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故宮禦花園對國內、國外園林發展的影響

故宮禦花園對國內、國外園林發展的影響

禦 花 園 中國皇家賞石園 故宮禦花園2008年01月18日 星期五 15:22 來源: 黃山奇石收藏網 作者:崔劍明

自古以來石頭的“有情”就和人們的發現有機地溶合在壹起了,它以天然本能使人們寄情於生活之中,人們又以石文化的智慧越來越深邃地發現它。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人類文明程度的上升,石文化又把世界各國的賞石、藏石活動貫串起來,可以說石頭為人類的進步起到了相當的推動作用。

我國的石文化也是源遠流長的古國,它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然而隨著社會制度的變遷,它也有壹段興衰的歷史。……。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我國賞石、藏石風氣再現,到了90年代賞石熱又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使傳統的石文化得以弘揚,更可喜的是全國各省市有關領導和學術團體、藝術家、企業家對觀賞石的開發和展示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支持,把這種文化推向祖國的四面八方。現在全國有奇石館、園180多個,而且還在迅速發展著。僅首都北京在近五、六年內就建成有壹定規模的奇石館、園等七座。 尋本求源。中國賞石園、館歷史最悠久的就是北京——故宮禦花園,它可以說集全國造園藝術、配景、瑞石、奇石、藝術手法、表現意境、形象空間的力度之大成,可謂是中國賞石文化的最初範本,“中國皇家賞石博物園”也可謂是人們取其自然、用其自然、欣賞自然、回歸自然,勃發生機的源頭之水長流不息並終匯江河。故筆者有必要對故宮的禦花園石藝作壹析論,與賞石愛好者***饗: 明清兩朝(14世紀中葉以後)是中國古代賞石文化從恢復到大發展的時期,同時也是中國古典園林從實踐到理論都已逐漸發展到成熟階段,為此給北京園林建設奠定了基礎。北京的頤和園、北海、恭王府花園、故宮禦花園等等,從壹定意義上講就是賞石文化在當時社會生活與造園實踐中的生動體現。 故宮(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皇宮內廷的禦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的北端。它南北90 米,東西130米,占地1.2萬平方米。約占故宮的1.7%。禦花園明代為宮後苑,始建於明永樂15年(1417年),據《明宮史》載:“坤寧宮之後則宮後苑也,欽安殿在焉……”。清《國朝宮史》記為“坤寧宮之後北向正中為坤寧門,門外即禦花園,左曰:瓊苑東門,右曰:瓊苑西門”,是明清皇帝後妃等人茶余飯後休憩之所。可供娛悅。奇花異草,山石、盆景賞心悅目。 禦花園在當時造園大師巧妙利用均衡、對比、點染、誇張的造園技巧,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按不同組合要求,靈活地植樹,合宜地建造亭臺樓閣。通過貫穿南北的中軸線,保持了建築的基本對稱,它既有幽靜的園林風采,又有華貴端莊的宮廷氣息。從而領先構成皇家至尊的氣概園林風貌別具壹格,獨領風采。全園簇簇之石,都呈現典雅秀麗的氣韻,意境深邃。而皇家園囿的石峰是此中的精華。全園石峰星羅棋布,具寸石生情之妙。大小獨立的石峰有57座之多(配以漢白玉等為基座的有45座)真可謂“三步壹石,五步壹峰”而石種之多也是它的特色。主要石種有太湖石、英德石(英石)、靈壁石、雨花石、海浮石、鐘乳石、彩陶石、木化石、晶體石、虎皮石、石英巖、沈積變質巖等等,古代四大名石皆在其中。那麽為何這面積不大的禦花園就有這麽多的石峰和賞石盆景?其原因就是明代開國皇帝朱洪武對園林石峰就非常推崇,在建造禦花園時就皆以石取勝,疊山立石為峰。