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話屬於北方方言,來源比較復雜,主要由明代建衛之後山西移民及軍屯戶與地方土著居民的不同語言融合而成。 有上河話,下河話,南面的大蘆話,東部的土話及縣城話,此外還兼顧條成話、中衛話、同心話。
靖遠人把女孩叫女子。古人用子來表示尊敬,比如先秦百家的孔子、墨子等等。《詩·鄘風·載馳》:“女子善懷,亦各有行”,看多有韻味!
“嫽”字,辭海:嫽,美好。“嫽的很”,靖遠話“好得很”之意。《詩經·陳風·月出》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嫽)兮”。給《詩經》作註的漢代學者毛亨說:“僚,好貌”。漢代的另壹位大學者楊雄在其《方言》壹書中也說:“嫽,好也”。唐代的白行簡在其《三夢記》中記有這樣的詩句:“鬟梳嫽俏學宮妝,獨立閑庭納夜涼”,“嫽俏”,就是形容美好、俏麗的樣子?
“黠倯”,靖遠方言讀hǎsóng,意思是壞蛋,壞人的意思。黠本義堅黑色猾、含有內心險惡、耍弄小聰明來偽裝之意。《漢書·匈奴傳下》:“ 烏桓與匈奴無狀黠民***為寇入塞,譬如中國有盜賊耳”。倯意思是愚蠢、懦弱的意思,漢代楊雄《方言》卷三裏說:“庸,謂之倯,轉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