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問渠”的“渠”,不是“壹渠水”的“渠”,它相當於“它”的意思,這裏是指方塘。
“問渠”就是“問它”。在這個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詩人並沒有說“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詩裏邊突出了壹個“清”字,“清”就已經包含了“深”。因為塘水如果沒有壹定的深度的話,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雲影***徘徊”的情態。
詩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雲影”的特點。但是到此詩人並沒有結束,他進壹步地提出了壹個問題。“問”那個“方塘”“那得清如許?”問它為什麽這麽“清”,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來。而這個問題孤立地看這個“方塘”的本身沒有法子來回答。
詩人於是放開了眼界,從遠處看,終於,他看到了“方塘”的“源頭”,找到了答案。就因為“方塘”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給它輸送了“活水”。
這個“方塘”由於有“源頭活水”的不斷輸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汙濁,永遠“深”而且“清”。“清”得不僅能反映出“天光雲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雲影”“***徘徊”這麽壹種細致的情態。這就是這壹首小詩所展現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