙上談兵成了他們家族永遠的恥辱。所以馬對於馬姓家族的意義更是非同壹般,更為刻骨銘心! 再有邯鄲的李牧,日夜廝守著趙國的千軍萬馬,馬不停蹄地奔馳在趙國千裏邊防線上,聲聲嘶鳴,劃破雁門關的霜晨曉月,換來趙國百姓信馬由韁、安寧祥和的和平天空。
掛五國帥印的樂毅更是與馬情同手足,心心相印,壹人獨率五個國家的千軍萬馬,馬踏齊國七十二座城池,威震華夏。 …… 翻遍青。
3. 描寫馬的詩歌散文關於馬 文 / 牧馬江南
誰曾說過
馬已經死去
無論是烏騅還是赤兔
在好多個世紀以前
作為壹匹馬
滾過陣陣塵土的時候
壹些甲胄閃光的將軍
輕輕提著劍柄的時候
誰敢揚言
那是壹個不需要馬的時代
刀戟聲動的晚上
火光四起
霸王的劍沾滿血
最後慷慨地割下
他那顆慷慨的頭顱
比烏騅還要從容
怎能說霸王是個人
就不能說他是匹馬呢
虞姬那個女人
就是最好的馴馬者
他們相繼放棄
在楚歌唱盡之後
形銷骨碎
而我只能站在歷史的豪氣之末
蕩氣回腸
只是夜晚的清醒遠勝於我
千年之前
誰也沒有為某壹匹馬設計死亡
我橫臥在今夜的燭光下
不安份地想做壹個牧馬人
李賀的《馬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鈞。何當金絡腦,快步踏清秋。
房兵曹胡馬
杜甫
胡馬大宛名, 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 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 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 萬裏可橫行。
這是壹首詠物言誌詩。註家壹般認為作於開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詩人漫遊齊趙,飛鷹走狗,裘馬清狂的壹段時期。詩的風格超邁遒勁,凜凜有生氣,反映了青年杜甫銳於進取的精神。
詩分前後兩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寫馬,是實寫。詩人恰似壹位丹青妙手,用傳神之筆為我們描畫了壹匹神清骨峻的“胡馬”。它來自大宛(漢代西域的國名,素以產“汗血馬”著稱),自然非凡馬可比。接著,對馬作了形象的刻畫。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提出“六法”,第壹為“氣韻生動”,第二即是“骨法用筆”,這是作為氣韻生動的首要條件提出來的。所謂“骨法”,就是要寫出對象的風度、氣格。杜甫寫馬的骨相:嶙峋聳峙,狀如鋒棱,勾勒出神峻的輪廓。接著寫馬耳如刀削斧劈壹般銳利勁挺,這也是良馬的壹個特征。至此,駿馬的昂藏不凡已躍然紙上了,我們似見其噅噅噴氣、躍躍欲試的情狀,下面順勢寫其四蹄騰空、淩厲奔馳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兩個動詞極其傳神。前者寫雙耳直豎,有壹種挺拔的力度;後者不寫四蹄生風,而寫風入四蹄,別具神韻。從騎者的感受說,當其風馳電掣之時,好象馬是不動的,兩旁的景物飛速後閃,風也向蹄間呼嘯而入。詩人刻畫細致,維妙逼真。頷聯兩句以“二二壹”的節奏,突出每句的最後壹字:“峻”寫馬的氣概,“輕”寫它的疾馳,都顯示出詩人的匠心。這壹部分寫馬的風骨,用的是大筆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細節壹概略去,只寫其骨相、雙耳和奔馳之態,因為這三者最能體現馬的特色。正如張彥遠評畫所雲:“筆才壹二,象已應焉,離披點畫,時見缺落,此雖筆不周而意周也。”(《歷代名畫記》)這就是所謂“寫意傳神”。
詩的前四句寫馬的外形動態,後四句轉寫馬的品格,用虛寫手法,由詠物轉入了抒情。頸聯承上奔馬而來,寫它縱橫馳騁,歷塊過都,有著無窮廣闊的活動天地;它能逾越壹切險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賴。這裏看似寫馬,實是寫人,這難道不是壹個忠實的朋友、勇敢的將士、俠義的豪傑的形象嗎?尾聯先用“驍騰有如此”總挽上文,對馬作概括,最後宕開壹句:“萬裏可橫行”,包含著無盡的期望和抱負,將意境開拓得非常深遠。這壹聯收得攏,也放得開,它既是寫馬馳騁萬裏,也是期望房兵曹為國立功,更是詩人自己誌向的寫照。盛唐時代國力的強盛,疆土的開拓,激發了民眾的豪情,書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業,封侯萬裏。這種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駿馬來表現確是最合適不過了。這和後期杜甫通過對病馬的悲憫來表現憂國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語。
南朝宋人宗炳的《畫山水序》認為通過寫形傳神而達於“暢神”的道理。如果壹個藝術形象不能“暢神”,即傳達作者的情誌,那麽再酷肖也是無生命的。杜甫此詩將狀物和抒情結合得自然無間。在寫馬中也寫人,寫人又離不開寫馬,這樣壹方面賦予馬以活的靈魂,用人的精神進壹步將馬寫活;另壹方面寫人有馬的品格,人的情誌也有了形象的表現。前人講“詠物詩最難工,太切題則粘皮帶骨,不切題則捕風捉影,須在不即不離之間”(錢泳《履園談詩》),這個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4. 《馬詩》這首詩怎麽寫馬詩(***二十三首)
唐·李賀
馬詩(壹)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馬詩(二)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馬詩(三)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馬詩(四)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馬詩(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馬詩(六)
饑臥古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朱色落,發斷鋸長麻。
馬詩(七)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幹。
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袁?
