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是魯迅批判國民性的壹個經典文本,小說在更深層面上貫徹了魯迅壹慣的思路,那就是”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而這種思路,就是魯迅的多疑。
離婚——描寫了愛姑等以失敗而告終,但魯迅仍然將"創造這中國歷史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作為包括自己在內的"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幸福的家庭——描寫了文學青年們具有現代的意識,也曾有過為自己理想而奮鬥的輝煌歷史,但他們的反抗幾乎都以失敗而告終。
傷逝——描寫了涓生和子君等進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這類形象不僅數量眾多,而且也是魯迅最為看重的現代知識分子形象。
長明燈——描寫了瘋子等的反抗幾乎都以失敗而告終。魯迅希望大家通過他們失敗的故事,看到他們的悲劇既是時代的悲劇、社會的悲劇。
孤獨者——描寫了魏連殳等有過為自己理想而奮鬥的輝煌歷史。魯迅希望讀者通過他們失敗的故事,改變鬥爭策略。
高老夫子——批判了高爾礎等人壹些封建制度的維護者和追隨者。
示眾——在壹個病態的社會中,處於被看地位的是下層社會的人,是供他人來鑒賞的;而看客也不忘演戲,嘆息壹番,以獲得自我崇高感,然後滿意地離去。
肥皂——批判了四銘等人靈魂已經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滿肚子男盜女娼的行徑。或是封建道德的衛道士、假道學,或是不學無術的文人垃圾、文人敗類。
在酒樓上——描寫了呂緯甫等形象。魯迅希望大家通過他們失敗的故事,看到他們的悲劇既是時代的悲劇、社會的悲劇,也是他們自己缺乏"韌性"精神和鬥爭策略的結果。