清朝乾隆皇帝是歷史最高統治中青睞奇石的壹個典型代表。他多次外出巡視,每遇佳石。石之表態都和他的心境融融交感,產生***鳴,因而他將各地佳石運回皇城或置在皇家園林中,並為石峰命名題詞頌詩。做為佳石的藝術魅力感染他心靈的記錄,是中國賞石史上不可多見的篇章。這些名石 既為帝王的寵物,自然別於他處之石。超越了別處之石的藝術價值與尊貴的地位。 禦花園的疊山 禦花園的疊石為山分為兩個區域,園中西南部有四組疊石山景,都是以自然山巒為藍本。依園中位置與環境有正西組合的,有西南彎形和西北斜形組合而成。疊石參差錯落有致,通過線與面的結合,高與低,曲與直,巧與拙,繁與簡等等強烈對比形成極富變化有著統壹與和詣的獨特幽美形式。並構成了多個洋益著藝術氛圍的園林小空間。山石陪襯與園林建築嵯岈屈曲,疊石與花草樹木相組合形成庭院式的園林,小巧玲瓏,古雅別致。山石以“折糧石”南太湖石和產自北京房山的北太湖石為主巧妙配合,多孔多穴,波紋起伏,疊山成“數弓之地,深溪幽壑,勢若天成”。 明代曾勉之在《吳風錄》中提道“至今吳中富豪,竟以湖石築峙奇峰陰洞,至諸貴占據名島以鑿鑿而嵌空為妙絕,珍花異木,錯映闌圃,雖閣閻下戶亦飾小小盆島為玩。”疊山境美是園林景觀的靈魂。 禦花園的賞石 (堆秀。 1 袖珍獅子林 2 諸葛拜北鬥 3 木變石 4 海參石) 雨花石 在諸葛拜北鬥石的南邊,有壹塊英德石的“雲盆”(屬盆景類天然造型似盆狀周邊凸起內凹平)此雲盆長壹米、寬40、深20,盆內水中有中國四大名石之壹的雨花石,它堪稱國色天姿石皇後”。有姿有色,紅顏常駐永不雕謝,養於清泉,令人心曠神怡。很受人們的青睞,它以紋理美取勝,和質地細膩而又溫潤瑩澈 。明代開國皇帝喜雨花石,在他60大壽時,他的孫子朱允炆用雨花不拼成“萬壽無疆”四個大字,連同壹個形似壽桃的雨花石壹起作為壽禮獻給皇祖,朱元璋龍顏大悅後來就把皇帝位傳給了朱允炆就是歷史上的建文帝。清代乾隆皇帝也很喜愛雨花石,現故宮收藏乾隆皇帝賞玩過的雨花石,其中壹枚呈現出蒼龍圖案“祥龍石”彌足珍貴。 虎皮石 在禦花園西北靠北墻有壹個小空間種植幾叢翠竹,在叢竹間屹立著七塊劍形虎皮石亦稱“瓜子劍石” 、“石筍”。產於浙江常山地區和雲南等地,形體修長如筍似劍。壹般高為2米多,低的1米,置石時高低參差錯落,為細礫和卵石等沈積而形成,壹般的該石皆橫臥於山土中,色有綠、灰、黑、赭、紫等,是我國園林常見石竹置景的佳品“劍石配翠竹”是歷代文人墨客所青睞的幾塊筍石,幾枝翠竹,給人們透出壹股恬淡,清穆高潔的情調。筍石它如立柱般屹立,堅實雄渾 ,頗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氣慨。是園林庭院獨具特色的裝飾。特別是清代著明書畫家鄭板橋寫石畫竹,獨具神韻被傳為佳話,他壹生中創作的畫卷大部是寫石畫竹,他筆下多種石頭,千姿百態。板橋提倡在人生追求中,要象山野中的竹石那樣經得起千磨萬擊煉就壹身堅強的愛國愛民秉性。在他70歲時,創作了兩幅癡愛竹石的國畫,並分別在這兩幅畫上題詩雲: 七十老人畫竹石,石更崚嶒竹更直。 乃知此老筆非凡,挺挺千尋之壁立。(現揚州博物館藏) 又詩雲: 竹石相交萬萬年,兩家節介本天然。 請看十月清霜後,壹種蒼蒼籠碧煙。(現北京榮寶齋藏)英石 禦花園中布滿全園,星羅棋布的就是英石,有27塊之多,體量大的高2米,最小的僅70公分,每塊英石依石型和大小都配以漢白玉石座,周圍雕刻海浪或盛開的蓮花、蛟龍、雲海等花紋圖案,原則上是高石低座,小石高座造型各異的臺座。參差相配臥者為嵩,立者為華,坐者衡而行者岱。靠植花木其際宛若天成。英石產於廣東省英德縣,是古代四大名石之壹。據《雲林石譜》記載“英州含光真陽縣之間石產於溪水中……采之人就水中度奇巧處鏨取之……”。又據《清稗類鈔》中說“石匠上山,擇其形勢運用者鑿之以歸……均以皺、瘦、透、漏,四者具備為良”。《素園石譜》等均有英石記載。英石多為黑色質素,有的間白色的通脈,質地堅硬,敲之有悅耳銅聲。它長期受自然界各種侵蝕,因而外表鋒梭突兀,凹凸嵯峨,形狀雄奇,色象蒼古,使人百看不大厭,回味無窮。倍受乾隆皇帝的青睞。