馬詩(八)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馬詩(九)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 駿骨折西風。
馬詩(十)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馬詩(十壹)
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
午時鹽阪上,蹭蹬溘風塵。
馬詩(十二)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馬詩(十三)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馬詩(十四)
香襆赭羅新,盤龍蹙蹬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馬詩(十五)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壹朝溝隴出,看取拂雲飛。
馬詩(十六)
唐劍斬隋公,拳毛給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
馬詩(十七)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馬詩(十八)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慕青山?
馬詩(十九)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
馬詩(二十)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裏腳,先采眼中光。
馬詩(二十壹)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馬詩(二十二)
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馬詩(二十三)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5. 關於寫馬的詩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夜看盡長安花。”
“香車寶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詩經·小雅·車攻》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楚辭·離騷》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白馬飾金羈,邊翩西北鄧。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蹀足絆中憤,搖頭櫪上嘶。 南朝梁·蕭綱《系馬詩》 懍懍邊風激,蕭蕭征馬煩。
隋·虞世基《出塞》詩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詩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唐·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後》詩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唐·劉禹錫《始聞秋風》詩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棲。 宋·柳詠《少年遊》詞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遊《十五月四日風雨大作》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曲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元·劉因《山家》詩 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風白草新。 明·王越《與李布政彥碩馮僉憲景陽對飲》詩 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
清·徐《大獵》詩 馬詩 ***有23首――李賀 [又名:詩鬼] 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後。
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湜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輒就,自目曰《高軒過》。
二人大驚,自是有名。賀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
及暮歸,足成之,率為常。以父名晉肅,不肯舉進士。
詩尚奇詭,絕去畦徑,當時無能效者。樂府數十篇,雲韶諸工皆合之弦管。
仕為協律郎。卒年二十七。
詩四卷,外集壹卷。今編詩五卷。
《馬詩》是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誌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方法屬比體。而此詩在比興手法運用上卻特有意味。
詩文 (其壹)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其二)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其三)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其四)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其六) 饑臥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發斷鋸長麻。
(其七)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幹。 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轅? (其八)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其九) 催榜渡烏江[1],神騅泣向風。
君王[2]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其十) 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 午時鹽阪上,蹭蹬溘風塵。