成了進貢到禦花園中最多的石種。園中最小最奇特壹塊英石,與在絳雪軒木變石為鄰,該石似“龍騰”嶙峋折皺的石紋似起伏的龍鱗,其勢猶如昂首甩尾騰空飛的虬龍,飛動又略帶拙樸感的雄強之姿。是壹塊難得造型獨特的怪石,石狀尖峻硬實,石皴盤旋如渦,既怪又秀。明清兩朝是文人山水畫靡時期,現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明《牡丹蕉石圖》軸,其下立就是英石,據自題詩句“焦墨英山石”知是產於廣東英德的“英石”圖中之石純用水墨潑出,淋渾沌屬於“舍形而悅影”的寫意之法。染濃淡墨色,通過交疊滲化,又自然凹凸起伏,隱現出“英石”嶙峋折皺之狀,形簡析賅,可謂神來之筆,可見文人名士對“英石”癡迷和諸多審美意趣。 太湖石 太湖石它給中國園林和賞石文化帶為了聲譽,太湖石歷史悠久,列為古代四大名石之首。中國傳統園林的特色就是“無石園林不秀”即園林寸石生情之妙,太湖石自身存在著崇高美,震驚美,石型蒼勁圓潤,雄渾有力,粗曠簡潔。石峰能達到“壹峰而蕰千巖之秀的神效”。唐代詩人白居易所雲:“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嵚崟,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就是對太湖石最美的概括。 禦花園有太湖石疊山外,立石為峰的有太湖石有五座。其中聳立於獅子林正西處,有座太湖石獨峰,高達三米多,清秀挺拔,連貫通透,石表凹凸,皺紋遍布,孔竅渦洞均衡,是“花石綱”的遺物。確有“妍巧甲於天下”。在京城皇家園林中為中型太湖石中的獨秀。它婷婷玉立,石呈青黝色,可四面觀賞,論石峰有三面入畫即為佳品,此峰四面透巧,八面玲瓏。“多為壹面或三面,若四面全者,即是從土中生起,凡數百之中無壹二”。(見《雲林石譜》)在樹陰下靜從不同角度來欣賞這座太湖石,可以啟迪人的心靈,調動人的想象,使之情感入禪,清心脫俗,增德添壽。白居易與姚合的奇石不就是“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曉霧常紛羅,碧光入四鄰”麽?這些詩句都道出了湖石的“奇美”所在。 上為嵌空石峰,下是漢白玉八角形盤石底座,雕刻古樸典雅。周圍為精雕石欄桿,峰座相配,宛若天成。每逢初夏,有幾枝爬山虎(地綿)覆在石邊。苔蘚斑駁,翠綠欲滴,更加秀麗狀觀 靈壁石 四大名石中的靈壁石是久負盛名的石種,更是禦花園中不可缺少的觀賞品。靈壁石早在戰國時期就作為貢品。宋代詩人贊美靈壁石“靈壁壹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碧玉,秀潤四時嵐嵐翠,寶落世間何巍巍”。乾隆皇帝稱為“天下第壹奇石”,對靈壁石如此高的贊美,實在是不無道理。該石種產於安微靈壁縣,開發和利用歷史較早並引起許多歷代名人的喜愛。石質結構致密的碳酸鹽巖石,風化而形成,大者高數丈,可置於園林庭院中的石峰,小者尺許或盈寸置於文房幾案。視之山岱五嶽,百仞壹拳,千裏壹瞬鑒目,得之、思之,猶如置身於大自然之中。扣之金聲“此聲只應磬石有,人間地石幾回聞”之妙,“自然富貴天出姿,不待金盤薦華屋”。它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特別是美在獨特的石膚美。即嶙峋折皺的石紋美,靈壁石膚巉巖嶙峋,溝壑交錯,竇穴參差,粗獷雄渾,氣韻蒼古,石皮表常見的紋理有胡桃紋,雞爪紋,樹皮裂,黽紋,裙折,水道,以及通孔半穴,交錯纏結,孔洞委宛,即有原始風霜味,又有音樂韻律感,壹塊石頭上的紋理有山有峰有穴有峭壁,更有色彩搭配巧妙構成壹幅幅生動鮮明的圖案。有像桃花盛開者,花滿枝頭春常在。有像荷花的高雅氣度,有人物有鳥獸躍然石上,溫潤細膩,滑如凝脂,充分體現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之美。 禦花園——中國賞石文化的範本,留給後人的不僅是壹份珍貴遺產更是壹筆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