(其十壹)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其十二)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其十三) 香襆赭羅新,盤龍蹙蹬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其十四)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壹朝溝隴出,看取拂雲飛。
(其十五) 唐劍斬隋公,□[3]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
(其十六)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其十七)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其十八)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 (其十九)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裏腳,先采眼中光。 (其二十)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其二壹) 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其二二)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6. 關於寫馬的作文馬,人類無言的朋友 薄春霞 每次看到徐悲鴻先生畫的奔馬,心就會沸騰起來。
馬,從田野走來,從神話裏走來,從競技中走來。當它矯健的身姿風塵仆仆地跨越千年,奔向我們的時候,我知道,馬,是人類無言的朋友。
我喜歡我家鄉田間小路上拉著車飛奔的馬,它們的身型十分勻稱,肌肉結實,步態優美,鬃毛還透著油油的亮光。它們很是馴良,主人往往只用幾個簡單的口令,就讓明白自己該幹什麽。
它們幾乎不會把主人的命令執行錯。它們熟練地前進、停止、倒退、轉彎、爬坡,像機器壹樣的精準。
它們脾氣很好,我想壹定對善待它的主人懷有深深地感激,於是拼盡氣力為主人幹活,而且總是保質保量。它們很少傷人,很少耍犟脾氣,總是默默地、勤懇地勞動著,不管年富力強的還是老掉了牙的,他們總以自己的勇敢為主人擔起風雨,馱起責任。
他們像腳下的黃土地壹樣樸實,拉車、拉磨、拉犁,它們已經是主人家的壹分子。他們總是默默無語,只聽到那奮力蹬踢的蹄聲,只聽得那清脆的脖 *** ,只聽得那吃飽時或賣力時那歡快而高亢的嘶鳴聲。
我喜歡《西遊記》裏忠心耿耿的白龍馬。喜歡那壹襲壹塵不染瀟灑的素裝,喜歡小白龍傳奇的身世。
對善良俊美的小白龍總有壹些婉惜:唉,可惜了,從龍王之子變成他人的坐騎;有時又會為他而慶幸:幸虧觀音菩薩網開壹面,沒有置他死地,而是將他變成馬,賦予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使命,總算讓小白龍這顆忠心沒有泯滅。可愛的白龍馬,與師徒四人***同面對艱難,任勞任怨。
它不是那個沖在最前面的英雄,卻總是馱得最重的走得最累的無名奉獻者。他總是默默地,不張揚不爭功也不抱怨。
當困難難以逾越時,它卻能挺身而出。孫悟空賭氣離開時、他善意地勸說八戒找回師兄,唐僧身陷囹圄時,他化作舞劍的女子大顯身手,勇敢機智地與敵人周旋、較量。
無言的白龍馬,妳是唐僧師徒的好助手,妳是西行途中的善良使者。忠誠在妳身上盡展無余。
我喜歡“盛裝舞步”中典雅高貴的馬。“盛裝舞步”已經被列為了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可見,人類在最隆重最神聖的奧運會上也需要壹種最可愛的動物朋友與我們***同分享。
於是,選中了馬。騎著馬表演的是紳士,高貴的氣質與高貴的衣著高貴的動作造就了極至的風度。
那同臺演出的馬呢,也盛裝登場,顯得光鮮亮麗、華貴無比。高難的動作、曼妙的舞步、無言的默契,讓人心中生出無數的贊嘆:這兩位選手可真是壹對“黃金搭檔”啊!在那壹刻,我們得到的不僅是感官的享受,而是心靈的震撼, 源於人與動物的和諧之極。
如今,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再可以隨處見到馬了,但是,新世紀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攜龍馬精神,成為奔跑在陽光下的千裏馬呢? [點評] 本文用熱情洋溢的語言表達自己對馬深深的情感。從體裁看本文是壹篇抒情散文,作者精心選擇了三種關於“馬”的場面描寫,突出了“馬”的任勞任怨、知恩圖報、典雅高貴等品質和精神。
作者用細膩的描寫把把每個場面描繪得惟妙惟肖,但風格迥異。寫它的任勞任怨筆風樸實無華,與馬的精神交相輝映。
寫知恩圖報時則情真意切;而寫到“盛裝舞步”時則將奔放熱情的風格和內容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如此妙文是作者感情和妙筆的自然結合,非偶得而不能至也! [美文2] 邯鄲尋馬 李延軍 其實,鐘情於馬的邯鄲人大有人在,武靈王首當其沖,堪稱邯鄲歷史上愛馬、用馬第壹人。
胡服騎射、擊三胡、滅中山,武靈王把馬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至。馬為武靈王贏得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蓋世英名。
遍布邯鄲各處的武靈王雕塑作品,無壹不有矯健的戰馬與之晝夜相伴;邯鄲博物館大廳那匹迎面奮蹄的矯健青銅戰馬,更是把邯鄲勃勃奮發的英雄氣概展現得淋漓盡致、虎虎生威! 務實的武靈王對馬有著不同於常人的獨到見解,他壹生只騎馬,從來不坐馬拉的車,那樣走起路來雖然八面威風,但過於四平八穩,招搖過市,騷擾坐不起馬車的邯鄲百姓。馬車既不能林苑逐鹿,也不能草原獵鷹,還會拖慢趙國崛起前進的腳步,很容易被如狼似虎的齊、秦追殺,更擺脫不了騎馬的三胡侵擾、擄掠。
所以,武靈王從小就只學騎馬,不學坐馬車。他壹生都在馬背上生活和工作,日裏萬機,行軍打仗。
所以,邯鄲才有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韜光養晦的千古絕唱;才有了趙國和平崛起的歷史奇跡;才有了邯鄲人津津樂道的秦漢古都的千年輝煌。 其次,對馬情有獨鐘的還有起源於邯鄲趙奢的馬姓家族。
他們的祖先趙奢因善馭馬率兵、攻城掠地而成為趙國這輛超級馬車的服馬,被敕封為馬服君。趙奢的後裔們遂以馬為榮,棄趙姓而改姓馬。
是馬服君的馬,使他們世代榮耀,代代牢記馬的驍勇善戰;是只知道在兵書上空談騎馬的趙括使他們代代蒙羞,紙上談兵成了他們家族永遠的恥辱。所以馬對於馬姓家族的意義更是非同壹般,更為刻骨銘心! 再有邯鄲的李牧,日夜廝守著趙國的千軍萬馬,馬不停蹄地奔馳在趙國千裏邊防線上,聲聲嘶鳴,劃破雁門關的霜晨曉月,換來趙國百姓信馬由韁、安寧祥和的和平天空。
掛五國帥印的樂毅更是與馬情同手足,心心相印,壹人獨率五個國家的千軍萬馬,馬踏齊國七十二座城池,威震華夏。 …… 翻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